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中國遠征軍優秀參謀小林 > 第133章 吃空饷

第133章 吃空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1943年的新年,并沒有給昆明帶來太多輕松的氣氛。戰争的齒輪依舊沉重地轉動着。

魏德邁将軍近期頻繁地往返于加爾各答和昆明之間。翻譯處和特别訓練班在林安雷厲風行的整頓和蔣委員長的首肯下,總算步入了正軌,這讓他暫時放下了一樁心事。

但更大的戰略疑慮,如同昆明冬日的陰雲,始終盤桓在他心頭。趁着一個短暫的間隙,他再次召來林安,在霍揆彰(Y 部隊總指揮)和他的美軍參謀長麥克魯少将的陪同下,前往滇西,深入考察那裡正在整訓的中國遠征軍部隊(Y部隊)的真實狀況。

林安知道,翻譯處第一批學員的畢業分配已經基本敲定。得益于委員長夫婦的支持,特别訓練班和授銜的事情都異常順利地解決了。

眼下最大的需求方,是國内的美國第14航空隊。

随着去年宋美齡訪美後美國援華力度相比曆史上大大增加,陳納德将軍的航空隊正在中國南方和西南大地上瘋狂“生長”,鄭州、洛陽、芷江、衡陽、常德、桂林一線,新的前進機場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

飛機多了,場站多了,與中國地面部隊的協同需求也急劇增加,懂英語的翻譯聯絡人員變得極其搶手。林安已經接到航空隊方面的多次協調函。為此,她特意叮囑留在昆明主持日常工作的趙夢醒,調整第二批學員的訓練教材,增加空地協同、機場運作、航空術語等内容,并正式行文給已赴任中美航空混合大隊的張妙妙(因空軍擴張,原FAC連已擴編為營,她也順利晉升少校),請她提供最新的一線教材和經驗。

而剩下的四分之一左右的學員,則将按計劃補充給遠在印度、同樣急需人才的駐印軍X部隊。

臨出發滇西前,林安敏銳地注意到魏德邁肩章上的變化,那銀色的将星已從兩顆變成了三顆——他已正式由陸軍少将晉升為中将。

“将軍,恭喜您!” 林安在彙報完工作後,笑着補了一句祝賀。

魏德邁正低頭看着緬甸地圖,聞言隻是擡起眼皮,臉上露出一絲幾乎可以忽略的、略顯疲憊的微笑,輕輕點了點頭:“謝謝,林。不過,肩上的星星多了,要操心的事情也更多了。” 他的目光随即又落回地圖上那蜿蜒的等高線上,顯然心思完全不在這晉升上面。

車隊和飛機輾轉,他們首先抵達保山,視察了隸屬宋希濂第11集團軍的第71軍87師。這是宋司令官起家的老部隊,淞滬會戰時打出了赫赫威名,第一次緬戰雖在接應第五軍時遭到重創,但根基尚在,此刻已基本完成整補。營區看上去整潔,士兵操練步伐有力,軍容隊列也頗為整齊。

随後,他們又飛往大理,視察新近從國内調防至此、隸屬第9集團軍(司令官關麟征)的第54軍第14師。這是陳誠土木系的起家部隊之一,看到這支部隊歸屬在關麟征麾下,林安一邊向關司令敬禮,一邊心裡嘀咕:陳誠怎麼會把自己的嫡系交給關麟征這個外人?

視察期間,無論是宋希濂還是關麟征,都向魏德邁大吐苦水,核心意思都是:為了組建駐印軍,軍委會對自己麾下部隊的抽調太狠。宋希濂這邊,原本就隻轄有71軍和預2師、新39師、新29師,現在三個獨立師都被調去印度,他現在幾乎是“光杆司令”。還好軍委會緊急從河南調來第二軍(軍長王淩雲),但第二軍還在路上,他暫時還得當一段時間的軍長司令。

關麟征這邊,原本轄有的第6軍,主力也被拆分調往印度,現在他手下隻剩自己的老底子第52軍和這個新調來的第54軍,騰沖一線的防務壓力巨大。

兩位集團軍司令都叫苦,雲南防線目前兵力空虛,若日軍此刻從緬甸或滇西發動攻擊,後果不堪設想。

陪同的霍揆彰隻能含糊其辭地表示“部隊正在抽調協防,都會有的”,場面一度有些尴尬。

魏德邁聽着這些抱怨,眉頭越皺越緊。他此次前來,核心目的就是評估Y部隊的實力,以完善盟軍在緬甸的反攻計劃。經過與中緬印戰區司令部參謀以及杜聿明等駐印将領的反複研讨,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主要方案:

一、“安納金” (Anakim): 以駐印軍X部隊為主力,在英美海空軍配合下,直接從海上登陸仰光,同時Y部隊主力從緬北南下,形成南北夾擊,一舉奪取仰光,打通滇緬公路。這是最理想的方案,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貪婪” (Ravenous): 考慮到英國海軍在地中海和歐洲的壓力,可能無法提供“安納金”所需的龐大艦隊。此方案是以駐印軍X部隊為主力,在美空軍支援下,從印度雷多(Ledo)出發,強行打通緬北的胡康河谷,攻占密□□,與從滇西反攻的Y部隊會師,最終連接中印公路。

兩個計劃,目标都是打通中國的交通線,為這個瀕臨極限的盟友輸血。駝峰航線每月五千噸的運輸量,僅夠維持最低限度的消耗,不僅談不到反攻,甚至不夠一次長沙會戰兩個星期的消耗。

私心上,魏德邁和大多數美國将領一樣,傾向于“安納金”,一勞永逸。但這個計劃最大的變數在于英國海軍。

而“貪婪”計劃,雖然美方能更大程度地主導,協同相對簡單,但正如他私下與林安讨論時所憂慮的:“穿越胡康河谷,崇山峻嶺,修一條路出來,最終運力能有多少?人挑馬馱?難道真的值得我們投入最精銳的12個師去打通這樣一條‘羊腸小道’?”

無論選擇哪個方案,對滇西Y部隊的戰鬥力都有要求。“安納金”需要它有力地南下策應;“貪婪”更是需要它作為東西對進的另一支鐵鉗。因此,Y部隊的質量考察,至關重要。

這一考察,就考察得魏德邁的心一點點沉下去。

兵力不足的問題确實嚴重,他立刻就決定,必須敦促重慶方面盡快增兵雲南。但兵員的質量問題,更讓他觸目驚心。

他們去了附近的征兵站。新兵們赤裸着上身,排隊接受體檢和登記。按照當時的标準,新兵按身高體重分為甲乙丙丁四等。所謂的“甲等”,看着才勉強像是發育正常的青年;“乙等”已經瘦得像竹竿;“丙等”更是皮包骨頭,兩眼無神;至于丁等……按規定是要淘汰的,淘汰率高達三成以上,而那些被劃為丁等的,看上去簡直與骷髅無異,風一吹就要倒下。

林安看得心頭發冷,手腳冰涼。她知道民國貧弱,知道連年戰亂百姓困苦,但親眼看到這些被當作“兵員”送上前線的“孩子”(很多人看起來甚至未成年),那種視覺沖擊和心理沖擊還是讓她難以承受。

她忽然想起了宋美齡在美國時跟她半開玩笑說的話:“假如你是一個來自非洲的女軍官……” 她心裡暗暗叫苦——這些人的身體素質,比現代非洲人可差遠了!

魏德邁的臉色也極其難看,他一言不發,隻是用手帕擦了擦額頭。

接着是夥食。魏德邁特意要求看部隊平時的用餐情況,下面大概也不敢或者不願臨時“加餐”(或許還存着一點在盟軍面前“賣慘”以争取更多援助的心思)。

在14師,士兵們至少還能吃上幹飯,雖然菜色簡單得可憐。但在宋希濂的精銳87師,林安看到飯堂大桶裡盛着的,是半清半稠的粥。

“平時就吃這個?”林安忍不住低聲問旁邊一位軍需處長。她甚至拿起勺子舀了一下,确認不是清可鑒人的稀湯,裡面确實還有不少米粒。饒是如此,也讓她想起了翻譯處雖然艱苦,但至少保證學員們大米飯管夠,偶爾還能加點戰備罐頭改善夥食。

那位軍需處長回答:“平時吃稀,忙時吃幹麼。弟兄們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