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略微一想,昭武帝就否決了這個想法,老大他們鬥得如火如荼的,朝中無人能避免這場風波,要是在朝中選夫子難免會把顧叢嘉牽扯進來……
三大書院裡,清風書院的張天擇是個好人選,文采不錯,會教人,但是沒記錯的話他好像是偏向老大的……
明正書院的花都與,不偏不倚的中立者,文采也是有的……昭武帝擡筆寫下了這個名字。
最後一個太宇書院,白回舟……昭武帝手指輕扣桌面,人是沒問題的,沒有偏向,但太宇書院是世家聯合所開的書院,要是一道命令把他們的院長給弄進皇宮給顧叢嘉當夫子,也不是不行,但對于顧叢嘉來說就有點太高調了……世家的目光會聚集在他身上,且久久不散。
昭武帝吩咐:召花都與進宮。”
所幸三大書院總部都在京畿之地,距離不遠,所以很快花都與就來了。
“拜見陛下,不知陛下找微臣是來?”
“你舉薦一人擔任明正書院的院長,你去教導秦王,擔任他的文學師傅。”
昭武帝根本不廢話,開門見山的下令。
這種調動也不算折辱花都與,顧叢嘉身為親王,他的文學師傅和武學師傅都是有官職在身的,且官級不低,可以領朝廷份例,而且作為學生,過年過節顧叢嘉也會向老師送禮,已經頗有身家的顧叢嘉不會小氣的,昭武帝确定,因為昭武帝也會給他上學束脩的補貼。
而且相比明正書院的院長而言,擔任秦王的文學師傅更能掌握實權。
在昭武帝的印象中,花都與一直是圓滑的,也就是絕對遵循帝王心意的。就比如,今年的明正書院隻有一些非常小的破落的世家子弟和大部分寒門,其餘報考明正書院的世族子弟均被拒之門外,這當然不是花都與想要得罪那麼多的世族,而是昭武帝的暗示。
之前這個暗示同張天擇,花都與都說過,但隻有花都與完成的最好。
張天擇減少了書院中的世族子弟數量,但那都是方家等其他世族的,蘇家子弟隻要報了,無一例外都被錄上了,偏向顧筆偏的是明明白白。
但昭武帝也不能說他沒完成這個暗示,畢竟,世族子弟的确減少了啊。
于是,剩下的其他世族子弟就都跑到了太宇書院。
隻有花都與,執行的是一絲不苟。
所以,這麼圓滑的花都與,昭武帝就沒想過他會抗旨的可能性。
但,看着花都與重重跪在大理石鋪築的明武殿中,昭武帝心情一下子就不美妙了起來,但還是抱着想要給顧叢嘉找一個好老師的心态,耐着性子:“放心不下明正書院可舉薦院長,朕會下旨。”
看着花都與還跪在那裡,一言不發,“你要抗旨?”
他平靜的問,隻有面對着他的花都與感受到了這幾個字下隐藏的帝王之怒。
一個回答不好,全家就一起送命。
畢竟,抗旨,那可是挑戰皇權!這怎麼可能會被放過!
花都與聽到這幾個字,身體抖了抖,但他擡起了頭,臉上笑眯眯的:“陛下,微臣不是想抗旨,秦王殿下天資聰穎,有這樣的學生也是微臣的榮幸,但微臣教書這麼多年,有了一點心得。”
昭武帝和顧叢嘉一樣的漆黑眸子盯着他,不同于顧叢嘉桃花眼這樣盯着人的可愛,昭武帝靜靜的看着人的時候,漆黑的眼眸不帶感情,像是無際的山海,幽暗而深邃,仿佛下一秒,就會被那山海吞噬。
花都與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但他還是硬着頭皮道:“一人一夫子的确可以教好學問,但學生沒有同齡者,心理可能會孤單,更有甚者,在夫子的精準盯梢下,還會産生逆反,尤其是小兒。”
昭武帝聽明白了,花都與這老頭想要顧叢嘉去明正書院讀書,可,“花都與,朕的小九現在應該是啟蒙的時候。”
昭武帝打算讓顧叢嘉虛歲四歲,三周歲的時候啟蒙,也就是明年,這麼小的孩子,讓他從皇宮跑到明正書院?
明正書院雖然也距離皇宮不遠,但這個要求也委實太離譜了。
察覺到昭武帝冷冷的眼神,花都與連忙擺手:“陛下,我是想讓秦王殿下來明正書院求學,但不是這個意義上的來。”
昭武帝盯着他,眼裡帶着審視。
“如果秦王殿下來明正書院求學,微臣以性命擔保,會全心全意教導秦王殿下,一心為秦王打算。”
花都與頭重重的磕在了大理石闆上,聲音中的堅定能讓旁人輕易的聽出來。
“好,記住你說的,花都與。”
不知道過了多久,昭武帝終于開口,看着花都與的眼睛裡充滿了冷意。
若有朝一日,花都與做不到,那麼昭武帝會讓他付出千百倍的代價!
等走出明武殿,在并不熱的季節,花都與後背都浸濕了,一頭冷汗,幸好,幸好結果是好的。
來之前他就猜到了此次昭武帝找他的用意,畢竟吳武将軍擔任秦王殿下的武學師傅剛傳的沸沸揚揚,武學師傅有了,那夫子也該有了,秦王殿下也該到了啟蒙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