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說道:“皇上大事不好了,吳王領着七國的軍隊打過來了。”
提到吳王,劉盈還是挺害怕的,問道:“怎麼辦?”晁錯沒有直接告訴他策略,而是說:“吳王打着為兒子報仇的名義,率領将士進京,說是要找皇上您讨要一個說法,以臣之見,劉濞這老賊,就是想篡位。”
為兒子報仇,上次,劉盈被劉濞抓,就是這個理由,劉盈解釋自己不是劉啟,他根本不信,也是,誰信啊。
這個劉濞的厲害,劉盈見識過,很怕這次再被他幽禁了。劉濞此人,勇猛心狠,劉盈不是他的對手。
這可怎麼辦?急得劉盈恨不得馬上變回劉盈,回到呂後的懷抱。
這時聽見晁錯在耳邊一直說:“劉濞就是為了篡位,想當皇帝。”
聽晁錯這麼說,劉盈心想,也就是說,這個劉濞一心想要殺了劉啟,根本不是為了給兒子報仇,而是想當皇帝,這好辦啊,跟他解釋自己不是劉啟,這個解釋不通,讓他讓出皇位,這還不簡單?
雖然說,經曆過被吳王幽禁這件事之後,就覺得,這些宗室的親戚們,也不是啥好人。在呂後時,母後總是在他跟前說劉氏宗親的壞話,劉盈還為之打抱不平,覺得母後很壞,現在想想,他們也不盡都是啥好東西。認清了這些人的嘴臉又能如何呢,人家吳王想要當皇上,劉盈又打不過,那就讓給他呗。
劉盈問道:“那個吳王就是為了謀奪皇位?”晁錯憤憤道:“正是,吳王劉濞狼子野心,早有預謀......”
劉盈打斷他說:“那朕就把皇位讓給他,這不就得了。”
晁錯簡直不敢相信,皇上竟然這樣說,先是愣住,然後說道:“皇上萬萬不可生出這樣的想法來,當盡快想對策,對抗藩王作亂。”
劉盈說道:“想不到對策,也打不過劉濞,朕願意讓出皇位。”
晁錯直接撲通地跪下,苦勸道:“萬萬不可啊皇上。”
劉盈說道:“可是,朕真的沒有辦法。”
晁錯說道:“您可勸服梁王幫助您平定叛亂。”
劉盈說道:“可他不肯,甚至準備回封地,除非朕把皇位讓給他,可是劉濞也想稱帝,而皇帝之位隻有一個,這可如何是好。”
晁錯說道:“聖上您才是真的唯一的太子,吳王率兵進京,這是謀逆,至于梁王,他身為您的親兄弟,若吳王篡位成了,對他有何好處,甚至,若吳王奪位,可還有他的活路?您當跟他講清楚這個道理,他便會協同您一起對抗吳王等七國的反叛勢力了。”
劉盈說道:“行吧,我再去勸勸他看看。”晁錯苦口婆心道:“你是看看行不行,而是您必須勸服他幫助您對抗七國,因為隻有梁王是值得信賴的,跟您是一條船上的人......”
劉盈聽得心煩,他根本不想處理朝政,而且,面對晁錯對他的期待,他感到很累,其實,誰當皇帝都行,他根本就不想當皇帝,更不想成為劉啟。
劉盈大吼道:“朕不是劉啟!朕不當這個皇帝行不行!誰想當,且争去吧!”
劉盈跑了出去,他不想管這一切了。然而,他現在可不是劉盈了,有呂後在背後幫着處理朝政,他現在是劉啟。
他簡直無處可躲,藏哪兒都能被找到,被窦嬰還有晁錯追着。
不僅跟他講了很多大道理,他甚至還必須參加次早的朝會,商議對抗七國之策略。
在京朝臣都來參加了,大家表情嚴肅。
朝會開始之後,大臣們紛紛上奏,問道:“如何應對七國之亂?”
劉盈根本就不想來這個朝會,但是,滿座都是大臣,他也不能不開口,就說道:”大家有何計策?”
還當真有人提出計策,便看見一個大将軍站起來,啟奏道:“臣李廣,請求出戰!”
好,有志氣,跟那個九皇子阿彘一樣,有志氣!
劉盈忍不住拍案:“好!”
還有個叫周亞夫的,也起身說道:“臣周亞夫願意率軍禦敵!”
劉盈說道:“好,去,你們都去禦敵,有你們在,何懼藩王。”又對衆臣說道:“你看你們,一個個慌慌張張的,這不有良臣能将的。”
沒想到,朝臣們的表情沒有變得輕松,仍是緊張擔憂的表情。他們說道:“且不說李廣将軍身系抵禦匈奴之重任,眼下,朝廷面對的,乃是七國之叛亂勢力,隻周将軍,雖勇武,隻怕是,寡不敵衆啊。”
劉盈說道:“那你們說怎麼辦?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不然,朕把皇位讓出去得了。”
衆臣沉默。
劉盈說道:“你們讓朕非得讓朕來這個朝會,朕來了,你們又不說話,那朕走了,你們随便。”
這時,窦嬰喊道:“皇上留步!”
窦嬰的面子,他不能不給,說道:“大将軍,何事要奏?”
窦嬰說道:“臣認為,可派梁王平定叛亂。”
這話說出來,大殿内更安靜了,朝臣們的視線都看向皇上。
劉盈說道:“行啊,朕沒有意見,隻是,梁王準備回封地,你們跟他商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