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艙伫立在測試大廳的中央,鋼鐵圓柱形外殼在燈光下散發着冷硬的光澤。
艙門已經打開,内部的冷白燈光灑出來,映照在風起的面龐上,把她映襯地像一座玉石雕像。
風起擡起手臂,讓醫護人員為她戴上心率監測器和血氧傳感器。
她的目光掃過一旁的監控設備。設備頂端,一盞橙色的小警示燈正緩慢閃爍着。
風起默默注視着那盞燈,呼吸不自覺地和它的閃爍頻率同步。
如果她在低壓艙裡按下了緊急按鈕,這盞燈也許就會瞬間變成紅色,然後開始快速閃爍。
想到這裡,她的呼吸加快了一些。
“嘿——”醫護姐姐沖她眨了眨眼,悄悄在胸口輸起個大拇指。
風起不由自主地勾起嘴角,表情放松了一點。
“風起,一切正常。”醫護姐姐檢查完畢,沖她點頭确認。
另一邊,韓旭也準備完畢。
絡腮胡教官點頭:“風起,韓旭,你們兩個記住,在低壓艙裡,要保持冷靜,聽從指令。如果感到不适,立即報告,不許逞強。”
風起: “是。”
韓旭看了她一眼,也回答道:“是。”
“進去吧,祝你們順利完成任務。”
風起的手指微微收緊,第一個邁步走上金屬台階。
艙門在她和韓旭身後緩緩關閉。氣體被從縫隙間擠出,發出悠長的“哧哧”聲。
下一瞬間,世界突然就安靜了。低壓艙頂上的兩條長燈亮起,照亮了操作台和艙壁上複雜的管線。
風起坐在左邊的操作台前,韓旭坐在右邊。屏幕上顯示着氣壓、氧氣濃度和目标高度,每一項數據都清晰明了。
耳機裡響起教官的聲音:“風起,報告情況。”
風起扣上了安全裝置:“風起情況良好。”
“韓旭?”
“情況良好。”
“好,那麼都有,低壓艙測試現在開始。”
機械音響起:“模拟高度上升中,目标高度5000米,速度20米每秒,預計時間,4分10秒。”
5000米,是珠穆朗瑪峰大本營的海拔高度。風起記得那裡凍得發硬的地面。連綿的雪山泛着幽藍的光芒,天空純淨深邃,星星觸手可及。
在這個高度上,無論是氣壓和含氧量,都隻有平原地區的一半了。
屏幕上的數據開始刷新,“海拔高度”的數值不斷攀升:100米,500米,1000米……
風起感到耳膜傳來輕微的脹痛感。這脹痛感遠比坐飛機強烈,畢竟飛機的爬升速度也隻有現在的一半。
她下意識地吞咽了幾下,脹痛感消減了一些,但是耳朵裡悶悶的感覺并沒有完全消失。
她現在聽什麼都是模模糊糊的,像是塞了一團棉花。
2000米。
她的額頭有一種輕微的緊繃感,仿佛有什麼東西在向内擠壓。
3000米。
雖然呼吸仍然順暢,但每一次吸氣都像是被人壓着胸口。
韓旭坐在離她一臂左右的地方,兩隻手抓着扶手,肩膀緊繃。見她看過來,韓旭擡了擡下巴,似乎在說“完全沒有問題”。
當高度繼續攀升到4000米時,屏幕上的數字開始變得不真實,視線裡仿佛跳動着輕微的波紋。風起覺得環境開始變得噪雜。牆壁上,綠色黃色的小信号燈們一閃一閃,帶着一種奇異的暈影,“吱哇亂叫”着想要擠進她的腦子裡去。
風起盯着這些燈光,心中不由得浮現出一種錯覺:那不是燈光,綠色的是螢火蟲,黃色的是星星。
黃色的星星閃爍得更頻繁了。星星仿佛要爆炸了。
風起猛然意識到自己正在失神。
她閉上眼。
風起,想一點什麼。她命令自己——任何事情——有風的好天氣,棕榈樹,蔚藍的海面,水洗的天空……
可這些碎片都很快散去了。
“砰——”一個聲音闖入腦海,十分熟悉,是台球杆打到白球上的聲音。
風起的精神為之一振。她的腦海中下意識勾勒出一張台球桌——深棕色的實木框架,綠色的毛氈覆蓋桌面。毛氈粗燥,她的指尖動了一下。她的右手微微擡起,仿佛握上了台球杆——球杆碰到白球,細微的震動傳到她的手心。然後白球沿着設計好的軌迹滾動,“咚”的一聲撞到目标球。
她緩慢地吸入一口氣。分寸天地間,她仿佛又重新控制了節奏。
屏幕上的數字還在緩慢跳動:4200米……4500米……
風起聽到“啵”的一聲,是氣壓穩定下來了。5000米高度已經到了。
她耳朵裡的悶堵感并沒有完全消失,但已經比之前緩和了許多。她的身體終于回憶起了那片廣闊而荒涼的雪域,開始自發地适應起低氧和低壓。她張了兩下嘴,再次吞咽,耳邊的聲音逐漸清晰起來,其他感官也接着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