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界外宇宙的高産之糧——馬鈴薯!
為防馬鈴薯碰傷,用了一看就軟彈的雪白厚闆,挖出大小剛好的洞,将其穩穩鑲嵌其中。
看寶箱深度,應該壘了數層。
箱中的馬鈴薯皮肉完整,沒有碰傷破皮。
“善!善!善!”
劉徹三聲喝彩,喊得好奇湊過來瞧瞧的公卿們一驚。
百官之首的丞相薛澤作為代表發問:“陛下可是識得此寶?臣等孤陋寡聞,卻是見所未見了。”
劉吉也和殿中公卿一樣,向劉徹投去好奇的目光,盼望解惑。
被衆人矚目的劉徹,從寶箱中取出一顆馬鈴薯,雙手珍重地捧起,輕撫摩挲。
“此物為界外後世宇宙的高産之糧,謂之馬鈴薯。”
“不生病蟲害,切芽塊埋種,侍候勤勞,可畝收百石。”
漢承秦置,由秦官治粟内史改名的大農令。
職掌國家租稅、鹽鐵、錢谷與财政收支,是後世戶部尚書的先祖。
現任大農令正是鄭當時,聞言驚呼:“畝收百石……六十倍于稷粟麥!”
“這馬鈴薯之巨豐,可六十倍于五谷之糧!?”
滿殿公卿皆驚,不可置信!
想斥責簡直是胡言亂語,但話又是出自陛下之口,天子之言!
寶物來路玄異,寶箱非金非玉。
不曾見過的鎖頭,陛下卻能信手撥開,更是言辭笃定……
今日的一切,都太過玄異,以至于他們不敢輕言決斷。
劉吉跟着驚呼:“畝收百石,還不生病蟲害!這樣高産,堪稱神糧!”
又連連感歎:“難怪夢中聲音言‘濟世至寶’!畝收百石,足以擔當濟世之名了!”
劉徹也想起夢中之言:“然此糧也有缺憾,皮嫩易破,破則易腐,不勝颠簸遠輸。窖藏亦難逾年,唯即收即食。”
“不過,救災濟荒足矣。”
鄭當時已顧不上禮數,也拿了一顆馬鈴薯在手裡端詳起來,确是他未曾見過之物。
他已經信了天子之言,一時激動得手腳顫栗。
仍然不敢相信:“這,這,這竟能畝收百石!”
鄭當時此時的心情,和那晚劉徹的同步了。
“若能畝收百石,其他缺憾都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其他人也都圍攏了起來,齊刷刷探頭去瞧寶箱裡的神糧之種。
大勝拳頭,圓潤水靈,看着可愛得很!
長安二行政長官之一的左内史公孫弘,發揮他會說話的高情商:
“臣恭賀陛下!陛下德行動天,今賜下神糧之種,濟世活民,大漢天下、将再無饑馑!”
公孫弘這一開口,喚醒了還在激動恍惚中的公卿們,随即也齊齊恭賀:“臣等恭賀陛下!”
“陛下德行動天,得賜神種!”
“濟世活民,天下無饑馑!”……
汲黯固然也高興,心底卻不由反駁:
若要天下再無饑馑,唯有清靜少事,無為而治,不興兵戈。
否則便是天賜神種,卻無農夫耕種,也要餓死!
崇尚黃老道學,奉行清靜無為的汲黯,與尊崇儒學,銳意進取的漢武朝,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
劉徹沒有向殿中公卿們解釋,他是如何知道開啟寶箱之法,又是從何得知神糧馬鈴薯的。
就連今日他召來公卿,一起見證劉吉獻寶,也似乎是早有預料。
事情越發神秘了。
皇帝劉徹,似乎也随之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高興過後,劉徹将馬鈴薯放回寶箱,坐回上首。
笑問劉吉:“你獻寶有功,想要朕如何獎賞你?”
前幾日等待有緣者的忐忑心焦,此時一朝散盡。
天賜神糧也已落袋為安。
現在的劉徹很願意厚賞劉吉。
劉吉也知道,豬豬帝一方面對人才嚴峻苛刻,丞相都當耗材使用。但同時,他對人才也是大膽提拔,慷慨封賞。
對獻寶有功的自己,此時必然也是真心實意地欲行厚賞。
對方慷慨獎賞,他卻不好表現得貪得無厭。
“臣侄不要獎賞!”
劉吉開口拒絕,言語誠摯激昂:“臣侄入長安獻寶,本就不是為求獎賞!臣侄是為謝恩而來!”
說辭一如城陽王奏書所寫,他劉吉入長安是為了獻寶,更為了謝恩。
“臣侄本是一無所有的庶人之身,才疏學淺,德行卑微,全賴陛下德政仁愛,王兄慷慨厚義,方才有望列侯之尊、食邑之足。”
“陛下于臣侄,不啻有再造之恩!”
“臣侄萬幸,上天方才借臣侄之手,将賜予大漢和陛下的神糧獻給陛下。舉手之勞,尚不能報得陛下厚恩之一二!”
“臣侄如何能厚顔再要獎賞!?”
系統:【……馬屁精。】
劉吉:【我身上密密麻麻,都是狼灰你貼的标簽。】
【我真的好傷心。】
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