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山林裡,萬物複蘇,野菜正是最脆嫩的時候,綠油油的荠菜,嫩生生的馬蘭頭,鮮靈靈的香椿……
她摘了一筐又一筐,眼角眉稍都因為這些新鮮的收獲而飛揚了起來。
不止是因為她愛吃野菜,也因為在商城裡野菜回收的價格不低,她挖起野菜來幹勁十足。
這都是她的生存物資,她現在真的是“靠山吃山”了,不過這種感覺真不賴。
她隻需要随時留神關注系統地圖,不要和大型猛獸撞上就行。
用上了地圖以後的出行、打野,她無數次地慶幸自己花了這筆積分。
系統地圖不止可以探測危險,還可以标記一些重要的資源點,簡直是居家、旅行必備神器。
初春的馬蘭頭和荠菜都很水靈,她做了菜包子和菜餃子。
野菜切細,調和香油,撒上一點豆腐熏幹拌上,是和家養蔬菜完全不同的山野風味。
像帶着春天的氣息一般,霸道地占據了你所有的味覺。
熏幹也是她自己做的,從泡黃豆開始,努力了一個冬日,才得上兩小筐。
雖然費時費力,但收獲的成品确實豆香味十足,是市場上見不到的美味。
打下的香椿被她做成了香椿炒蛋、油香椿,保留在空間裡,保證自己随時能吃到這口獨屬于春天的鮮味。
油香椿的做法很是簡單,香椿焯水切細,加了豬油和花生油做的二調油炒香了,撒點細鹽和雞精出鍋。
這一口油香椿,拌上新蒸出來的米飯,不需要其他搭配,就是讓人能想念一整年的好滋味。
就是前世香椿剛上市賣五十元一斤的時候,她也會咬咬牙買上二兩,沾點初春的氣息,更何況現在。
她像是掉進了米缸裡的老鼠,好不歡快。
最讓她感到高興的是——她找到了一大片竹林!
有竹林,那一定有很多的春筍!
她特别喜歡吃竹筍,各種各樣的竹筍相關的菜肴,都是她的心頭好。
掰竹筍是一個特别解壓的過程,飽滿脆嫩的筍子,隻需要輕輕一壓,就齊根而斷,露出白白胖胖的芯子來。
天氣正好,微風習習,陽光暖暖。
她在竹林裡一片一片搜索過去,隻挑那種長大了的竹筍掰,也掰了足足有三個背簍的竹筍,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似的壯觀。
這都是她的勞動成果!讓人看了就高興!
她愉快地決定,一定要隔三差五地來上一次!
除了竹筍,她還找到了水芹菜、折耳根、野苋菜……
在林子裡待久了,她又一直在持續學習,現在已經能認識很多種野菜了。
水芹菜用來做酸菜正好,涼拌折耳根,添點香菜或苦蒜,愛吃的人會贊不絕口,而她恰恰最愛。
苋菜洗淨了,留着清炒就不錯,她炒菜的時候喜歡用葷油,比菜油多了幾分醇香。
除了野菜,春季的山林裡也有很多鮮美的菌子,茅草菌、雞油菌、珊瑚菌……
她這兩月可真是忙瘋了,又要山林打野摘各種野味,又要種地。
不過這種勞累也非常地值得,她的收獲滿滿當當的,空間裡早就放不下了。
品相不太好的野獲被她換了積分,有一部分筍子、菌子之類的收獲被她曬成了幹菜,還有一部分做了酸菜、酸筍之類的腌菜。
除了這些,她也留了一些鮮菜做熟了存在空間裡,保證自己随時都能吃上這口鮮味。
沒有比空間更能保鮮的地方,可惜空間的儲量有限,她也還沒有找到空間的升級方法。
新的菜地和種水稻的旱田也被開墾了出來。
想到自己大概率要長期種地養活自己,她給自己買了一套農用機器,不然這地她這小身闆根本開不出來。
要知道上一年她為了開一塊菜地,差點累歇菜。
但這地即使開墾了出來,現在也依舊是生地,這意味着土地還很貧瘠,所以裡面的小苗長得焉頭搭腦的。
這也正常,開荒并不是那麼好開的,古代一家人為了開幾畝地,能耗盡一家幾口青壯年半輩子。
開坑出來的田地,得好好養護上好幾年才會變成熟地。
好在這些地就隻養她一個人,即使是以現在的出産,加上山林的出産,她肯定也是吃不完的。
菜地裡被她種上自己喜歡吃的辣椒、黃瓜、茄子等各種各樣的蔬菜,把新開墾出的菜地塞得滿滿當當的。
她還在山洞旁種了幾棵果樹,其實谷底也是有果樹的,是小鳥們銜來的種子,是櫻桃、構樹和木瓜之類的。
樹木都長得挺高大,她還在去年秋天吃到了好多果實,小鳥們是好鄰居,沒有啄食她的菜,還給她帶來了新的禮物。
她在谷底意外發現了一大片野番茄,長勢喜人。
春季賞到了一場花會,秋天還有各種果實,她決定對自己的鄰居們好一些,就不去傷害它們的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