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如今的顧徐宣知道,自己當時的錯誤行為讓她錯失了一生摯愛,她是打死也不會說出那樣的話語逼迫自己喜歡的人離開,親手删去他的聯系方式,與他此生不見。
張鑫然知道她的脾氣如此,隻是那時的顧徐宣真的可恨又可氣。他氣她不懂自己的真心,一次又一次将自己從好友列表中删除,更恨她的決然和不聽勸。
隻是兩個人都沒有想過,這一次的好友決裂,真的成為二人的“最後一面”,自此以後再無糾葛。
兩個人的生活再不會有任何關聯。
少時的顧徐宣活脫脫的調皮蛋,幼稚園的時候班上有一個說話輕聲細語的小姑娘,顧徐宣覺得她真的好好看,皮膚白嫩,手指纖細,最重要是她有着顧徐宣相反的好脾氣。
好奇心作祟,她天天搖晃在她的周圍;正義感爆棚,顧徐宣妄想成為她最友好的“女騎士”,保護她不被調皮的男生們欺負。事實證明,沒有什麼事情是堅持做不到的,也沒有什麼事情是磨不動的。
終于,她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但就在顧徐宣傻傻以為自己交到了知心好友的時候。一次偶然,顧徐宣從自己媽媽的口中得知,那個好朋友媽媽并不待見自己。
顧徐宣收回自己的一股腦熱血。擦除自己親手譜寫的幼稚園“英雄事迹”。她曾充滿鬥力地幫老師搬湯桶,卻在上樓梯的時候絆倒自己,不小心打翻自己班級的湯鍋,在其他班級的小朋友美滋滋喝蔬菜湯的時候,全班小朋友隻能喝白開水。她充滿好心,卻總是幹了壞事。好景不長,因為生日月份太小,待了一學年的其他小夥伴畢業進入小學,而她,不得不又讀一年大班。但是,腦袋活絡的她,總能想到新方法“拯救”自己枯燥的幼稚園生活。她開始每天作畫,不論畫的是個什麼玩意兒,她每天都樂呵呵地将自己自認為的“大作”交給自己喜歡的老師和園長。
時間一長,老師們就算不覺得她的畫作優秀到哪裡,也被這個堅持創作的小女孩感動到。于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表彰大會上,顧徐宣實實在在的風光了一把,她拿到了“進步之星”和“繪畫小能手”的獎狀,她抱着獎狀和獎品開心的不行。顧徐宣也曾因為睡覺時不受控制地會轉圈,将和自己一起午睡的夥伴“撞”下了床,聽到夥伴的哭聲後,才一臉呆滞的撓頭。亦或許是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叔叔們看過的港台偶像劇太多。小小年紀的她,就有了暗戀的對象,她借着遊戲時間總和自己的“心儀對象”一起過家家酒,不過這段尚未成熟的感情也在幼稚園的結束落下帷幕。其實,顧徐宣的生活也存在着無厘頭。她曾也有過自己的倒黴事,因為春秋遊可以和夥伴們外出的激動,導緻顧徐宣在那個夜晚數了幾千隻羊也沒能入睡。好不容易進入淺睡模式,已經是第二天的淩晨。别的小夥伴們早早和老師乘車出發,顧徐宣才剛剛着急忙慌的開始洗漱,她緊趕慢趕,抓着早餐就跑出家門。當她和叔叔傻傻看着空無一人、早已緊閉的幼兒園大門,已然明白時間真的不等人,但她還是不死心的問了保安大叔,“叔叔,請問今天是不是春遊?他們都走了嗎?”顧徐宣睜大眼睛,想要得到一個準确的答案。卻聽到一口地道的蘇城話,“是啊,他們早就走咯,你們怎麼回事,怎麼才過來?趕緊回家吧,當放假玩玩賴。”顧徐宣抱着自己精挑細選的零食,安慰自己,“我不哭,我不哭。”可是一想到他們都在快樂玩耍,自己隻能在家吃小零食,雖然心有不甘,但是自己錯過了就是錯過,這是小小年紀的顧徐宣就知道了的事情。
有喜有樂有悲傷有煩惱的幼稚園生活才剛剛結束。因為升學,她來到了家附近的小學,也正是這所學校,讓她遇上了讓她難舍難忘的“白襯衫”男孩,與他糾葛紛紛。
初入校園,按照學區房歸分班級,她與那個幼稚園的女孩又同班了。一年(4)班,共28人,7個女孩,21個男孩。這裡也有那個他。因為大大咧咧的性格,顧徐宣自小就能和小夥伴們快速地打成一片,她認為就算是再不喜歡自己的小夥伴,也能成為自己的隊友。那個時候的張鑫然白白嫩嫩,顧徐宣粗淺的認為,他就像女孩子,所以自以為地将他也劃成自己的夥伴,起了要保護這世間所有美好的心思。那個時候的顧徐宣從未真正了解他。在剛進入學校的前兩年裡,她總是因為忘記佩戴“進校通行證”——紅領巾,而讓接送自己上下學的阿婆破費,漸漸家中積攢幾十條紅領巾。也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多次被請家長,被老師懷疑過智商,讓老師對她“大打出手”。顧徐宣沒心沒肺地過了過着校園生活,幾乎成為了江甯區的“二溜子”,她跟着比自己大幾歲的同小區夥伴們去到好幾條街之外的快餐店飽餐一頓,也熟悉地去到距離自己家幾公裡外的有緣和自己同班級的親戚小叔叔家做客,更是熟練地去到朋友家開的生鮮店,幫朋友的家長吆喝生意,也多次樂于助人,給老爺爺讓座,給拾荒老奶奶買肉包子,自己餓肚子。她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演出活動,也偶然與曾經的“白月光”再度相遇,隻是曾經與自己過家家的男生不與自己同班,也早早遺忘顧徐宣姓甚名誰。顧徐宣總是在一段段自以為是的感情中迷失自我,她對自己跟打鬧戲耍的集體舞搭檔暗生情愫。但,戀愛的萌芽還是被很快扼殺。她為了給家附近的小區留下鮮豔的牽牛花,跑去幾公裡外的花園摘下牽牛花的種子,熱心腸的種植,那個小區至今還能看到蓬勃生長的牽牛花。快樂總是短暫,而後,阿婆的病逝,父母的搬家,爺爺的病逝,小小年紀的她不斷經曆成長的痛擊。她一意孤行地想要和自己的小夥伴同一所學校,卻忘記自己的學區并不在此,無奈分到了其他的學校。所幸,網絡的進步飛速,她搭乘社交媒介的步伐,擁有了班級群聊的她因此要到了班級所有人的聯系方式。也正是此後,他們之間的關系才更加緊湊。
顧徐宣得知自己不能和曾經的同學一所中學,隻好收心,重新開始自己的校園生活。既然是與自己的新同學開始新的校園生活,那麼就從一個新發型開始。單馬尾還是有了齊劉海,就像漢堡還是要和碳酸飲料搭配。顧徐宣即便進入了一所新學校,自己風風火火的性子還是沒有改變,她與欺負自己女生朋友的男生大打一架,還傷心地跑去班主任的辦公室想要調換班級。顧徐宣忘不了當時看自己一臉灰的班主任戲谑的笑容,“你想換去哪個班?逃避能有用嗎?你走了他能不欺負安若南嗎?”顧徐宣擦了擦眼淚,想了想,是啊!就算自己離開了,朋友還是會被欺負,倒不如安安心心繼續上學。道了歉,回了班級,兩個打架的人也和好如初,隻是這時的顧徐宣不知道自己以為的解救對象竟然偷偷與自己的對打對象漸漸交心,互生情愫。
做什麼事情都風風火火,大手大腳的顧徐宣在約定好與異校的張鑫然的第一次見面,竟然是粗心眼的約了自己的女生朋友與自己排排坐的等待與他見面。太久沒見到的兩個人,因為陌生人的到訪,竟然扭捏的不願意面對面說話。張鑫然一股腦地推開快餐店的大門,騎着自行車離開,搖着手說,“下次就我們倆單獨見面你再約我吧!”顧徐宣還在傻傻地追他,想将他介紹給自己的朋友。男生女生心中的想法總是不一緻的,如果當時的顧徐宣冷靜一點,再大膽一點的赴約,就不會造成第一次“約會”的“落荒而逃”了。
雖然兩個人因為相處時間的減少,但是分享生活瑣事和每天固定的閑聊使得他們漸漸變成了彼此無話不說的“網絡好友”。她會跟他說學校小賣部的漢堡雖然有點小貴,但是加熱了最好吃,在餓肚子的時候它會是最好的選擇。也會告訴他,自己在某某班級看到了沒見過的小帥哥。張鑫然總是捧場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鼓勵。張鑫然也會好笑地告訴她,自己在學校裡又碰上了哪個老同學。譬如,今天和顧徐宣的“小叔叔”考試分數的pk、哪哪條路上新開了好吃冰淇淋店、亦或是哪裡的禮物店開業了。
事情的打破是,張鑫然喜歡上了同一個班上的女同學。畢業後,隻有顧徐宣和汪康人進入了一所中學,其餘的同學四散,通通走進不同的校園開展新生活。他告訴顧徐宣,自己好像喜歡上了曾經的同學------汪康人,想要顧徐宣幫忙,讓汪康人也能注意到自己,順便咨詢自己當下在女孩子中最流行的禮物是什麼?有什麼表達心意的方式可以采用?顧徐宣發揮自己的業餘熱情,處處尋找二人的共通之處,是否有相同的業餘愛好。還缺心眼的拉了一個三人群,讓他們快速恢複曾經的同學情誼。每天嘻嘻哈哈的三人分享漸漸變成一個人的聊天。不久之後,汪康人告訴顧徐宣,張鑫然向她告白了,雖然告白的方式有些許滑稽,但是經過那麼多天的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又讓他們像是回到從前,更是對他也産生了别樣的感情。顧徐宣遏制住自己想哭的情緒,卻也真心的為好友激動,她和他真的在一起了。她情難自禁地在第二天擁抱了汪康人,并關照他們一定要好好在一起。因為情緒的波動,秉持着絕不欺負好友男朋友的心,她刻意地減少了與張鑫然的聊天頻率,漸漸不再聊天,将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了學習和生活上。
隻是顧徐宣怎麼也不會想到,在最重要的第三年,她也有了戀愛對象。顧徐宣與他相遇在一輛公交車上,一次相遇是偶然,兩次相遇是巧合,相遇的次數多了,顧徐宣也開始相信這是天命,關注那個偶遇對象。看着他穿的校服,她知道,這是跟張鑫然一所中學的同學,也許他們也認識?她會刻意問問張鑫然在校時有沒有參加什麼活動,成績變成什麼樣了?感情生活是否還與之前一樣?漸漸地,兩人也不再聊張鑫然的事情,變成了這家店新出了什麼飲料最好喝,最近的成績如何。好景不長,顧徐宣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暧昧對象"讓顧徐宣分散了太多注意,還将成績本就一般的顧徐宣拉下水,忽略的太多功課再抓也為時已晚。偶然一次抓包,他們一起購買奶茶被家長發現後,她中斷了與暧昧對象的交往,在父母的監督下,不再與那個男生聯系。她以為自己的生活會漸漸步入正軌,将自己生活上的不如意撒潑式的發洩在了網上。沒和男生真正交往的顧徐宣網戀了。隻是她沒有想過這個家夥改變了她此後的人生道路。網戀對象是在異校的學弟,他會分享自己的生活給顧徐宣,偶爾也會想要二人相見。但,兩人都太過害羞,交往三個月的顧徐宣與網戀對象還是沒有見面。顧徐宣也不會想到這個網戀對象竟是一個戀愛高手,在顧徐宣高考的第一天午休時間,她瞥了眼手機,發現自己被分手了!情緒的波動,答錯的試卷。所幸,她最終進入二本高校,她收斂自己的脾氣,期望能書寫不一樣的人生。
進入大學的第一天,顧徐宣認識了很多朋友。也遇到了很多老友,張鑫然也在其中,他們所讀專業不同,所在學院更是不同。
重新見到老友,顧徐宣有些許的臉紅和尴尬,當初自顧自地思考,朋友有了女朋友就不好再接觸,于是狠心的删除了的好友,又在這一天重新加回來了。在重新刷新朋友動态的時候才得知張鑫然和自己的好友已經分手許久,張鑫然在自己的動态中寫道:再真摯的感情也無法攀登的懸崖竟然是性格的不同,為人處世的不同和城市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