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源想着,眼底閃過譏諷,不由得跑的更快了些。
今日是夫子幫忙搭線,他才能接觸到這位聖眷深厚的秦王殿下,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夫子改了主意,和秦王殿下去往東巷了,但這次機會顯然是不能錯過的,他需要這位的庇護,或者說這位聖眷深厚殿下背後的庇護。
另一邊,已經到達東巷顧叢嘉止住了腳步,不禁睜大了眼,為眼前這一幕……雖然他是胎穿的,但這是他頭一次看到古代的繁華和熱鬧。
臨近元旦,東巷攤販多,人也多,熙熙攘攘,也有顧叢嘉所說的雜技在表演,一堆人在那興緻勃勃的看着,顯然,他們過的很安穩,平凡而幸福。
雖然朝臣們惶惶不安,但民間卻沒有受到什麼影響,顧叢嘉桃花眼不眨的看着眼前這一幕,仿佛是要把這一幕牢牢記在腦子裡。
再沒有比現在更清楚的認識到,他的父皇,昭武帝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
花都與搖了搖牽着的小手,“進去嗎?”
顧叢嘉嗯了一聲,被明和抱起,随着人流,左看看右盼盼,捏糖人的攤子,古代是這麼捏的嗎?小飾品攤,古樸又精緻……桃花眼中閃爍着對這一切的好奇。
他還沒看完,突然一個比他臉還大的糖人擋在他眼前,顧叢嘉眨了眨眼,還沒拿到手,一隻骨節分明的大手就将糖人這個移回去了,“他還小,吃不得這個。”
聽着熟悉的,平靜的語氣,顧叢嘉驚喜的轉頭,“爹!”
他在明和懷裡伸出手,很明顯,想要昭武帝抱他,昭武帝瞥了他一眼,伸手把他抱在了懷裡。
诶,一下子視野就寬闊了許多,顧叢嘉滿意的想着,明和十幾歲的年紀,在個高能高到哪裡去,但昭武帝就不一樣了,習武之人,身高體長,胸膛也寬闊,總之,就是很安心很快樂。
顧叢嘉很難形容突然看見昭武帝的心情,但就覺得今天的天氣非常的好,天朗氣清,周邊攤販賣的東西好像都非常物美價廉。
昭武帝能感知到顧叢嘉的快樂,他心情也好了不少,周身的氣息和緩了不少。
但縱然如此,也沒打消花都與和給顧叢嘉遞糖人的人的震驚,花都與看着昭武帝出現,拒絕糖人,抱住顧叢嘉,看的是一愣一愣的……世俗講究嚴父慈母,世間父親一般都是嚴肅的,少有這般,這般……花都與沒想到怎麼形容,但對于顧叢嘉的聖寵有了一個新的概念。
他隻是愣神了一會,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非常克制的行了一禮。
昭武帝看了一眼,不再關注。
此刻終于探聽到秦王殿下出宮,來到東巷的消息,迅速趕來東巷,并買一個糖人準備和上司好好談談,聯絡聯絡感情,代表宋氏獻上忠誠的宋章:“!!!”
晴天霹靂!三四歲不是應該能吃糖的嗎?!也就是說,他不僅給不能吃糖的秦王殿下送了一個比他臉還大的糖人,還好死不死的被人家家長給看到了。
雖然震撼且快碎了,但他僅存的理智告訴他,人來人往的東巷并不是一個談話的好地方,但在此之前,他需要解決一個問題,看着對他并不在乎的甚至可能因為給幼小的秦王殿下送糖人覺得有害秦王身體之故對他有些意見的陛下,宋章第一時間找到了突破口:“這位小公子,我是宋章,家居蒲城,想請您吃頓飯,不知可否賞臉?”
顧叢嘉腦袋轉了回來,看了看宋章,唇角的微笑還沒下去,“好呀。”
花都與在一旁聽着,目光古怪,一邊想,這個小子是怎麼敢直接略過陛下去問秦王的?又想,秦王殿下居然還真的敢直接下決定,陛下居然沒意見?!
好吧,陛下确實沒意見。因為他并沒有打算去,重新将顧叢嘉交由明和抱着,看着他們走遠,昭武帝平靜開口:“陪我走走?”
“我的榮幸。”花都與聲音低沉嚴肅了不少,顯然他知道昭武帝要說什麼了。
之前和陛下已經做過交易,但現在還将顧叢嘉拉出來且目的明确的前往尚書府是他的不對,但,“金源是我的學生。”
“小九不是你的學生嗎?”
他們從東巷出來,這邊臨近溪湖,清靜而冷清,昭武帝反問,語氣中的涼意清晰可見。
因為花都與是老臣且遵循正統,也就是堅定的支持過昭武帝登基,所以昭武帝一直對花都與挺好,除了強行下令讓花都與擔任顧叢嘉夫子之外,沒有強迫過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儒做過什麼。
他感念這位大儒的支持,讓他當初登基容易了不少,一直以來說話雖然也冷淡,但那也隻是他從來如此,現在,昭武帝有些生氣,嗓音中的冷意輕易可辨,他問。
哪怕花都與擔任顧叢嘉夫子是交易,但花都與自己也答應了,這個事實已然成立,顧叢嘉難道不算是他的學生嗎?
花都與有些語塞,“我隻是想讓金源和秦王殿下見上一面,并不是想做什麼……”
“是沒有想做什麼,還是叢嘉聰慧導緻你做不了什麼,你清楚。最開始,你是想把小九帶去金府的。”
“小九的聰慧出乎你的意料,所以你改了主意,不打算硬湊他們,讓小九去金府,而是讓金源來見小九,自己想辦法打動小九,為金成說話……是,這些東西對于小九來說不過舉手之勞,但,朕想看到的是出于小九内心自己做的決定,并沒有他人的影響。”
昭武帝道,漆黑的眼眸裡是洞悉一切的平靜,如深海,看着花都與。
他不能容忍花都與一次又一次因為其他學生家裡出事就要找小九幫忙,小九并沒有這個義務。
想幫或者不幫都應該小九自己做主,而不是受他人影響。
察覺到昭武帝眼中清晰的冷意與警告,花都與:“金源,金源他擅算數,很有經商頭腦。”
花都與有些磕絆,他就想讓金源和顧叢嘉認識一下,顧叢嘉幫戶部尚書金成過這個坎,金源幫秦王殿下管封地的銀錢,這難道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怎麼在陛下口中這是太大的過錯。
就算秦王封地有宋氏這種十分有錢,具有經商頭腦的家族,但管錢的,總不能完全交由一方吧?
昭武帝看得出花都與的意思,但這個口不能開。
昭武帝:“你想要幫戶部尚書怎麼不來找朕求情,找小九?怎麼,在你眼中朕還沒有小九有用?”
花都與臉色唰一下就變了,也顧不得還在大街上,“臣萬萬沒有這個心思,求陛下明鑒。”
昭武帝看着他,冷哼一聲,“沒有下次,花都與。”
“還有,作為小九免費的夫子,你當謹言慎行。”
“是。”
“陛下,那,金成……”
花都與有些猶豫的問道。
“他自有大理寺徹查,沒有問題自然無事。”
昭武帝冷淡的落下一句,說完,昭武帝便走了,
留下花都與在原地歎氣,他不是說這個啊,金成可能本身沒有問題,但調查結果就不一定了,陛下一定聽出來了,但,不打算管。
這也就是他為什麼迂回找秦王殿下,而不找陛下的原因啊,因為陛下根本不插手六王奪嫡啊。
但這件事還真是他欠考慮了,真是久不入朝堂,教書把自己教傻了。
陛下少言寡語,冷淡至極,六王奪嫡到現在,從未多管,甚至隐隐有推波助瀾的意思在,花都與看的心驚,這次把秦王殿下帶出宮,明裡暗裡為戶部尚書說情不隻是因為金源是他的學生,他不忍心學生家破人亡。
還因為此任戶部尚書,他知道,為人清廉又有些古闆,他管錢沒貪墨過,而且也有能力,在當初國庫那麼窮的情況下,支持了陛下親征,但朝中的其他事情卻沒有很捉襟見肘。
你可以說軍需是幾大世家湊的,國庫沒怎麼出過錢,但那是後來的事情了,昭武帝和世家達成默契的時候,剛開始出征的時候,幾大世家可是誰都沒出錢,那是純靠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