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長輩也都是從小時候過來的,知道小孩總是覺得外面的飯比家裡的香,也不阻攔,隻要東西幹淨,偶爾吃一點也沒什麼大礙。
出了門,車馬已經備好。兩輛馬車停在門外,三人一輛車,還不算擁擠。
他們都沒帶随身伺候的,隻望山帶了幾個壯仆跟在左右,若遇上什麼事,武力上也不遜色。
林安瀾和林二郎林五郎一車,她上了車,安靜坐着,也不往車外看。
此時已經入冬,天寒地凍,外面沒什麼風景好看。
林二郎閉目養神,坐得卻端正,林五郎掀開車簾子往外看,立馬被呼嘯而來的寒風吹得打了個噴嚏,連忙放下不再看。
沒多久,困意襲來,倚着車廂睡去。
林安瀾倒是有精神,有靜心書齋在,她的睡眠不成問題,見二人都不說話,距離到達縣城還需半個多時辰,便也随便一躺,意識沉入靜心書齋。
反正她人小,躺下也占不了多大位置。
林安瀾剛進入書齋,林二郎就睜開了眼睛,見一雙弟妹都睡着了,面上露出微笑,在林五郎頭後墊了個軟墊,免得路上颠簸磕破了頭;再用毯子給林安瀾蓋上,多出來的圍住她。
做完這些,便又閉目默背文章去了。
林安瀾掐算着時間從靜心書齋裡出來,看到身上的毯子,對林二郎笑了笑,起身坐好。
林五郎也已經醒了,因怕被寒風吹着涼,隻掀開簾子一角往外看。
“到了到了,呃…這是縣城?城門怎麼這麼小?還不如長安城門一半大。城牆也好矮。”
望山在外聽見,笑道:“童山縣城和長安自然沒法比,這城門和城牆也用不着那麼高大寬敞。”
好吧,林五郎對縣城的期待值又降低了一些。
門口有挑擔扛包的人在排隊進城,馬車排在後面,輪到他們時,望山将兩輛馬車的簾子都掀起來固定一旁,這樣守門軍吏一眼就能看到馬車内部情況。
望山經常來往縣城,守門的認識他,見他這次跟着兩輛馬車來,車上還挂着‘林’字,便知這是主家所乘馬車,再一看車内是幾個少年郎并一位小娘子,臉上笑容綻開,和望山寒暄了幾句,便趕緊放行了。
“大郎君,我們是邊走邊逛還是坐車?”望山問道。
林大郎探出頭環顧一周,問望山:“那早食鋪子在何處?”
望山手指前方,答道:“不遠,走上幾步就是。”
林大郎點點頭,說道:“這縣城也不大,若是坐車,隻怕沒多久就走完了,不如我們下車邊走邊逛,看見什麼想買的随時就能停下,也不怕這馬車礙事。”
說着,看向同樣探出頭的林二郎幾個,征求他們的意見。
林二郎見城門處雖空曠,但往前進入街區就有些狹窄,路邊還有擺攤的,馬車停下确實不便,遂點頭附和,其餘幾人也沒什麼意見,六人便都下車。
望山讓兩個車夫将馬車趕到不礙事的地方,給了兩人一人一些錢,買些吃的墊肚子,其餘仆役和他們一起走。
仆役們将幾人圍在中間,尤其是林安瀾,四周圍一圈哥哥,再往外又是一圈高大的仆人,她隻能看到人的腿,外面街上事物,什麼都看不見。
林大郎牽着林安瀾的手,問道:“瀾娘可要大哥抱?”
林安瀾搖頭,說道:“先吃飯。”
此時已經過了他們平時用飯的時間了,即使吃了點心,還是有些餓。
林大郎也不勉強,和林二郎一左一右牽着她往前走。
早食鋪子确實近,沒走幾步路就到了。
鋪面很小,店内隻有兩張桌子,大多數桌子都在外面擺着。
衆人便在外面街邊坐下,點了一籠素包子,按照人頭數要了米粥和豆漿。
都是現成的,很快便上齊了。
仆役們也都另找了桌子坐下,點了吃的大快朵頤起來。
素包子個頭不小,味道也确實好,餓了的幾人隻顧埋頭吃飯,半晌無言。
店家看衆人吃得滿意,很是開心。
這些人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讀書人,都這麼喜歡吃他家的包子,這是對他的認可。
其實他家肉包味道也甚好,但他也不是那沒眼力見的,這幾人身上都帶孝,上前推薦肉包,那不純純讨打嘛!以為他們帶的壯漢是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