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浩浩蕩蕩的群體面試相親最後以無人中選收尾,但後續的反應卻着實不少。
不論沈桃花給出的理由多麼讓人無話可說,新奇過頭到很難不讓人感到離經叛道,相看方式還是惹來了許多非議,酒館,茶樓裡議論聲不絕于耳。
許多人居高臨下地指責她舉止叛逆,實非良配,又說她跳來跳去最後說不定隻能淪落到等着官媒湊對,到時候隻會自嘗惡果諸如此類。
站在沈桃花這邊幫她說話的人當然也不少,雙方一旦湊到一起,少不得要爆發一場争吵。
誠然,沈桃花在面試時提到的那些問題給了其他人不少啟發。
特别是城中的媒人們,還有同樣家裡有待嫁兒女的人家之後都以此作為參考,漸漸的,縣城的相親市場上逐漸都開始以此作為相看的标準。
這加大了相親成功的難度的同時,卻也使得一旦婚事談成後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比例明顯提高了很多。
說她折騰這麼一出不知所謂,毫無用處明顯有失偏頗。
可有一說一,就目前來說,這件事對她名聲的影響也确實比前幾個月的經曆還要大。
沈飛白到底隻是個地主,不是土皇帝,不可能堵住所有人的嘴,無法壓住那些不利于沈桃花的言論。
眼看自己每天焦頭爛額愁着外頭的事,作為當事人的沈桃花自己卻依舊每天我行我素看話本,逛街買買買,仿佛一點影響都沒受,沈飛白一氣之下直接把她‘發配’到了鄉下田莊來個眼不見為淨。
-
剛從馬車上下來,沈桃花就張開雙臂對着前方一眼望不到頭的良田深吸了一口氣,“這就是自由的味道啊!”
同樣剛下車的平安看着路上随處可見的半幹不幹的牛糞味,看了看自家小姐興高采烈的樣子,聰明地選擇了沉默。
二人連帶一同前來負責趕車的劉茂一起先去了位于大田村的沈家的田莊。
田莊共有一百五十畝田地,沈家雇傭了一批長工給進行耕種,收獲的糧食直接供應附近的小鎮以及縣城。
府城那邊沈家同樣有鋪子,那邊的糧食貨源也是就近從他們家在府城周邊買的田地産出補充。
除了沈家田莊裡外,大田村,小田村,并附近另外兩個村子都有沈家不少地。
沈桃花這次過來說是被他爹給‘發配’了當然隻是開玩笑,最主要的原因是秋收季到了,家裡的地太多,爹娘忙不過來,她正好過來幫幫忙,收租的同時對辛苦了一年的佃戶們進行慰問。
田莊的管事早就得了信,沈桃花一過來便主動說了莊子裡的田地的收割進度。
另外,附近村子的收割這幾天也進行得差不多,明後天開始就會陸續有人過來交租,沈桃花要做的就是清點入庫的糧食并記錄在冊。
沈桃花道:“記得和附近村子的村民訂好足夠分量的豬肉,還有雞鴨魚,如果數量不夠就去鎮上或者城裡補足。”
管事笑着點頭道:“小姐放心,都是每年做熟了的事,肯定出不了錯的。”
說完還忍不住在心裡感慨東家的慷慨。
每年秋收季節沈家都會給辛苦了一年的佃戶們準備一頓豐盛的席面,一擺就要至少十桌打底,尋常人家娶媳婦嫁女兒都不見得這麼闊綽。
雖說地主犒勞佃戶算是一種默認的定例,卻也不是所有地主都會遵守的,更不是每一個都和沈家一樣實在,一桌席面大半都是紮紮實實的葷菜,主食也是吃到飽。
租了沈家田地的佃戶們每年最期待的就是秋收後的美餐了。
沈桃花又問了問莊子裡的農具夠不夠用,有多少需要修理的,還有耕牛的租借安排怎麼樣。
管事挨個認真回答,沈桃花聽後确定沒什麼問題才讓管事自己忙去,自己則準備實際去田裡轉一圈。
雖說管事這幾年辦事從沒出過差錯,可作為小老闆不可能隻聽對方一家之言,還是要聽聽群衆的聲音,實地考察一下。
這一考察就一直忙活到了傍晚。
好在結果還不錯,基本沒發現什麼大問題。
莊子裡沒什麼好溜達閑逛的地方,吃過晚飯沈桃花就早早地睡下了。
次日一早,田地較少收割晾曬速度快的一批佃戶到來,今年的收租也正式開始。
昨天已經有一部分人聽說了沈桃花的到來,今天見着人以後佃戶們或熱情或拘謹地沖她打招呼,還有不少人除了交租用的糧食外額外帶了不少自家種的菜或是下的蛋往她懷裡塞。
沈桃花本不想收,奈何這些農戶們盛情難卻,最後隻能讓管事過幾天準備席面的時候把這些食材都用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給租子稱重,記賬等事宜有管事和長工們負責,沈桃花主要就是起個監督的作用,她更多的還是和佃戶們聊聊家常。
“大叔,您家今年收成還好嗎?家裡人都好嗎?老人孩子身體都好嗎?”
“這位嬸子,您家兒媳婦今年生孩子了啊?恭喜,孕婦和孩子養得都好嗎?”
“婆婆,您家有幾個勞動力啊,地裡的活能忙得過來嗎?”
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過得去,挺好的,還有些人眉飛色舞地說着自家今年的好日子,隻有極少數家裡有人病了,或是頂梁柱出了一點意外暫時不能幹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