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宓遇到一點麻煩。她動了動右腳,腳下的平台感覺比平常軟了一點。
問題在于她已經上場,就是想換新鞋也來不及了。
尹宓隻好趁着滑向場中的時間彎下腰确認。
鞋幫上有一條隐約的折線。
這可不太妙啊。
當然比賽途中遇到問題也有酌情可以重賽的可能。但這隻是一場國内賽,還是分站賽,她搞得那麼上強度會稍微有點丢份。
一姐也是要面子的。
“尹宓,本賽季自由滑選曲《安魂曲》與《莫紮特》。”
鏡頭随着尹宓身影移動。她黑紅配色的小裙子很需要濃妝壓陣,可惜尹宓手藝不佳,頂多是一個把眼線畫黑一點嘴唇塗紅一點。
家裡更會化妝的人是顧貝曼,以前有空的時候她還會出一些絕世舞姬類角色的cos,在一些網站上發自己跳舞的視頻。
憑借自己親媽來了都認不出來的換頭技術,迄今為止都未被粉絲扒出真身。
她滑到場中心,舉起手應和觀衆們的歡呼。
昨天短節目後網絡上就零零碎碎上傳了許多她的比賽視頻。評論區顯得很是熱鬧,一邊挑挑揀揀這幾年的年輕女單展望一下未來梯隊,一邊感慨一姐寶刀未老三周套穩如老狗。
上限看新人,下限看老将這句話不得不說有它的道理。
尹宓在訓練之餘快把當年顧貝曼的比賽視頻看爛了。她舉起手模仿當年的顧貝曼在胸前畫了一個十字,随後雙手掩面垂頭站定。
第一拍空出,是指揮家揮棒的一瞬間,随後提琴部引入。
尹宓躬身縮緊,雙手向下滑動露出了一雙悲傷的眼睛。她擡眸,定格。
攝影很好地給了她的眼睛一瞬間的特寫。
開場動作随着“今日正是落淚之日”的合唱一同完成。
尹宓向後滑動,舒展肢體,柔順的雙臂拂過滑動勾起的風。
第一個連跳,3Lz3Lo。
勾手跳一直是尹宓的長項,也是她最早隐隐出現四周風采的跳躍。大部分選手,包括男單都少有能把這個動作做标準的。她也算是冰場上一朵奇葩。
後外結環跳跳躍中身體的軸線一歪落冰動作就很難看。尹宓落地的時候感覺腳下一松,猛地向前傾了太多,隻能憑借自己的倔強硬是從冰面上把身體撈起來。
雖然有手扶冰面的動作,她從落地後的腳感預估了下,應該是足周了。
這一下的起伏剛好同唱詞“從灰燼中起身的,是接受判決的罪人”合上。
說不定能被認成一個新式難度滑出動作呢,尹宓苦中作樂地想。
她掙紮的時候錯過了第一段樂曲的最高音。便隻有在寂靜中伸指向上做出一個夠什麼東西的動态。
《落淚之日》的最高音是天才在這世間寫下的最後一個音符。
尹宓自認不是能譜寫傳世名篇的天才,所以選擇了旁觀者的視角。
你的眼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留下的不是一首,不是兩首,而是可以列成一張單子的豐厚傳世之作。
你當然會仰望他。
《震怒之日》開始,音樂節奏激烈起來,合唱團也從女聲為主偏向了和聲。
尹宓在此的編曲同顧貝曼稍有不同。她畢竟不是個能越跳情緒越滿的人。她隻留下了吟唱“震怒之日”的人聲部分,剩下的是重新編了配器的純音樂。
包括後面薩列裡的選段,也隻有一句“震怒之日”的唱詞。
這一段的編舞延用了顧貝曼當年的編排。
尹宓雙手捂嘴,做了一個被往後拉的動作。
整個編曲裡有許多這樣突然向前或向後的短促動作,正是為了襯托出緊張與壓迫。
“平庸到無法留名青史的庸人。”
“隻能在角落裡嫉妒着天才流眼淚罷了。”
“怎麼現在連三周跳都跳不清楚了,還好意思叫一姐。”
“一天天地賴着舊成績。”
“當年複出拿出四周跳果然是昙花一現啊。”
客觀條件是不看的,該為此負責的人是不用負責的。
挨罵的永遠隻有運動員本人。
尹宓太在乎了。她在乎這一切,也莫名熱愛這一切。于是冰刀就會被無用的情緒累贅,變得沉重,變得乏力。
她發力起跳。
阿克塞爾,永遠向前。*
“3A,女子賽場上能夠完成這個動作的選手并不多。啊,雙腳落地了。”
尹宓踩在冰面上,感覺右腳好像完全失去了限制。本來應該緊緊包裹住腳踝的鞋筒左右輕晃着打在她的皮膚上。
高強度的運動會加速冰鞋的折損,尤其是已經有一條輕微折痕的皮面,很快就會順着小小的縫隙整個塌幫。
“接下來是三連跳,此次比賽選擇了3La2A2A這個難度。尹宓其實有做夾心跳的能力,加上她的四周儲備。目前看來可能還是受上賽季末傷勢影響較大。”
旋轉過渡,節目進入下半段。
一個短暫的燕式後《震怒之日》換成了薩列裡的同名樂章。
他們倆的《安魂曲》一個是D小調,一個是C小調,注定了從根本上風格就不同。但偏偏又都跳脫出對調性的刻闆印象。
莫紮特的D小調深刻,但充滿抗争。薩列裡C小調奮發又不失純淨,即便是再度吟唱“此為震怒之日”,也不讓人覺得是憤怒,反而偏于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