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九界篇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若是選擇了放棄,那便不是他了。
王朵和崔老三帶着重傷其實經過小素的治療已然痊愈的餘治國先一步離開了,而我們幾人加上第六世界的我一起帶着那二十x多學生為了躲避屍群隻好自學校後門逃出,繞了個大遠。
這裡叫碗鋪村,坐落于敦化市的西郊,和我老家太平嶺同在一個鎮裡,舉目望去盡是平原,可不像我們太平嶺,四面環山,經常在清晨和傍晚隻見陽光不見太陽。
我們此時走在進入碗鋪村的鄉道中央,不時地會出現零零散散的幾隻喪失,隔了老遠這個世界的我就會一箭射去直接爆頭,行走的過程中,我的健談加上小素的美麗,也總算是讓這個世界的我放下了戒心。
“你是不是有個賊大的儲物空間。”一邊喝着甚至還熱着的奶茶,我也是一邊朝這個世界的我發出了詢問。
“不僅大,還很強。”他邪笑一下竟還開起了車,引得一衆女學生都是臉紅輕啐。
“我不信,掏出來看看。”要說開車誰能比得過我這個資深老流氓。
“切,哎,兄弟,你們仨都啥異能啊?”他随手掏出一包華子,遞給我和财神一人一根也是看着我一臉好奇地詢問了句。
“我的異能跟剛才那個大爺差球不多,抗揍,力氣大,恢複能力強,隻是得不停地吃東西,要不然就會虛。”我随意編造了起來,看他了然的表情估計是蒙混過關了。
“我的話,治療的。”小素俏皮一笑也是臉不紅心不跳地扯着淡。
“和他一樣。”财神還真是惜字如金,看來是想要給自己立個高冷的人設。
“也不太一樣,他的更強。”我的一言不合就開車也是引得衆人一陣嬉笑。
“穿過碗鋪咱們就得走山路了,直接翻山過去,要不然不知道要走到猴年馬月。”這路不用他說我也知曉,小時候無論是跟着老媽出去挖野菜還是自己閑的沒事兒約上小夥伴出去玩,來碗鋪村都是翻山而行。
如若按着鄉道走,走上一天怕都到不了目的地,這一路倒也沒遇到什麼波折,當然,除了身後幾個一直遠遠吊着不時還拿着高清相機對着我們一頓拍照的棒子該算得上麻煩以外。
我早就發現了他們的蹤迹,但是也不能表現出來,畢竟這種遠距離感應,是王朵的拿手好戲,我和财神現在可是坦克的屬性。
這山也是小時候常常光顧之地,還有典故呢,據說當年康熙帝路過這山之時,也是嫌棄大道小路皆繞遠,就想着翻山而行,路過山腰小溪之時,覺得燥熱就準備洗把臉清醒涼快一下,可一不小心,自己的帽子卻掉了進去。
待其将帽子撈起,已然濕透,到了山頂之時他也是将帽子晾曬起來,這不,小山包有了這個典故,也是有了自己的名字,晾帽頂山,當然了,這典故我是不信的。
畢竟在那時,就連如今的甯古塔都不過是北莽流放之所,更何況這不過存在了不足百年的小小渤海縣城呢,别說什麼康熙了,我估計就算隻是那八旗子弟當中最為窮困潦倒之人,都不願來這兒吧。
到了山頂,我也是遠遠地就瞧見那被改造得好似一隻鋼鐵巨獸一般的幸存者營地,不愧是軍方所建,要知道我們于昆侖降臨此界,那一路上也見到過不少的幸存者營地,就說那鋼架外表焊接上鐵皮的外牆就讓不禁嗤之以鼻。
再看這裡,鋼筋混凝土就有半米多的厚度,而又粘和着至少一指厚度的鋼闆,外圍的各樣陷阱地雷和碉堡更是數不勝數,内裡也是大有乾坤,畢竟是依托國家糧倉所建,那十幾米高數十米直徑的圓柱形糧庫就有三四十座。
再看那些基礎設施,東北的民房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牆壁厚得離譜,也不知這一界的敦化是不是要比我那一界的冷上很多,這民房牆壁的厚度要多了一倍有餘。
民房縱橫交錯有着差不離上千間,看着早已成了廢墟的車站村和太平嶺村,我也是猜到這些磚瓦梁木都是哪裡來的了。
指揮所竟然還建成了一棟三層小樓,而且如若我感應得不錯,這些個樓房倉庫還有民房牆壁的中央,貌似除了鋼筋混凝土以外,還有着厚厚一層的鋼闆,這結實程度,估計尋常導彈怕都擋得住。
“我靠,你們這牆頭上的,是機炮?”我看着外圍牆壁之上那一排黑黝黝的武裝塔台,因為震驚甚至都有些破音。
“對呀,咋了?”這第六世界的我不知是不是對于軍事沒啥認知,風輕雲淡的樣子好像再說那機炮出現在這麼一個小小的地級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一般。
“這種反器材大殺傷性武器,出現在個村兒裡,你不覺得離譜邁?”我也是翻着白眼反駁起來。
“哦,你說這個啊,我去沈陽那邊搬的。”他的一句回答登時讓我豎起了大拇指。
到了營地,門口的哨兵在看到這個世界的我之後,恭敬敬禮就随意地打開了大門,預想當中的盤問審查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一場不醉不歸的歡迎儀式,在這末世當中能喝到冰鎮哈啤,該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