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跟被踩了尾巴的野獸一樣,吼道:“給你們一個吃商品糧的機會,還挑三揀四?不願意,那就回鄉下種一輩子的地去吧!”
談崩了可太好了,姜小慈在村裡大半年,跟嬸子大娘們可學了不少渾話,她早就忍耐不住了,跳出來替小姑姑出氣。
“你家那是找一個免費的保姆,我們才不上當呢,不就是吃商品糧嗎,我小姑姑肯定能吃得上,氣死你! ”
姜小慈這張嘴,那是開過光的,吳荷花覺得特别吉利,她說行,那肯定行。
……
吳荷花交代,今天相親的事,回去都不要提,她關心大兒媳婦,問起檢查情況:“怎麼瞧着還是沒血色呢,檢查怎麼說?”
顧聞英隻是有些貧血,各種檢查已經做完了,沒什麼大礙,她說道:“媽,我沒事的,就是有點貧血,咱們回去吧。”
吳荷花忍痛去供銷社買了一大袋紅棗,說道:“小慈昨兒撿到六個野雞蛋,回去給你煮雞蛋紅棗茶,補補血。”
顧聞英眼圈兒一紅,雖說是要她嫁進來沖喜,但這一家拿她當親女兒一樣待,她早已把他們同樣當家人了。
她拿出一卷錢,交給吳荷花:“上個月繡的十幾幅枕頭套,賣的價格還可以,媽,這錢你收着,等有了布票,再買點布回來,我接着繡。”
姜紅玉道:“嫂子的繡品可受歡迎了,但她這身子不能費神,還是歇段時間吧。”
吳荷花心疼她,把錢推回去,并不要:“娶你進門,難道是為着能給家裡掙錢?你非要做繡品,那就自己存着,給成平說親是我的事,你好好歇着,把身體養好了再說。”
家裡每個人,都互相為對方考慮,姜小慈迫切的希望,奶奶的煩心事,能早點水到渠成解決。
……
回去沒等到回村的拖拉機,幾個人結伴走路,走走歇歇,快中午,終于看到公社了。
公社的知青院裡,幾個男男女女的知青,正在生火做午飯,知青院離老姜家比較近,幾個知青經常拿着錢來換雞蛋,因此大家比較熟悉了。
姜小慈瞄到小姑姑的目光,在虞知青身上一掃而過,突然覺得他們兩個很般配,虞知青俊朗,小姑姑清秀,兩個都是漂亮的人,多合适啊。
姜小慈福至心靈,說了出來:“小姑姑,虞知青很好很好的,換雞蛋從來不占我便宜,你要嫁就嫁給他吧,讓他當上門女婿也可以呀。”
虞知青的情況,和别的知青情況不太一樣,别的知青是下鄉插隊支援農村建設,虞知青是因為家庭成分不好,下放下來的,别的知青還有機會回城,他是回不了城了。
吳荷花剛想叫小孫女别亂說,卻見女兒臉色羞得通紅,用手背遮擋住臉,加快腳步跑了出去。
這小女兒形态,她能不知道嗎?這是從什麼時候看上虞知青的?吳荷花一下子沒了主意,用手摸摸姜小慈的腦袋。
突然間,半年多前出現的聲音和對話,又出現了,她不識字,但是聲音是聽得清的。
一個人說:“哎呀,趕快答應吧,很快虞知青就能回首都了,不嫁會後悔的。”
另外一個聲音說:“呵呵,等人家能回首都的時候,可就是個香饽饽,那時候再說要嫁,不就成了愛慕虛榮了嗎?”
吳荷花吓得把手松了開來。
半年多前,也是類似的情況,她因為給路過大河村的姜小慈,擦灰撲撲的小臉,就看到了這樣的對話和這樣的聲音,說隻要把姜小慈媽媽娶進家門沖喜,她那失蹤幾年的大兒子就能活着回來。
當時她太過震驚,以為是老天給的啟示,因此就收留了姜小慈和她媽媽。
現在這樣的聲音再次出現,可大兒子還是沒有回來呀,現在這話能成真嗎?
……
吳荷花回了家,連午飯都沒心思做,随大兒媳婦和小閨女在廚房裡生火做飯。
她坐在屋檐下,看着兒子和小孫女在那兒搭配着劈柴,心裡翻來覆去,像是有兩個小人在打架。
如果讓女兒招親,招虞知青來當上門女婿,兒子就能去給人家當上門女婿了呀,隻是有點委屈兒子,吳荷花陷入了兩難。
……
姜小慈看着平時歡聲笑語的家,今天個個心事重重,知道是為了小叔叔和小姑姑的親事。
其實這個親事呀,隻要小叔叔想法變通一下,那就完美解決了呀。
她把木材立好,然後松了手,小叔叔掄起斧子一劈,木材一分為二,小叔叔都劈了一大堆木材了,依舊很有精神,這麼好的小叔叔,就是不肯當上門女婿,姜小慈生氣,不再擺木材。
姜成平還想再多劈一點,繼續消耗過剩的力氣,姜小慈突然歇了,他彎下腰問道:“你累了嗎?那就歇會,我自己來。”
姜小慈是有點累了,還有點生氣,問:“小叔叔,你願不願意去齊伯伯家當上門女婿?”
姜成平臉上爆紅,扔了斧頭,傲氣地說:“但凡有點本事的,誰願意當上門女婿啊,我才不吃那門軟飯。”
嘴上這樣說,想到昨天那個眼睛大大的、臉圓圓的,膚色白裡透紅的姑娘,他又心跳如雷,加了一句:“不過嘛,如果我媽鐵了心,要送我去當上門女婿,那我無話可說,誰叫我是孝子呢。”
原來連兒子也看出來,他妹子對虞知青很有好感,願意當上門女婿,把家裡空出來招婿。
既然兒子女兒都有這意思,吳荷花也想開了,招婿也好,娶媳婦也好,那不都是盼着兒女能過得好嗎?隻要過得好,何必糾結誰嫁誰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