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彘蹦蹦跳跳的,好開心,他說他要告訴阿娘,他打跑了匈奴。劉盈說道:“阿彘很了不起,真的敢上陣殺敵,你小小年紀,如何就嚷着要反擊匈奴?”
阿彘說道:“咱們一直被匈奴欺負,從秦始皇的時候,他們就欺負咱們,後來高祖建立漢朝,高祖被匈奴精騎圍困七日,遭受白登之圍的屈辱,高祖駕崩之後,他們又欺負呂後娘娘,一直欺負人。而且他們掠奪邊境百姓的糧食,那是我們大漢王朝的百姓,怎麼能讓匈奴給欺負了。匈奴貪得無厭,咱們把公主送過去,給他們糧食、财寶,他們卻不滿足,每每糧食不夠吃的時候,就騷擾邊境百姓,威脅朝廷,叫咱們再送糧食過去。嫁過去的公主,過得很不好,被匈奴欺負,
阿彘也有姐姐,阿彘不要姐姐去和親。”
阿彘的一番話讓劉盈很感動。
劉盈也有姐姐。
劉盈親眼見過公主和親的場面。
十四五歲的小女孩兒,比他年齡還小,哭着離開長安。
被送到荒蠻苦寒之地。
想到那樣的場面,劉盈哭了,對阿彘說道:“再不會和親了,朕不是劉盈,朕是劉啟,朕不準和親了!”
劉彘說道:“阿彘跟父皇一起打匈奴。”
兩人高高興興地往王美人住處去,來到殿宇外,便聽見啼哭聲陣陣響起。
這是發生什麼了。
二人趕緊進去一探究竟,就看見王美人一邊為女兒梳妝一邊哭。
劉彘趕緊跑到阿娘身邊,問道:“怎麼了娘?”
看見阿彘,王美人摟住他,眼淚止不住掉。
王美人一向冷靜,在皇上跟前大聲哭,這是頭一次。
劉盈看情況不對,也上前來,話說王美人總共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已出嫁,劉盈平時也沒見過,這次大女兒也回宮了,小女兒跟阿彘年齡差不多,大個兩三歲。
次女今年剛好及笄。
現在正在梳妝的這個女兒,就是她的次女。
她穿的衣服是嫁衣,也就是說她準備嫁人。
沒聽說過這件事。
而且,既然嫁人,當是喜事,怎麼每個人都一臉悲痛,悲傷哭泣。
劉盈趕緊問:“怎麼回事?”
王皇後看見劉啟,在他跟前跪下,說道:“太後下旨着讓南宮公主和親。”
和親。
從高祖的時候就和親。
多少可憐的小女孩兒被送到匈奴。
劉盈怒道:“朕不準和親。”
王美人擦了擦眼淚,說道:“太後已下旨。”
看見父皇來,南宮公主委屈地大哭起來,說道:“父皇,我不要去和親,我不要......女兒要留在您身邊。”
王美人一邊摟着女兒一邊哭,:“這是聖旨,誰敢違抗......女兒啊,和親是祖宗定下的規矩......娘也沒辦法啊。”
南宮公主太可憐了。
親眼看着小女孩兒被送到匈奴和親,劉盈做不到無動于衷。
在高祖時,劉盈年紀還小,隻能眼巴巴看着姐姐們,坐着車馬,哭着離開長安城。
那時,劉盈心裡就很難受了,卻因為年歲還小,沒有辦法。
而此時之劉盈,以劉啟的身份生存,眼下,劉啟的親生女兒,就要被送到匈奴和親,劉盈不可能無動于衷。
劉盈對女兒說道:“咱不和親,我這就去跟太後說。”
劉彘摟着姐姐,也說道:“姐姐别怕,有阿彘在,不會讓你和親的,阿彘方才打赢了匈奴。”然後又對父皇說道:“我不要姐姐和親,阿彘要上戰場,打匈奴。”
阿彘一邊說,一邊哭,眼裡滿是對匈奴的恨意,還有對姐姐的憐愛。
劉盈說道:“阿彘你放心,不會讓南宮和親的,朕這就找太後,廢了和親的政策。”
劉盈遂來見太後,而這時窦太後也在等着皇上,劉盈看見太後怒氣沖沖的樣子,
問道:“太後您怎麼了,是不是被匈奴氣的,您放心,有朕在,不會再縱容匈奴侵擾我大漢的百姓,朕這就率軍反擊匈奴,往後再不和親了,南宮公主也不用送去匈奴了。”
沒想到,太後聽了這番話,竟大怒道:“我聽說你禦駕親征,不是去平定藩王,而是跟匈奴作對。”
聽得莫名其妙了。
跟匈奴作對?
分明是匈奴找事,大漢王朝反擊,咋就是跟匈奴作對了?
“母後何意?”劉盈問窦太後。
窦太後說道:“高祖定下和親的規則,你破壞之,好大的膽子,惹惱了匈奴,鐵騎殺進長安,可怎好?”
劉盈說道:“你們怎麼這麼怕匈奴,他們有鐵騎,咱們也有精兵,反擊就是。”
窦太後說道:“你說的甚麼胡話,咱們根本不是匈奴的對手。”
劉盈說道:“前幾日,我前往邊關,與将士們作戰,擊退了匈奴,匈奴也沒什麼了不起,是咱們大漢朝太懦弱了。”
提到這個,窦太後更加生氣了,拄着拐杖用力敲擊地面,吼道:“糊塗!魯莽!你怎麼敢擅自破壞和親。”
劉盈說道:“往後不和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