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阿娘都給他家多生了一個孩兒了,你爹如今在床上病得起都起不來,不喊你阿娘回去照顧又怎麼辦?”那老頭兒說完,臉上的溝壑越發地深。
“毛豬爺,您放心,這次我們一定幫你把二孃要回來。”一個高瘦的中年男人接過話說。
聽到他的話,那老頭的臉似乎舒展了半分,點頭緻謝的同時,似乎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實在不成,就把大丫兒賠給他家,這丫頭如今都十一歲了,也快能開枝散葉了。”
人群裡一個半大的少女驚慌擡頭,嗫嚅着嘴,淚淹了半張臉,最後卻什麼聲音也沒有發出來。
賣女典妻,窮人不好過的時候,女人一般都是先犧牲來當養料的。
陳倩絮離這群人有點距離,大概是說的事不光彩,這些人說話的聲音并不大。等她走近的時候,這場對話已經進行到尾聲。
她隻能從這些人的隻言片語,猜測一二,她隻有原主的記憶,對這個時代的情況不算了解,因此繃着臉,不敢與人群太過靠近。
這一群人也看到了陳倩絮,這女子面貌普通,臉龐黝黑,雖是女子,身材矮小,卻行動輕巧,看上去身手矯健。
而且看這女子那一身毫無補丁的青色棉布道袍,比他們村裡的秀才還穿得體面,雖不知她的具體身份,卻也感覺不是他們招惹得起的。
懾于她的穿着和那冷厲的模樣,這群人也不敢上前招惹陳倩絮,兩邊倒是相安無事。
最終,陳倩絮雖然有些好奇那小姑娘為何掉淚,但還是為了自己的安全,按耐住了自己的探究欲。
後來她又陸陸續續地遇上兩撥人,但看上去都無精打采的,而這麼些人裡,居然沒有一個胖子,看着都幹幹瘦瘦的。
可想而知,這些民衆今年的日子也不好過。
人都不好過吃不飽穿不暖,那肯定也沒有餘力養牲畜,陳倩絮對自己能換到什麼已經不抱期待了。
她現在隻想找個鎮子之類的打探打探消息,至于更大的城池就不想了。
她雖然不了解這個時代的戶籍制度,但想來大的城池定然需要路引一類的憑證,她現在是個黑戶,還是穩妥一點好。
因為上了官道,道路略微平整一些,她毫不猶豫地下單了一輛山地人力三輪車,這種車要價不高,而且既能騎也能拉貨,穩定性也好,她覺得特有性價比。
在沒人的地方,她就把三輪車拿出來騎上一騎,這速度比她用雙腳走快多了。
除了屁股有點難受,其他的都很好。
騎了半天以後,她終于到達了地圖上标記的一個名叫清泉鎮的小鎮。
雖然号稱鎮,但這鎮子的規模實在太小,在陳倩絮看來,還沒有前世她逛的一些主題公園大。
這鎮上的人煙倒是稠密,賣特産、小吃的,開雜貨店、客店的……
熙熙攘攘的人群裡,小孩的吵鬧聲,大人的讨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帶着生機勃勃的熱鬧氣。
大部分人看上去精氣神挺足,倒是比她一路走好的情況好上許多。
看來在那個時代都不缺富足的人,這裡見不到一點災難留下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