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的97種快樂》第5條:每次客場比賽後,把酒店迷你吧裡的零食全部打包帶走。
4月12日,歐冠四分之一決賽,拜仁客場作戰曼城伊蒂哈德球場。
這是伍爾夫第一次歐戰首發,多少有些焦慮,場邊熱身時隻能努力原地跑動以保證肌肉不會因為過于緊張而僵硬,但缺少經驗的他接球時沒留神跑到了曼城主場球迷的看台附近,很快就被Booooo了回去。
曼城本賽季三線作戰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主場球迷們大聲唱着歌,渴望球隊在歐冠一往直前。
開場沒多久,伍爾夫就感受到曼城這套陣容的恐怖之處,比賽一分鐘曼城球員席爾瓦就在禁區發起了進攻,雖然并不成功,但很快就打亂了拜仁的後防節奏。
之後的二十分鐘裡,曼城保持着極高的持球效率,反複出入拜仁禁區。中間一度在伍爾夫接應持球時出現無人盯防哈蘭德的情況,險些被打進空門,因此伍爾夫被迫在更多地停留在禁區内不便出擊解圍。
雨越來越大,雨滴順着伍爾夫的睫毛流落,些許模糊的視野裡能看見中前場拜仁艱難地推進,但幾次也無法突破曼城密集的防線。伍爾夫的精神高度緊繃,因為一旦曼城後場攔截到球後,通過後衛的調度與中前場進行銜接,曼城進攻得以迅速向前場逼近,開場二十分鐘内曼城後衛阿克與阿坎基為了控制球權各自在拜仁半區内吃到了一張黃牌。
比賽第十九分鐘,德布勞内在非常靠近兩側邊線的角球區發起傳中,将球送到前門柱,京多安迅速前插接應到位準備射門。但幾乎是同一刻,基米希拍馬趕到回防,一腳将球捅出底線完成解圍。就站在球門邊準備封堵的伍爾夫松了一口氣,與基米希拍了拍掌。
比賽進行到第二十六分鐘,穆西亞拉在曼城球門前低射打門,伍爾夫暗自祈禱,但很快伊蒂哈德球場的歡呼宣告了這次進攻的結局——盧本迪亞斯以教科書式的分腿防守封堵住了球。
但伍爾夫來不及失落,僅僅一分鐘後,球就回到了拜仁一側,羅德裡與德布勞内兩大中場核心也立馬回到進攻中,幾次傳球後,席爾瓦傳中給到處于空擋中的羅德裡,不遠處的拜仁12号保羅?瓦爾納眼見不對沖上來攔截,但卻被羅德裡帶球躲開。伍爾夫能清晰地看見羅德裡附近無人的空間與其他被盯防的曼城鋒線,見他一個轉身,伍爾夫迅速反應過來情況不對,向右側預判性小步挪動。羅德裡一腳遠射足球向球門右上方死角飛速而來,伍爾夫當即飛身而起,單掌将球托出橫梁。
由于慣性,完成撲救後伍爾夫跪落在球門前,很快就被基米希握着手扶了起來,雨水糊住了眼睛讓他看不見曼城球員的失落神态,但主場球迷們的歎息依然使人愉悅。
看着這球的回放,解說惋惜地說:“角度非常刁鑽的打門,球速也很快,但被伍爾夫的驚天神撲推出了球門,如果他的臂展稍微短一些,恐怕就隻能擦着皮球過去了。”
很顯然,今天拜仁後場與中前場的銜接非常阻塞,原因在于曼城在肋部的封堵,隻能寄希望于兩側爆點。可是阿方索一面要盯防羅德裡,一面還要參與進攻,于是給羅德裡暴露出了空擋。伍爾夫和後衛稍作溝通,希望他們能将曼城肋部看得緊一點,随後開大腳将球精準送到對面半場的穆西亞拉腳下,科曼向前接應,但曼城迅速有兩名後衛上前圍堵,球又回到了中場,幾次轉移後被曼城球員攔了下來。
比賽第三十三分鐘,又是德布勞内,在右側傳中。盯防哈蘭德的烏帕梅卡諾跳起後沒能将球頂出,格拉利什迅速擺脫盯防沖了過來,伍爾夫本意搶在格拉利什前用手破壞掉他的進攻,但立馬意識到羅德裡也正在不遠處。為了防止羅德裡後續補射,伍爾夫高高躍起将球頂回了中線附近。而格拉利什躲閃不及則一頭撞到了伍爾夫的肩膀,倒在地上。
“抱歉,你還好嗎?”伍爾夫将格拉利什拉了起來,後者的眼睛顯然被疼痛刺激出了眼淚,但隻是笑了笑回到位置上去了。
直到中場哨響,兩隊0-0回到了更衣室。
圖赫爾立馬針對上半場的情況做出戰略的調整,本來賽前他希望伍爾夫能收縮回禁區以應對曼城前壓的鋒線,但如今後場的情況讓他選擇将伍爾夫解放出來,承擔起部分後衛與發球的責任。
伍爾夫擦着雨水和汗水混合在一起的濕發,向教練點了點頭。
同時圖赫爾對于前場開火的節奏做出了調整,以希望能改變上半場進攻疲軟的态勢。
進入下半場,兩隊在一段時間内并沒有什麼突破。
隻要空間允許,就會長傳精準地将球找到中場球員,向曼城一側發起的進攻逐漸增加起來,兩邊球員多次在對面半場發生沖突。盡管進攻機會增加了,但拜仁鋒線多次嘗試外側長傳攻門卻沒有取得進球。
中間拜仁的兩次角球雖然傳得很好,卻由于曼城密集的防守并沒能突破球門。
伍爾夫能做的隻有不斷發起傳送彈藥,前提是球在己方半場并被控制下來。進入下半場,伍爾夫能清晰地感受到後衛們體能的下滑帶來的防線混亂,面對四漏的禁區,他高撲低救堪堪守住球門不被突破。
但他實在沒辦法責怪後衛門,尤其是基米希在一次角球中為了抗住體型龐大的哈蘭德甚至被撞飛出去,倒在地上捂着眼睛。待進攻被打斷後伍爾夫上前詢問情況,看見基米希在隊醫的攙扶下站了起來,右眼眶紅腫着但依然面色堅定地向他比了個OK的手勢。
比賽第69分鐘,拜仁後衛烏帕持球,還沒來得及給出就被格拉利什搶斷,随後格10後腳跟輕輕一穿,哈蘭德從左側迅速向前持球奔襲。伍爾夫餘光看右側的阿爾瓦雷斯和羅德裡自由跑動時内心警鈴大震,他先堵住哈蘭德的球路,在格雷茨卡和德裡赫特鏟球的一瞬間立馬向左側移動。幾乎是同一時間哈蘭德将球送到無人盯防的羅德裡頭頂,羅德裡随即頭球攻門,到位的伍爾夫立馬跳起将球抱入懷中,生怕脫手漏給面前的阿爾瓦雷斯。
當他站起來時能清楚地聽到小蜘蛛在歎息着。
無疑,這是曼城的一次絕佳機會,但偏偏遇到了伍爾夫。
場外解說看到這一幕感慨道:“今天伍爾夫簡直是拜仁一道屹立不倒的歎息之牆,我們能看見圖赫爾剛剛的驚慌和現在的笑容,如果不是伍爾夫那麼拜仁此刻恐怕已經丢球了。這個球真的是,曼城已經頂到這了,拜仁後防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拿起球,伍爾夫觀察了中場的站位,使出力氣将球抛出,看着它高速穿過雨幕與光線來到馬内腳下。
比賽最後十五分鐘,伍爾夫能感受到後衛門體力的嚴重消耗,但不安感越來越強烈,隻能強迫自己繼續打起精神,必須要将零封帶回安聯。
曼城開出角球,球在幾次争搶後後被拜仁球員頭球向前解開,不料球飛到曼城德布勞内腳下,這位中場大師觀察片刻就将球精準送到禁區内的羅德裡腳下。伍爾夫看着貼身緊盯羅德裡的兩名拜仁後衛,意識到這顆球的角度很難之間由羅德裡射門,而另一側的哈蘭德處于無人盯防的狀态,幾乎不到一秒他就預判了這顆球的發展軌迹——羅德裡頭球給到哈蘭德,而伍爾夫同一時間向左側哈蘭德方向準備封堵。
哈蘭德放低身體射門。
伍爾夫伸腿試圖将球擋出。
球擦着過去的一瞬間伍爾夫已無能為力——球進了。
曼城将比分改寫為1-0。
哈蘭德迅速跑向角球區慶祝,曼城球員們一起跑上去慶祝喊叫什麼的...伍爾夫跌坐在門前,幾乎是氣餒一般地用手重重捶打地面。
場外解說看着這一幕無比惋惜:“就差一點點,伍爾夫顯然已經預判了球路,但他的1米97的個子下盤本身就高,再經過七十分鐘的體力消耗,這顆球差一點就能被擋出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