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團圓節,房檐下點着大紅燈籠,門窗上貼着福字,長街上擺着好長一段煙花炮竹,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過年了!”
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起來,在夜色中沸反盈天的叫嚣,小孩子也不怕崩着,紮着小鈴铛拍着手笑,一個又一個的煙花飛上了天,在半空中散成團圓的圖案。
雖是深夜,家家戶戶都是一片熱鬧祥和的氛圍,宋府小院倒是有些冷清。
大紅燈籠挂着,對聯貼了,就連院裡的那顆橘子樹都綁了好幾個紅絲帶捆成的吉祥結,石桌上擺着一盆和好的餃子餡,一大一小坐在桌邊,正在擀皮包餃子。
外頭鞭炮聲響起來,顧潭淵摔了面皮:“耳朵都要被震聾了,這些人大晚上的放什麼炮仗,這麼能煽風點火怎麼不去做細作!”
顧曉星瞥了那扔在地上的扁扁方方面團一眼,沒戳穿他,小手拿着小一号的擀面杖擀出來圓圓的面皮:“可能是過年吧。”
“唔,竟然是過年,點些煙火辭舊迎新也是應該的,啊喲,我這個餃子皮怎麼掉到地上去了,你的擀好了就給我吧,”顧潭淵理所應當的把小孩手裡的餃子皮拿過來:“你再接着擀啊,乖。”
顧曉星默默無言的從面劑子上揪下來一個面團,揉揉搓搓,把它放在案闆上擀成一個圓狀。
“但是,你家公子是不是抛棄我們孤兒寡父的,說好過年之前回來,”顧潭淵把一個合不攏口,肉餡掉在外面的大肚餃子放在參差不齊的餃子堆裡:“現在都過了子時了,是大年初一,是第二天了,他對我們食言了。”
顧曉星當沒聽見,他擀好面皮放了一勺肉餡,兩手合攏,小心仔細的給餃子封了邊,雖不精巧,但好歹看得出來是一個餃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