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承志别開了臉。
沈母抓了女兒出門,到了廊下低聲囑咐:“你别出聲,别出面,你爹肯定把事給你辦好了。”
既然做夢都想定親,這時候就别嘴硬了。
沈寶惜強調:“娘,我真的無意……”她這會兒腦子混沌一片,隻記得原身對謝承志很上心,有讓人盯着他的行蹤,經常湊過去偶遇。甚至為了和謝承志見面,主動讓相熟的表哥出頭辦詩會。
沈母拍了拍女兒的肩膀:“放心吧,别管他現在對你有多冷淡,隻要點頭定親,成了未婚夫妻,他對你的态度絕對不是這樣冷淡。而且……和我們家定親,他絕對不虧,也不會後悔。”
謝承志缺銀子,缺人脈,而這些沈家都能幫上他的忙,他需要做的就是在幹正事之餘不要冷落了妻子,在沈家夫妻看來,這分明是雙赢的局面。
沈寶惜明白沈母的意思,這世上大多數人過得渾渾噩噩,隻要能拿到好處,差不多的事情就不計較了,受點委屈也沒什麼。
可是謝承志不一樣,他是男主,男主是女主的!絕不會多看旁的女人一眼。
外面母女倆各有各的理,屋中的謝承志已經起身一禮。
“多謝沈東家擡愛,但婚姻大事,需遵從父母之命,謝某要回去禀過長輩。”
沈大海聞言,便知他這是在拒絕。
謝家住在郊外的村子裡,靠種地為生,風調雨順的年景才能吃飽肚子,他就不相信,沈家出面結親謝家會拒絕。
“你和其他的年輕人不一樣,應該能做自己的主。我女兒家世好,長相好,就是性子嬌了些,但在我看來,嬌氣不是缺點。我們夫妻從未想過用她的婚事謀好處,實話說,一想到要送她出閣,我這心裡就難受,早在她生下不久,我們夫妻就在給她攢嫁妝了,衣食住行從生到死需要的東西樣樣齊全,不說十裡紅妝,五裡是有的,絕不需要婆家操半點心。”
這番話就是故意将和沈家結親的好處擺在面上,就差明擺着說隻要謝承志點頭,日後就再不用為銀子煩憂。
謝承志皺了皺眉:“人活在世上,孝字當頭,無論何時晚輩都不敢忘了父母生養之恩,婚事……還是得禀過長輩再說。”他頓了頓,“晚輩的爹娘是鄉下種地的,晚輩從來就沒想過要娶富裕的妻子壓他們一頭……晚輩在此,再次謝過沈東家的擡愛。”
他轉身就走,沈大海急得站起身,今日他把人請到這裡,對這婚事是勢在必得。
哪怕女兒嘴上說不想定親,但知女莫若父,自家閨女為了謝承志費心了一年多,即便強扭的瓜不甜,他也要先幫女兒把這瓜扭回來再說。
“你讀書考取功名,說到底也是想孝敬爹娘。這樣吧,若你答應這門婚事,我給你父母準備一個兩進院落,再送他們五十畝地,日後做個小地主,再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而且,成親後不在一個院子裡住,你也不用怕他們看兒媳婦的臉色。”
沈大海不願保證女兒會對公公婆婆有多孝順,他隻想讓女兒随心所欲,并不想讓自家閨女在種地為生的夫妻面前低頭。
不是沈大海看不起農戶,沒讀過書的人粗鄙,不懂規矩,還自有一套歪理,完全說不通。既然不可避免地要與這樣的人結親,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分開住,大家互相看不見,便少了挑剔。
謝承志腳下頓了頓,回身一禮:“還是那話,婚姻大事,晚輩要回去跟爹娘商量後再說,無論結果如何,晚輩都會親自來回話。”
雖然還是沒一口應下,但神情态度變得緩和,沒了方才那種拒人千裡之外的疏離,願意親自回話,也有想繼續和沈家來往的意思。
沈大海滿意了,讀書人嘛,清高一些也正常。他能适當容忍謝承志的傲氣。
“行,賢侄回去好好考慮。日後也别稱呼沈東家,喚伯父就行,顯得親近些。”
謝承志從善如流,喚了一聲伯父,然後告辭離開,半舊的青色衣擺劃過門檻,一眼就看到了屋檐下的母女倆,他臉色白皙,眉眼冷淡,神情淡漠,對着沈母一禮:“伯母,晚輩告辭。”
沈母樂呵呵的:“富貴,送謝公子。”
沈寶惜接話:“我去吧。”
此話一出,沈母微微蹙眉。
這還在談婚事,謝承志明顯不太願意,女兒這時候往上湊,有點上趕着的意思。
倒不是說不能送,在沈母看來,這門婚事多半能成,若是動作快些,三五天内就會定下來。既然都是未婚夫妻,送一送不出格……她主要是怕女兒受委屈,不想謝承志看低了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