第十八章:江南墨韻,情寄祝郎
林悅隻覺眼前光芒一閃,緊接着,悠揚的絲竹聲、熙攘的市井喧嚣聲裹挾着江南獨有的溫潤氣息,撲面而來。
待光芒散盡,她發現自己身處明朝蘇州城的一條古巷之中。
腳下是青石闆路,錯落有緻地鋪展開來,兩側是白牆黛瓦的屋舍,屋檐下懸挂着的紅燈籠随風輕輕晃動。
街邊的店鋪琳琅滿目,有賣筆墨紙硯的文房鋪子,飄散着陣陣墨香;也有擺滿精美刺繡的繡坊,五彩絲線在日光下閃爍。
不遠處,一座小巧的石拱橋橫跨在潺潺流淌的小河上,河水清澈見底,倒映着岸邊的垂柳和粉牆。
“歡迎來到大明弘治年間,你是一位出身書香門第,才情卓絕且擅長制香的女子,名叫蘇念瑤。
本次任務是與祝枝山相識相知,赢得他的傾心。”系統冰冷的聲音在林悅腦海中突兀響起。
林悅,此刻已化身為蘇念瑤,她穩了穩心神,擡手輕撫身上那件繡着淡紫色鸢尾花的月白錦緞長裙,裙擺如行雲流水般自然垂落。
她的雙眸恰似春日裡的一泓清泉,靈動且明亮,透着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肌膚白皙細膩,泛着柔和的光澤,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松松挽成靈蛇髻,斜插着一支翡翠玉簪,幾縷碎發垂落在白皙的脖頸邊,更添幾分溫婉韻味。
這日,蘇念瑤聽聞城中有名的文淵閣舉辦一場文人雅會,諸多才子佳人都會前來,以文會友。
蘇念瑤自幼受書香熏陶,對詩詞文章、文人趣事極感興趣,便興緻勃勃地前往。雅會現場,衆人或是揮毫潑墨書寫佳作,或是圍坐一處高談闊論,氣氛熱烈非凡。
蘇念瑤手持一把繪着蘭花的團扇,蓮步輕移,穿梭在人群中,靜靜欣賞着眼前的一切。
就在這時,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隻見一位身着藏青色長袍的男子大步走來。他身形微胖,卻絲毫不顯臃腫,反而自帶一股灑脫之氣。
他面容圓潤,雙目炯炯有神,透着聰慧與不羁,嘴角始終挂着一抹自信的笑意,正是祝枝山。
此刻的祝枝山在江南文壇已頗具聲名,其書法更是一絕,深受衆人追捧。
祝枝山被衆人簇擁着走到一處案前,隻見他挽起衣袖,拿起毛筆,飽蘸濃墨,筆鋒在宣紙上肆意遊走,不一會兒,一幅筆力雄健、氣勢磅礴的書法作品便呈現在衆人眼前,寫的是他自己即興創作的一首詩:“江南好景韻悠長,墨客文人聚一堂。且把豪情傾筆墨,笑談今古意飛揚。”
衆人紛紛拍手叫絕,蘇念瑤也不禁看得入了神,心中對祝枝山的才情欽佩不已。
雅會結束後,蘇念瑤猶豫再三,還是鼓起勇氣走向祝枝山。
“祝公子,小女子蘇念瑤,久仰公子大名,今日得見公子揮毫,實乃三生有幸。公子這首詩,氣勢恢宏,書法更是精妙絕倫,令小女子大開眼界。”蘇念瑤微微欠身,臉頰微紅,眼中滿是傾慕。
祝枝山連忙回禮,笑着說道:“蘇姑娘謬贊了,能得姑娘賞識,是枝山的榮幸。
看姑娘氣質不凡,想來也是飽讀詩書之人。”
兩人就此攀談起來,從詩詞韻律到書法之道,再到生活中的閑情雅趣,相談甚歡,彼此都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蘇念瑤發現,祝枝山不僅才華橫溢,為人更是幽默風趣,對生活充滿了熱愛,有着獨特的生活哲學。
而祝枝山也被蘇念瑤的溫婉大方、聰慧過人所吸引,一顆心悄然泛起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