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人生就像不斷的開機殺青
【2022年8月6日 重遇第1天 】
“姐,今兒你狀态真的特别好!你看這皮膚狀态!”
化妝師小陳合作了好幾年,日常妝容都是她在打理,林潇晴很滿意自己今天的狀态,畢竟也是調整了一個多月了。
林潇晴今天起得特别早,今天是項目開機的大日子。
新劇的名字叫《栖凰引》,講的是天道創神的意義,探讨愛與平等自由的故事,主演就是林潇晴和丁寅昊。
雖然開機儀式選在今天,但林潇晴已經提前進組練習武打動作一個多月了。
這部劇裡面林潇晴演的是魔界的王爺秦璃,出身擁有秘密,武力值高,有大量的武打動作。
“雖然我們有能力請最好的後期制作,但武打動作我要求都要真打,從我做起。”
林監制在前期工作布置中已經明确了要求。
“支持支持!我們要做武打動作做好看的仙俠!”丁寅昊在群裡立刻附和,發了一個鼓掌的表情包。
這個虎哥,人在千裡之外,參與度倒是很高。
林潇晴搖頭失笑。
但選丁寅昊做男主倒不是因為他武打好看,這部戲丁寅昊的角色不需要打,他屬于動動手指頭就打倒一片的上古神引川。
也是因為疫情,這部劇從籌備開始就經曆了封城、靜默,大家的行程碼變黃變紅也影響進度,立項一年多才開機。
這不,丁寅昊因為靜默,去滇省錄制綜藝走不了,開機儀式延後,這一個多月林潇晴就在訓練同時調整身體狀态。
因為她上一部戲足足胖了15斤,為了演一個花名叫“胖子”的女企業家。
那個項目幾經波折,中間一度停工,主創解散,又恰逢春節,也是因為林潇晴的堅持,才得以在春節後重啟。
項目停滞,正是半年前的春節前,林潇晴在家休息的日子,然後她離婚了。
制片人和導演找到林潇晴說項目也許要黃時,她覺得每個項目真的有自己的命,不得不信命。
一部劇的制作,從購買劇本版權,改編、立項、選角、拍攝、後期、過審、發行...中間哪個環節出岔子都能功虧一篑。
迎霜傲放方成高嶺之花,用我們的優美的中國話說就是: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論克服困難的毅力,中國人總結顯然更精準優美。
朱娅和柳亦可離開後,林潇晴琢磨了這句話好久,當時她還有半個月要進下一個組。
而上一個戲還沒拍完。
從秋天到冬天,他們已經完成3/4的戲份,資方卻因為過審風險評估後,不願意按合同履行支付,導緻項目停滞。
眼看着春天要來了,他們卻倒在黎明前的黑暗裡。
“杜導,這幾天我想了很多,我覺得我們還是不應該放棄...”想通之後,林潇晴撥通了項目導演杜冬旭的電話。
“這樣,我半個月後要進組新劇,你這段時間繼續推進改編過審的事兒,我一拍完就補拍春天的劇情!”
“那資金問題...”顯然,這是杜導最擔心的事。
“這半個月我去跑跑看,如果有需要,你得過來和我一起,咱們一起努力,推動這個項目拍攝、過審、發行!”
林潇晴實在欣賞劇中女主頑強不屈的精神,從收廢站個體戶做到鋼鐵企業家的發家史,也是千千萬企業家奮鬥史的縮影。
在疫情導緻全球經濟下行的氛圍裡,需要這麼一劑強心針!
和自己監制的項目招商形勢不同,娛樂圈有自己的風向玄學。
一旦一個作品遭到前面的資本差評,不僅面臨降級處理的風險,更有甚者,直接流産。
很多人說,風投行業也像玄學,因此需要營銷,一個項目成功拿到大大超過預期的融資。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項目比對方好,就容易溢價估值,而一旦首輪融資沒有達到預期,後續容易淪為誰也不要的低價處理貨物。
因此,最好取同類型偏低的股價,一點點做起來,要麼重本把營銷做起來。
市場投資尚且如此,何況是無形産品影視投資。
影視投資回報率的不可預見性,導緻營銷在圈内盛行,很多言過其實的項目應運而生。
惡性營銷生成的垃圾項目,導緻後續項目投資陷入吹噓-粗制濫造-虧本-資本愈發謹慎的惡性循環。
娛樂圈既迷信營銷,也迷信玄學,比如說相信有好命的藝人。
很多人說林潇晴屬于這種好命的藝人,幾乎是唯一從普通家庭出身演多年配角,最後跻身頂流的藝人。
婆婆媽媽喜歡她這種好福氣的圓臉,特别有親和力,她的項目招商也會被這種“玄學”影響,畢竟誰都想要高回報。
這種“玄學”卻大大低估了,林潇晴一路走來的魄力!
作為參演,能為瀕臨流産的項目挺身而出,不惜以産生滞銷“壞賬”黑點為代價,換來項目的推進。
這才是林潇晴成為那個“唯一”的“好命”藝人的原因!
“徐老闆,我們一定全力以赴,把這部作品完成好,成功銷售出去,取得發行權的!”
林潇晴大概已經喝了一瓶白酒,徐老闆最爽快,但也很喜歡喝酒。
“潇晴,我不是第一次投資你的項目,你來找到我的時候,和我說這部劇的人物,我覺得你就是女主本人!有這個魄力做什麼都能成功的!我就相信你了!”
徐老闆看到劇本,看到林潇晴時,回想起自己創業時的情景,深深被打動。
這是林潇晴離婚一個月後幹成的事,期間沒有人知道她的感情狀況已經發生改變。
想通了就不再沉湎悲傷,選擇向前走,這已不是用魄力來解釋的品質,準确來說,是擁有迎接人生變化的勇氣。
這種勇氣,也是林潇晴一直在演藝道路貫徹始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