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吾觀汝并非古皇命格,亦非人皇命理,可汝千年之後卻有君臨天下之相。”那壯漢侃侃而談。
“汝這山野莽夫竟懂得命相之術,汝既無名,本座便賜你一姓,龍!哈哈,有緣再見吧!”那少康帝明顯是不相信這胡言亂語,草草語畢,匆匆離去。
“汝非古皇,非人皇,可這古皇人皇之傳承卻不會斷在此處,那最後一任古皇殘暴不仁,而那最後的人皇亦是如此,吾之後人便是那終結人皇傳承之人,而吾便是那終結古皇傳承之人,哈哈哈哈......”那被賜龍姓的男人似巅似癡的笑喊道,可這大逆不道之言卻未曾傳至少康帝之耳。
聽到這裡,我沒來由地從心底湧出一股怒火,我一邊壓抑着自己的怒火一邊不耐煩地打斷龍語:
“龍語!你能不能跳過這段啊,太古老遙遠了,聽着也沒啥意思,你就說你們家是咋發财的就行了!”
龍語白了我一眼,不理我,接着講述龍家的起源,不過他還是聽話地跳過了上古時期的事情......
時間來到商,此時的龍家欲躲避大夏王朝皇族分支----夏、姒、歐陽三大家族的追殺,故而改姓姬,當代家主更是一位權衡朝野的重臣----姬昌!
常年随纣王四處征戰,早已立下赫赫戰功,與那纣王更是以兄弟相稱,這讓意欲尋仇的夏朝皇族也不敢輕易動手。
連年大戰的大勝,讓這位年幼便有無上風光,還得了人皇傳承的纣王開始了酒色奢靡的荒誕生活,那後宮更是被一介妖物所掌控,甚至于受到妖物蠱惑,他竟對如同手足兄弟的文王姬昌起了殺心。
本就因纣王暴政失勢而被夏朝後裔追殺的姬昌,在得知人皇欲要斬殺自己後,便廣招天下英雄義士起兵自立為王,後傳位于子嗣武王姬發,至此千古一戰武王伐纣的大戲正式展開。
這武王不似其父那般規規矩矩,偏與那纣王一般,廣招天下能人異士,當時靈異界是三足鼎立,截教、闡教、人教也加入了這場曠世大戰,各派弟子紛紛加入戰事,這便是後世撰寫封神大戰的雛形。
戰争大捷,各派或分崩離析,或歸隐山林,各派弟子或封王封地,或自立門戶,至于那所謂封神羽化不過是後輩異想天開的罷了。
正如那龍家祖先所言,這人皇的傳承便是被其後人所斷,至于他是怎樣斷了古皇傳承的,待後續講述。
自那大戰之後,周朝大興,可曆代周王皆非帝王命格,幾代過後也就不了了之,世俗界的稱帝稱王不如尋那長生之道,之後的伐秦之戰,楚漢相争,三分天下等諸多戰事,雖也有龍家的參與,卻也是規規矩矩與世無争。
誰人能安天下福百姓,這龍家便扶誰為王奉誰為主,一方面輔佐明君,另一方面則繼續尋那長生羽化之道。
轉眼間李世民讨隋成功,而後至大唐盛世,天下群妖作亂,唐皇身具天子命格,掌控龍脈,可大唐鐵騎也擋不住妖族興盛的步伐,唐王召來當時實力最為強橫但又極為低調的龍家去鎮那天下妖物,後龍家又找來已得道多時的魏征為讨伐元帥。
那魏征也是一曠世奇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修得那觀星知命的法門,略一推演便得知這萬妖作亂是那不知隐藏幾時的龍族所為,至此,一個自龍漢初劫以來的第一個斬龍戰事正式打響。
這魏征與那龍家率領大唐鐵騎征戰數十年,天下的龍族被其斬了個九成九,而剩下的妖族也大多被封入了華夏大地的各山脈高峰之中,這也是後來請仙需先拜山的原因。
這龍家随軍斬龍除妖,這期間得了不少的好處,更是在那斬龍台上截取了一段華夏龍脈,而從這龍脈之中,龍家當時的家主更是知道了一個隐秘......
(本篇故事純屬扯淡,如有雷同,那可能就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