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寒冷的冬日,天色尚還昏暗的時候,延國上卿李蒙已經将冕服穿戴整齊。
平時家臣駐守封地隴漳,李蒙在绛都議政,平時住在绛都的宅邸之中,此時李蒙即将動身前往延王威黎起居的宮殿昆德殿參議朝政。
延王威黎自從夫人洛姬死後,心灰意冷纏綿病榻之間,就不再到場延年殿的廷議了,而是将廷議改設立在了平時起居的昆德殿。
宅邸的車夫已經替他備好了馬車,李蒙大步流星登上了馬車。
馬車前懸挂着一盞燈籠,随着馬蹄踢踏之聲,在摧枯拉朽的寒風之中搖曳不休。
延國绛都的冬日極冷,天際的樹梢之上有烏鴉在用嘶啞的聲音号叫,趁着微微亮的天色,馬車在绛都朱雀大街前行,通過五鳳樓阙的宮門,而後緩緩駛入了禁宮。
昆德殿外,是重重把守的公室親軍,李蒙下了馬車之後,在昆德殿之前遠遠的看到了覆手而立的世子榮。
世子榮身姿颀長清瘦,早就已經等候在了昆德殿外。
不管看多少次,李蒙都會由衷的感歎傅榮的“碩人”之姿,如斯清俊的一個人,試問放眼延國之中,誰還能與之争輝。
隻是近幾年世子榮沾染了不知名疾病,身體每況愈下,延王十分急迫于為他治病,請了許多名醫前來診治都不見好。
世子榮一向仁德,沒有違背袁氏的時候,形同傀儡,延王其實并不十分喜歡他,冊立他為世子,除了礙于他嫡長公子的身份,還因為洛氏作亂之後延王威黎根本無可奈何。
李蒙上前走了幾步,想要和傅榮行禮,隻是傅榮的身邊是垂垂老矣的延國執政大夫袁仲,李蒙一時心生厭惡,連腳步都慢了半拍。
腐朽之氣從袁仲的身上散發出來,他的須發已經全白,眼珠渾濁,斑點遍布整個凹陷的臉頰,其子袁莫缙站在袁仲的身後,妖邪之氣使人厭煩。
李蒙在看到袁仲的一刹那,面目之上無法遏制的湧起了厭惡的神色,“奸佞之徒”這四個字,從李蒙的心裡湧現。
袁仲是傅榮的叔父,二人之間關系親近不可分割,他雖然和袁仲有深刻的矛盾,但是對于世子榮并不是沒有好感。
在世子榮身側不遠處的陰影之中伫立着司寇晁揚以及典獄官蔺珩,傅榮和晁楊二人之間的站位極其微妙,似乎有意疏遠,并不顯得十分親近。
“上卿。”司寇晁揚率先出列一步,和李蒙打了照面。
此舉引來了一旁袁氏大夫的注意,袁仲渾濁的瞳孔轉動了一下,變得更為幽暗。
蔺珩對李蒙投射去尊敬的眸光,朝李蒙抱拳行禮,“上卿有禮。”
蔺珩一貫以來都是司寇手下的馬前卒,袁仲并不将他放在眼中,隻是司寇器重不由得多注意了幾分。
李蒙朝晁揚、蔺珩微笑緻意,“上大夫有禮。”
李蒙并沒有和司寇晁揚進行更深入的攀談,他僅僅代表延王的立場,不會與清流中人過分親近。
掠過司寇晁揚,李蒙不動聲色,就好像不曾存在過那種感覺一般,邁着堅實的步伐朝傅榮和袁仲走去。
愈發貼近袁仲之後,李蒙開始小步慢趨的朝他們走過去。
袁仲在看見李蒙之後,正對着李蒙朝他們走來的身形露出了微笑,表現出對李蒙表面上的尊敬的滿意。
李蒙從早先起隻是一介武夫,統領公室親軍是主公近臣,負責戍衛禁宮,商氏覆滅之後,由延王威黎一手扶持上位,獲得了商氏的封地隴漳,一躍成為延國六卿。
洛氏覆滅之後,餘下五卿瓜分洛氏勢力,其中李蒙按照主上的授意得到了洛氏原将領的上軍,負責對外攻伐的事宜。
袁氏原就将領中軍,後來瓜分了洛氏的封地栾衡,一躍成為延國正卿,主上将公子琮囚禁在栾衡,平時由袁氏負責看守。
司寇晁揚提議大政奉還于國君,主上采納了晁揚的谏言,便不再重新設立卿位,自從商氏和洛氏覆滅之後,六卿當中,隻剩下李蒙、葉氏、萬氏、袁氏等五卿。
萬氏勢力弱小依附于葉氏,在夾縫中生存,卿大夫之中李蒙、葉氏、袁氏三家勢盛,洛氏和袁氏争奪延國執政的位置長達數年之久,期間戰火頻繁,葉氏和萬氏不過左右逢源而已。
李蒙近年來有青雲直上之勢,平日他對延王忠心耿耿,雖然袁仲亦受到主上寵信,但李蒙和袁氏之間矛盾重重,近年來逐漸有相争之勢。
袁仲的笑容太虛假,隻不過維持表面的客套而已,袁仲對李蒙的厭惡之情,不會比李蒙此刻有的少。
二人之間的仇恨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其實彼此之間的恩怨,自從商氏覆滅之時已經存在,早都想置對方于死地。
李蒙向世子榮抱拳行禮,“微臣拜見世子殿下,拜見正卿。”
袁仲捋着胡須,露出了一絲似笑非笑的神情,“上卿,你來了啊。”
傅榮感慨道:“平定隴漳和栾衡叛亂,上卿辛苦了,一路行來,禁宮戍衛軍肅穆整饬,看來在上卿當年的統領下,遺風仍然影響到今日啊。”
“不過是些洛氏的舊臣,鬧不出太大的動靜,收拾他們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李蒙道,“微臣不過區區之力,世子殿下崇尚仁德之政,延國有您才是大幸,臣下相信假以時日延國一定能夠走向輝煌。”
袁仲仍然維持笑意看着李蒙和傅榮攀談,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耐煩,就仿佛他對李蒙沒有任何不滿一樣,但打心裡懷疑李蒙的傾向,當年商氏那樁事情,是李蒙和他不對付的原因之一,李蒙對于商氏,仿佛有别樣的情緒在。
蔺珩冷靜的打量面前的一幕,眼前劍拔弩張的态勢隐隐顯露出端倪,雖然同為延國卿位,袁仲和李蒙終有正面相争的那一日。
延國此時已經形成以李蒙、袁仲、司寇晁揚為首的清流一派的三足鼎立之勢。
而司寇晁揚向來容不得奸佞之人在延國興風作浪,早有打壓袁氏維護君權的想法。
晁揚和袁仲之間的沖突經曆了這些年的時間,從起先微不可察,而後逐漸浮出水面,蔺珩此時有些緊張,今日矛盾即将被擺在台面上,成敗幾乎在此一舉,若是敗司寇将會元氣大傷。
衆人短暫的寒暄了一陣之後,葉宣錫和萬氏宗主緊随其後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