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是好啊,反正,不能讓她得逞啊!”姜二嫂叫道。
“那要不,今兒晚上,我和三嫂都去你家,咱們妯娌三個,好好商量下怎麼辦?”湘雲輕聲道。
姜二嫂想了想,咬牙道:“好吧,我回頭就去約你三嫂,晚上我家裡見。”
姜二嫂走後,四郎歎了口氣:“樹欲靜而風不止,咱們家看來,又一場暴風雨了!”
湘雲白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到了下午,湘雲照例拎着竹籃去闆橋鎮賣草莓糕。
還是南頭那條小巷子。
這一次,她有了經驗,也就不急了,而是坐在巷口一塊幹淨的石頭上,先休息一會,看看風景再說。
這條小巷很長,兩邊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家,間或有朱紅大門,看來,裡面住得富戶也不少。
這時候,從巷子裡的一戶高大門樓裡,走出來兩個轎夫,擡着一頂青布小轎,往巷口走來。
湘雲知道,這一定是哪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太太,出門拜訪客人或者回家。
正看着,突然又傳來一陣嘈雜聲,湘雲扭頭一看,見是四五個中年婦人一起結伴走過,每個人手裡還拿着一個花手帕。她知道,這些婦人一定是去誰家吃喜酒的。本地風俗,成親的人家會給賀客每人一方花手帕。
于是她就吆喝起來:“野草莓糕來,先吃後買!”
那群婦人卻當沒聽見一樣,走過去了。
湘雲微微有些失望。
突然,卻見那頂青布小轎在她面前停了下來。
轎簾一掀,轎子裡鑽出一個二十三四歲的少婦。
這少婦身穿一見桃紅色綢衫,鬓邊插着金步搖,脖子上挂着一串明珠,一張極為清麗的臉上薄施脂粉,看着就讓人很是舒服。
少婦來到湘雲面前問:“你這籃子裡裝的,就是野草莓糕嗎?”
湘雲點了點頭。
“那給我包兩塊,我帶回家去吃!”少婦說完,看了一眼身邊的一個轎夫。
那轎夫極為機靈,急忙從衣兜裡摸出一把銅錢:“多少錢一塊?”
“兩文錢!”
轎夫給了她四枚銅錢,湘雲夾了兩塊草莓糕,遞給了少婦。
少婦微微一笑,從袖子裡取出一方月白色的手帕,把手帕攤開,接住了湘雲遞過來的草莓糕。
湘雲看見,那月白色的手帕上,用淺綠色的絲線繡了一個姜字。
原來這少婦跟四郎一個姓。
少婦包了草莓糕,上了轎子,兩個轎夫擡着去了。
又過一會,巷口又陸續來了許多賣菜的小商販,那些少婦大嬸們,又開始拎着籃子來買菜了。
湘雲就開始像昨天一樣吆喝,果然,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籃子的草莓糕又賣完了。
看着日頭老高,湘雲就決定,去街上逛一逛。
出了巷口,就是大街。
湘雲慢悠悠地走着,認真打量着街道兩邊的店鋪。
這些店鋪大多隻有一間或者兩間門面,極少有三四間的。
店鋪裡賣什麼的都有。
有賣珠寶首飾的,有賣衣服布匹的,有賣家具器物的,有賣日雜百貨的。當然,還有很多賣吃食的。
湘雲主要觀察的對象,也是那些賣吃食的店鋪。
她發現,這樣的店鋪,通常都隻有一間門面。
現在不是逢集的日子,可是,店鋪裡依然有三三兩兩的人,在買吃的。
可想而知,逢集的日子,買吃的人,會更多。
她去了一家包子鋪子,買了四個肉包子,然後問包子店的老闆:“你在這裡賣包子,賣了多少年了?”
“買了十幾年了,從我爹那輩起,就在這鎮上賣包子了。”年輕老闆回答道。
湘雲點了點頭,又去了一家糕點鋪子。
這家鋪子主要賣千層糕,雲片糕之類的。
湘雲買了一斤千層糕,問那胖胖的老闆娘:“你這糕店,開了多少年了?我記得我小時候就有了。”
老闆娘笑答:“差不多,有八年了!”
湘雲暗想,難怪大嫂要在闆橋鎮上開店。
果然,這鎮上是個好地方。這些店能開那麼多年,就說明,是一定能掙到錢的。
不然,他們早就開不下去,換别的營生去幹了。
那麼,自己是不是,也要在闆橋鎮上,開一家糕點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