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祖上是開飯館做小生意的,這個飯館隻開了三代,創業人是王強太奶奶。
飯堂後來傳到王強他爺手上,又傳給他爸。
他爸接手二十多年,滿打滿算,開業近一百年,怎麼不算百年門第呢。
王強當教師有了編制後,他父母毫不留戀地關了飯館,一直靠有鐵飯碗工作的王強養着。
百年門第就此沒落,無人承嗣。
不過老兩口也沒閑着,天天吆喝四周鄰裡到家裡打麻将,賭的還挺大。
有一回,王強他爸為了少分的五十塊喜錢和鄰居鬧起來,最後搞到報警調解。
民警一到現場發現他們私下賭博,還沒調解便先一頓教育,而後罰款的罰款,沒收的沒收,查封的查封。
五十塊沒争到,不僅被沒收賭具還被倒罰一千,氣得王強他爸當場跳了一段廣場舞。
鄰居兒子不嫌事大,把王老爺子扭秧歌的場面偷錄下來發網上吐槽。
同事之間,真情幾何,這種熱鬧當然要湊。
托他們的福,黃莺有幸親眼目睹王老爺子的舞姿,扪心而論,老大爺跳得挺不錯,看着就很辟邪。
不鍛煉鍛煉,留着逢年過節參加社區的遊神舞隊為鄰裡解憂,屬實可惜了。
黃莺曾聽同學講她喪偶的爺爺在家沒事幹,故意到處惹事折磨她媽媽,後來不知被誰勸去廣場搖花船舞,每天晚飯也不回來吃,下午三四點就開始忙活出門,風雨無阻。
她媽媽起初以為老頭被什麼傳銷組織騙了,偷偷跟過去看過一回,發現确确實實是在社區廣場跳舞。
不回來吃飯,是因為在隊裡認識了個愛穿花布的老太太,倆一起跳花船舞,每天精神飽滿,完全不想家。
王強家的情況大不相同,單一個跳廣場舞的老爺子,可能解決不了問題。
因賭場被社區抓賭小隊盯上,王強父母和鄰裡的矛盾日益激化。
鄰居老太懷恨在心,隻要王家有動作,就舉報老倆口偷偷在家開賭。
可歎王強父母二人回回被抓現行,到了派出所卻死不悔改。
王老太太甚至往辦事大廳地上一躺,對民警嚷嚷兒子鐵飯碗,誰奈我何!
俞米辣評:你兒那鐵飯碗,說好聽是人類靈魂工程師,難聽點就是個為人民服務的馬喽。他就一人民教師,可不是一統六國,登基為帝的秦始皇,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黃莺聽說這段嘲諷時,思緒卻偏到了嬴政囚母殺弟一事上。
以她的了解,王強,大孝子,怕是做不到快刀斬亂麻,早日除根。
後續發展,也證實了黃莺當時的猜測無誤。
有辦公室這群看熱鬧不嫌事多的同事,不愁聽不到王強家的八卦。
去年春節抓賭抓的嚴,大雪天封路的情況下,王強還托關系去派出所領了兩次人,交了一大筆罰款。
大過年家家戶戶看春晚包餃子,王強不僅吃不上一口熱乎飯,還得鞍前馬後替父母擦屁股,孝子人設屹立不倒,可敬可歎。
前幾個月,黃莺在辦公室親耳聽王強同趙輝說父母身體不好,中秋節女婿親自上門,把老倆口請療養院去了。
老倆口這些天在療養院,白天和其他老人打打小長牌,晚上跳跳廣場舞,周六日上上老年大學,比在家安分多了。
如此收場,也算是給社區抓賭小分隊和分管派出所省了不少麻煩,怎麼能不算是個圓滿大結局呢。
隻不過圓滿是王家子孫,開創百年門第的王強太奶奶,就未必了。
比起這開了百年飯店的門第,黃莺先前所說的書香世家就真是摻了大水分了。
王強太奶奶,名秀蓮,孤兒無姓,後冠夫姓,是為王秀蓮。
王秀蓮起先是大戶人家貪圖美色搶回去的小老婆,嫁人前乃當地唱戲班的頭牌,名噪一時的角兒,頗有才情,勉強和書香沾點邊。
後來男人去世,秀蓮被主家賣給王強太爺爺做續弦,好景不長,沒多久王強太爺爺也去世了。
王秀蓮沒兒沒女,拿出多年積蓄開了個小飯館,守着王家給别人養了一輩子小孩。
臨了卻被霸占财産的王家背棄,說她命衰克夫。
王秀蓮晚年孤獨終老,哭喪棒都沒人抱,下場有些凄涼。
這些事兒不算隐秘,當年好多看過南城本地新聞和日報的老一輩都知道。
那年,為響應傳統文明複興大号召,南城電視台搞文旅情懷,在古城尋找街頭百年老店。
王老師他爸踴躍參與,瘋狂給電視台打電話推薦自家飯店。
後來也确實有記者去采訪了,但王強他爸做飯手藝是真挺一般。
記者覺得沒有噱頭,就開始往曆史價值和家族傳承這個角度深挖。
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挖出創業人王秀蓮那麼一段心酸血淚史。
奔着收視暴漲的心,電台高高興興給王家宣傳了十分鐘,圖文音頻并茂,以極為感人的語調講述了王秀蓮與風雨抗争卻無聲敗落的一生。
估計連王強他爸都沒料到新聞一播完,飯店生意更差了,也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吧。
那會黃莺隻有五六歲,正是認字的年紀,新聞她壓根就沒看懂,她隻記住了哭得稀裡嘩啦的親媽陳女士。
不管上輩子還是這輩子,陳女士催婚時都愛拿王家這點陳年舊事兒教育黃莺,給别人養孩子的女人是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