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廠房,如果要靠裝修達人配備能源,那就要整個裝修,那遊戲币的代價就太大了,能源轉換器裡的能源也不夠,必須額外修建發電廠,風力、水力能源用不了,太陽能、光伏也隻能提供部分能源;煤炭和核能暫時是無法想的了,最終還是走上了燒晶石的道路。
那機器開起來,晶石是嘩啦啦的燒,沈羽靈差點沒心痛的暈過去。
還得抹抹嘴角的血繼續起來幹活。
基地裡鋼筋、水泥這些原材料雖然被海水泡過了不能再用,但模闆這些周轉材料,拾掇拾掇還能用,阮臻親自帶着新組建的巡邏隊,這段時間再原基地裡撈了不少,給沈羽靈省了不少遊戲币。
房屋建造工作也同期開工。
雖然這些難民暫時買不起房子,但,還是那一句,得讓基地裡的人都有活幹,都動起來。現在難民區還處于十分原始的狀态,想要他們不惹事,除了強力的暴力機構之外,就隻有讓他們累到每天醒來就幹活,幹完活就去睡,别給她想些有的沒的。
除了工業,農業當然是更重要的。淨化器抽中幾率增加的活動持續了整整7天,沈羽靈直接抽出了14台淨化器·地,26台淨化器·水,就連淨化器·風和淨化器·火都各抽出來2台,不過目前用不上,沈羽靈就把它們暫且放到一邊。
淨化器·水升到三星之後,淨化速度依舊是一分鐘1000噸水,卻多了個分解海水的功能,可以将海水裡的無機物、礦物質析出,生成淡水和各類其他材料,那還有什麼好說的,8台三星級的淨化器·水直接從下方的海水抽水,經過淨化之後,流到了雲海上的人工湖中。
為了多儲存一些水,沈羽靈擴大了人工湖和河流的寬度和深度,原本充滿童趣的涓涓細流變成了洶湧澎湃的江河。
淨化器·地的功效沒變,不過四星級的淨化器·地1分鐘淨化500立方土地,姚廣借着原有的圍堰,又向周圍修建了五個大圍堰,四台四星級的淨化器·地和一台三星級的淨化器·地,每小時可以淨化出約246畝地。
原來的工廠區更名為農業部,蔣星被辭,祝其虹頂上來,這淨化的機器不歸她管,但淨化出來的土地歸她管。
這些淨化好的土地都被送到一片50平方公裡大小的雲朵,用多個田字形的河道将其分成一塊一塊的長條形,外圍是河流,中間是土地,淨化器·水不多,沈羽靈就額外從主雲上修建了一道支流與這朵雲相連。
這麼一片50平方公裡大小的雲朵,上面能有50000畝肥沃土壤的地,以及足夠植物生長的水源。
這樣的雲朵,沈羽靈一共造了10片,它們高高低低的綴在雲海主雲周圍,每一片雲都用雲朵制造的河道頭尾相連,保證了植物的正常生長。
沒有機械,每朵雲都安排了1000人進行耕種工作,與此同時,因為這附近被海水淹沒,輻射含量超标,植物異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每片雲朵都有保衛科安排兩隻10人的巡邏小隊,對田地進行保護。
這10片,50萬畝的土地,其中20萬畝地安排種植水稻、土豆、紅薯、玉米這些高産量作物;10萬畝地用于種植各種蔬菜,還有10萬畝地,沈羽靈打算種上牧草,養一些可以作為飼料的昆蟲,用于後期飼養些白羽雞還有少量的鴨、牛、豬、魚等肉食——雖然沈羽靈肉食供給相對劃算,但既然是150萬人的大型基地,沈羽靈還是希望整個基地能夠自給自足,不需要完全依賴她。
還有10萬畝地,沈羽靈打算種些樹和竹子,作為某些工業工藝的原材料。群星基地外圍的林場也被淹了,總不能一直讓人們用充滿輻射的衛生紙吧,短時間用上一段時間問題不大,長期使用,還是會死人的。
不過淨化器·地的淨化速度再快,攢夠這些土地還是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的,這些都得往後放。
蔣星被丢進了一間還有空位的避難間内,失去了沈羽靈的工作,他現在隻是普通難民一枚,方肇他們的家屬和他在同一間避難間。
蔣星雖然受了不少罪,但看着“兄弟們”的家屬們還想着盡可能的照顧一下她們,沒成想家屬們全然不顧他們自己是蔣星救上來的,把方肇他們的死全怪在蔣星身上,既然偷偷摸摸把人帶上來,那他就有義務保住他們。
她們不敢怪沈羽靈這個下決定的,也不敢怪蔣從容那個親自動手的,更不覺得方肇收保護費、欺負其他人是錯的,可她們的悲傷和痛苦總是要有個發洩的對象,虎落平陽的蔣星就成了她們的發洩對象。
蔣星雖然被家族抛棄,但他的性格可沒變,可不覺得自己欠他們的,雖然沒保住方肇,但不是因為他,她們也得跟着一起死,他明明就是她們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