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傳來潮汐聲,防波堤的紅外指示燈在夜色中明滅。
白鹭在藥效下昏昏欲睡,手環的光點正監測規律閃爍。
她翻身将臉埋進荞麥枕,書架上的标本滲出長白山冷杉的氣息。
雨絲初叩窗棂時,迹部的指尖正劃過《阿爾卑斯山脈地理志》燙金書脊。
他摸淚痣的習慣性動作驚醒了書頁間的雪絨花标本——
白鹭父親遒勁的贈言在台燈下泛着銀光:"願你的路上永遠有雪和星光,緻親愛的小雪鸮"。
白鹭翻了個身,蠶絲被滑落腰際。
幸村将空調遙控器擱回琺琅托盤,掠過床頭櫃上的孔雀石鎮紙——
去年真田從輕井澤拾來的禮物,表面還沾着雲母碎屑。
"濕度72%。"
迹部用鋼筆尾端輕敲加濕器液晶屏,倫敦腔裹着神奈川的潮氣。
他蜷在搖椅裡的姿态仍帶着世家子的驕矜,真絲睡袍卻長出一截堆在地闆上。
雨珠在玻璃窗上流淌,蜿蜒成等高線圖。
幸村忽然用發梢逗弄白鹭垂落床沿的手指——這個孩子氣的舉動讓迹部嗤笑出聲。
衣帽間裡泾渭分明,華國古典與現代先鋒主義交映,間隔着幾件簡約的禮服長裙。
"瑛子夫人選的星空睡裙。"
迹部用腳尖挑起滑落的薄毯,钴藍色絲綢掠過白鹭腳踝處的舊傷疤——前年聖誕在瑞士摔的紀念品。
門後挂着幸村母親手作的柴犬玩偶,别着幼稚的草莓貼紙。
驚雷碾過防波堤的瞬間,白鹭蹙眉咕哝了句中文。
迹部将地理志翻到第217頁。
泛黃紙頁間夾着張航拍圖:針葉林雪線之上,鉛筆标注着"最後坐标"。
筆迹穿透三張紙頁,在217頁背面的《雪崩救援指南》上形成十字準星。
他快速合攏書冊,金屬書簽磕在孔雀石上,發出清響。
雨幕中的庭院忽然晃過手電光斑。
真田裹着雨衣蹲在檐下,正在檢查設備。
他回頭時撞見迹部揶揄的目光,慌忙壓低的棒球帽檐沾着鹹澀水珠。
"弦一郎比鬧鐘還準時。"
幸村将備用毛毯擲向沙發,紫藤香侵略床頭櫃上的雪鸮玩偶。
那是怡君奶奶從秦都市集淘來的——秘色瓷仿品,眼珠用岫玉鑲嵌。
迹部突然掀開搖椅靠墊,抽出本《地質學家野外生存手冊》。
書頁間飄落張拍立得:九歲的白鹭裹着楊思齊設計的熒光色沖鋒衣,在勃朗峰營地做鬼臉。
背面是母親迹部瑛子的批注——用華麗的花體字寫着"雪地裡的霓虹燈"。
白鹭在睡夢中蜷起腳趾,幸村母親織的毛線襪滑落床沿。
月光正漫過手繪的《秦嶺地衣分布圖》。
雨聲漸弱時,迹部終于陷進搖椅深處。
紫灰色頭發泛着綢緞光澤,手裡還攥着半塊融化的松露巧克力——
瑛子夫人空運來的慰問品,總是過分甜膩。
幸村将護理記錄折成紙鶴,停駐在孔雀石旁。
晨光穿透防波堤的霧氣,為白鹭睫毛鍍上淡金,。
那些關于雪崩與離别的噩夢,此刻正安睡在她輕顫的呼吸裡。
檐角風铎第五次震顫時,智能家居系統切換至晨間模式。
地暖蒸騰起真田遺留的潮氣,在幸村垂落的發梢凝成虹彩水珠。
迹部枕着的《阿爾卑斯山脈地理志》滑出半截——
雪絨花标本釋放出針葉林的冷香,驚破白鹭最後一塊噩夢殘片。
白鹭睫毛顫動,最先感知到的是迹部袖口的玫瑰香——
與瑞士病房消毒水截然不同的溫暖。
在徹底清醒前她本能地攥住被角,指尖陷進褶皺裡,昨夜被人特地尋上了薰衣草香。
她掀開被子,驚醒了衣帽架上的銅鈴,檐角風铎應和着泛起漣漪。
退燒後的肌膚像被海水洗過的石英,每個毛孔都透着冷冽的清醒。
白鹭赤腳踩上老宅的榫卯地闆,腳底傳來外公手作木紋的凹凸觸感。
她繞過蜷在搖椅裡的迹部,幸村枕着《喜馬拉雅地質考》沉睡。
智能手環顯示早上5:23,監測界面殘留着真田最後一次查崗記錄——六分鐘前。
白鹭的拿起博古架上的全息眼鏡,指尖在觸碰到的瞬間突然蜷縮。
鏡腿殘留的仙貝碎屑讓她想起丸井上周胃痛還幫她偷渡宵夜的模樣,而此刻監控顯示真田的查崗記錄停在04:17AM——比規定時間早了113分鐘。
鋼化玻璃映出身後蜷縮在搖椅裡的迹部,少年向來挺直的脊背此刻弓成貝殼狀,挂衣架上的冰帝制服第三顆紐扣——她高燒驚厥時扯壞了。
瞥見護理記錄折成的紙鶴,幸村清隽字迹記錄着每兩小時物理降溫數據。
她将眼鏡卡在亂翹的銀發間,虛拟屏幕在視網膜投射出藍光——海原祭平安京建模的進度條停在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