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十六中考場吞音!我們根本聽不見!”
“對對,好多題都是猜着做的,根本沒底。”
“施淮雨說他舉手反饋了,但是也沒用!”
七嘴八舌的抱怨從四面八方撞入耳道,王倩努力聽了聽,最終挑中施淮雨和理二班那位名叫甯思樾的女生詳細問了情況。周圍人差不多散去後她才點點腦袋:
“知道了,學校找教育局反映。你們先好好考下午的口語,我們會盡快給你們reply(答複)。”
時針移動,雨後的神風中學金元分校地面濕滑,津渡區衆人小心翼翼挪進機房完成人機考試然後離開。施淮雨偶爾會用手機和屏幕對面那位神風校本部的學生聊兩句,完成這天考試後卻又要面對後面一整周的教學。周天下午一返校,九月月考的成績就先當頭砸了下來。
“我靠,蔣長健進了高三這麼猛?他連袁軒魏語潇都打掉了,這不可能吧!”
前往辦公室看完月考成績,兩個男同學滿臉驚疑不定地讨論起來。仍然待在辦公室分析慧學網成績的施淮雨臉色卻很難看,因為他現在看到高三理九的班級排名是這樣:
「蔣長健總分618 班排1 年排7」
「袁 軒總分606 班排2 年排15」
「魏語潇總分605 班排3 年排17」
「江 沅總分583 班排4 年排46」
「施淮雨總分579 班排5 年排53」
他在高二上學期的期中考裡考了年排47,然後一路猛沖先考了第19後考了第8。高二結束那個市統測他拿了年排21,開學考狀态略差但也還在前30。不想高三第一次正式月考,就把他一下打回到解放前。
“施淮雨,我看了下你這個成績分析圖,你除了物理每科都還有很大提分空間啊,特别是這個化學——我記得你之前化學就一直不太好,要不抽空我幫你約溫老師聊聊?”
出分當天的晚自習,張峋宇将成績驟然下滑的得意門生叫進辦公室。他面前大屏幕上放着一張七角雷達圖,圖上109分的物理抵到最前,58分不及格的化學卻已凹到平均線。青年老師拉着慧學網上的年級大榜道:
“這應該是你們絕大部分人第一次做理綜,上200分的都隻是鳳毛麟角,更别說你這個230。但是你看魏語潇,她物理其實差你不少但化學拉了你将近40分,差距一下就出來了。”
化學是中考時給施淮雨當頭一棒的科目,他因此一直隐約懼怕化學,自從進高中就沒在化學難度大的考試裡占過便宜。他點點腦袋以示明白,張峋宇繼續道:
“還有這個數學,你現在數學排名是總排兩倍,如果恢複到高二後半段的水平肯定能突飛猛進。現在的數學真的太拉分了,你們仨這次都是被數學拖下去的,就蔣長健一個占優勢。”
連張峋宇都這樣說了,某位唯高分至上且極其偏愛數學課代表的數學老師就更是。出成績後的第一節數學課,段凝就滿臉堆笑地打開了班級成績表:
“這次考試我們班數學成績依舊很差,但我的課代表長健同學考了全年級第二名——143分!你們所有同學都要向長健學習,這麼優秀的他是這個班全部人學數學的榜樣!”
聽到這話,班裡不少飽受數學折磨的同學驚歎地低聲“哇”了起來。蔣長健細長的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小胡子和眼尾似乎要同時翹上天。
看着蔣長健這副得意的樣子,施淮雨有點不爽地眯了眯眼,然後重新看向面前被打滿草稿的白色印刷卷。
他和這個風格詭異的自班怪人從來氣場不對付,重高尖子生的驕傲自然也不允許他朝有點相看兩厭的人求助。但他身邊卻有另外一個關系融洽的人數學不錯——理科七班的黃誠。
“數學?我說我也不知道咋學的你信嗎?”
某天機緣巧合下在櫻苑食堂拼了個桌,黃誠抓着頭發頗為苦惱地思考了半天。左側區域窄窄長長的平層空間内人來人往,他在絞盡腦汁翻找半天記憶後才終于開口:
“我感覺我靠的主要是老師吧,葉蕊講課不錯對我也挺好的……哦對,實在要說的話我爸和我哥可以幫我,在家應該也有點助力。”
喜歡物理的黃誠其實來自數學世家。他爺爺是嶺雲大學數學系的教授,爸爸是言信中學呈遠校區高中部的數學老師,還有個大三歲的親哥現在正在鴻都理工大攻讀數學。言信系學生常常出現的高知教育背景在黃誠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父母更像經商家庭的施淮雨自然學不了這個。他于是隻是順着這話題打趣了幾句,接着黃誠用勺舀了一大口肥牛炒飯邊嚼邊道:
“對了,還有個學生會的事要跟你講。今年高一高二開學太晚了,鄧毅本來想找借口拖換屆大會讓我們幹兩次黃金周,但被金濤出面給否了。現在我們要盡快準備換屆大會培養第十六屆學生會的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