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開名氣、資曆等外界因素,可能她的舞台效果比預想中要好,也可能是因為相比大部分的唱跳舞台,她的表演更有記憶點,沾了戲曲文化的光,畢竟,這季《山海二十變》的主題便于文化環環相扣。
前三名則和任梨夢的猜測完全一緻,拿出《秋毫之末》的沈行之斷層第一,陳何緊随其後,他的舞台僅僅無功無過地唱了一首歌,也順利拿下了第二名。
相比于第三名的歌手陳曦,陳何的名次背後是名氣、地位等多方面實力的綜合考慮,也是節目組排名依據的暗暗展現。
作為苦讀多年的學霸選手,任梨夢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破題之道,沈行之或者陳何,她必須想辦法進他們的隊伍。
“第一站的隊長将有四個男嘉賓擔任,本次初舞台排名僅用于第一站期間零花錢分配,也是各位男嘉賓的組隊參考,下面由我來正式為大家宣讀組隊規則......”
陳何的聲音抑揚頓挫,但冗長的組隊規則加上長時間的錄制,依舊讓人昏昏欲睡。
任梨夢拿出了以前上學時做英語聽力的專注力,作為大概率全場唯一雅思聽力9分的嘉賓,任梨夢每每聽到陳何念規則,就忍不住給自己打氣。
尺有所長,她雖然沒名氣、沒資曆、沒資本,但她有一顆聰明的大腦,那是在題山卷海中硬碰硬闖出來的,更是在夜以繼日的論文折磨中實打實練出來的。
就像她總結自己的定位是高學曆善解人意女主持,第一站的組隊規則也能簡單概括——搶答選人。
陳何作為第一站四位隊長之一,已經和沈行之等人一起站到了置好的搶答位前,暫代陳何主持的是陳曦,陳曦推進流程的聲音很熱情,名氣也完全撐得起舞台,可任梨夢還是忍不住眉心輕皺。
且不談普通話是否标準,陳曦的主持有些太随性了,兩三句話間,全場應該沒有人看不出她對沈行之的偏愛,似乎因為二人是有過多次合作的朋友,陳曦主持時不光言語,就連站姿、神态也大多偏向沈行之。
這不是一個專業主持人應有的态度。
無論是陳何,還是陳曦,似乎現在讓大咖代替主持人的位置,成為了很多綜藝節目不約而同的默契,陳何是演員,口齒清晰,再加上年齡的閱曆,主持效果的确不錯,但陳曦這樣完全非專業的人士,接主持的活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固然,明星慌裡慌張的主持很有看點,能實現節目和觀衆一時的看點共赢,可主持人是一個職業,專業性不差于演員和歌手,長此以往,對整個行業無疑弊大于利。
目前,新聞類主持人還好,專業性一直被大衆認可,沒有那麼容易替代,但娛樂類主持人,則早就成為了很多人眼中“随随便便一個人”的角色,可有可無,沒有人在乎她們暗地裡控場節目的殚精竭慮,更不會在意她們在細節處表達節目立意的煞費苦心。
也難怪她們橙子的主持一姐安靈前幾天直播忍不住開玩笑吐槽,“主持人早就沒門檻了,爛大街的職業,誰上都行,反正是背景闆。”
期間有幾分真心,隻有同為主持人的她們能理解。
可那又怎樣?作為優秀主持人,在公衆場所這般說話,這樣小小的不專業性能被無限放大,更多的觀衆隻會拿更苛刻的眼光看待安靈,平台也隻會認為安靈是得意忘形,最終,連《山海二十變》這樣一個真人秀綜藝,平台主持一姐安靈都沒有了機會。
反而被她這個小小的農業主持人撿漏,可即便作為全場唯一職業主持人,節目組也沒有想過讓她主持,因為,看點不夠,她太岌岌無名了,如何能配得上這樣的S級王牌綜藝?
不過,她既然來了,就絕不會空着手回去,這個話筒,她摸定了!
任梨夢的視線看向中央右側正全神貫注看着屏幕、準備答題的陳何,眼底閃過一絲志在必得。
她終究賭了一把陳何。
方才錄制休息間隙,任梨夢主動和陳何毛遂自薦,相比于其他女嘉賓。她名氣太小是很大的劣勢,但陳何的粉絲數早就夠多了,錄制旅行競演類綜藝,無論是體力、态度還是規劃,她表達出來的誠意和優勢很明顯,已經能夠引起陳何的興趣,讓他不自覺側目。
陳何最終答應了有機會的話,會給任梨夢留個位置,初次見面能取得這個效果,任梨夢很滿意。
雖然,方才初舞台看似沈行之排名更高,可一個是歌手自己的大殺器成名作,一個是演員随便唱的歌,在任梨夢看來,陳何的第二名,含金量絕對不弱于第一的沈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