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我比劇透先登基 > 第12章 012

第12章 01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對世家徹底失望了……”王珣口中自語,神色中是掩飾不住的慌亂。

他已經理解,琅琊王氏後來的滅族之禍,其中有一部分,到底從何而來。

若是沒有世家的勸說與制衡,王恭在有人做内應的情況下,勢必能攻入建康,将司馬道子從掌權的位置上踢下來。就算皇帝還是個傻子,群臣一心,永安又有心報國,總比所謂的“内外制衡”好得多。

可現在呢?

當王恭退兵之後,司馬道子也能有餘力收拾那些“内應”,永安作為幕後黑手,勢必要面對天大的麻煩。

是世家将他逼迫至此!

他将來得勢掌權,怎能不報複回去。

司馬道子得了車裂的結局,王珣又會如何?

眼見王神愛看向了他,王珣連忙辯解:“天幕上的情形說得簡略,或許還另有隐情。”

王神愛努力克制住了自己唇邊的一顫,低聲道:“族叔,這話您不該跟我解釋,該跟朝臣還有百姓解釋。”

隐情?他有什麼隐情!若是按照天幕所說,他當時都不在建康,是在王恭的軍中……

若非她此刻還需隐藏身份,是真想掰開王珣的腦子看看,他到底在想些什麼。

但想想先前她召集了北府軍,也沒從琅琊王氏那裡得到軍糧支持,又好像完全能理解這些人的想法。

世家的傲慢啊。

隻有巴掌甩到了臉上,刀紮在了身上,才會感覺到疼痛。

就像現在,先前王珣還因誅殺司馬道子,在衆人面前挺着胸膛,現在卻是半垂着頭,隻擡起一雙眼睛,快速打量了一圈周圍,不出意外地對上了幾張欲言又止的臉,而後像是被燙到了一般,又瞧向了眼前。

他擠出了一句話:“太子妃聰慧,可有辦法憑借天幕所說,找出那位永安大帝?”

“……族叔。”王神愛輕歎一聲,提醒道,“恕我直言,現在誰都可以去幹這個殺人滅口的事情,唯獨你不行。您沒聽天幕說嗎?永安大帝親自體察百姓疾苦,真将永安二字落實到民間,雖還沒說到她到底做了些什麼,但在外頭,怕是已有些聲望了。”

百姓比朝臣更覺天幕是神迹,這是不争的事實。

王珣卻是被天幕蓋章了,一度站在永安的對立面。

若是在這個時候大張旗鼓地尋找永安下落,旁人是會覺得,他如今知錯能改,打算向對方表态以示忠心,還是會覺得,他惱羞成怒,意欲殺人洩憤呢?

還是後者的可能更大吧。

琅琊王氏要名聲清白,就絕不會允許王珣做出這樣的事來。

王珣想跳腳:“誰說我是要滅口的?我隻是,想先知道是何人,方能對症下藥……”

倘若此人已因天幕的緣故逃出了建康,趁勢而起,再不能輕易消滅,他也隻能先為自己多找些保命的籌碼了。

再說了,天幕上的永安大帝還未除掉司馬道子,隻暫時解除了一個麻煩,天幕之下,司馬道子父子卻已伏誅,其中有他一份功勞。那位永安大帝若是個胸襟開闊之人,也不該将未發生的事情怪責在他的頭上。

且慢!說到保命……

他用隻有他和王神愛能聽到的聲音說道:“您先前向太後建議,為防天幕有變,太子暫不登基,也是為了防止,二皇子才是那位天命帝王。但如今,天幕始終不曾透露出永安大帝的身份,反而說了些對我們不利的話,可否……改一改策略?”

王神愛若有所思,已猜到了王珣的意思,卻還是問道:“族叔此話何解?”

王珣道:“讓太子盡快登基,放出消息招攬賢才!”

他語氣急促,任誰都能聽得出迫切:“永安并未起勢,司馬氏仍是正統,他若不想發起叛亂,大可以入朝為臣。太子癡傻,您有急智,不如臨朝攝政,借機聚攏兵權,以庇護王氏上下。”

現在兵權是因太後懿旨,才暫時落到太子妃的手裡,還是不夠安全,倒不如再進一步。

讓王神愛做這個皇後,還是實權皇後!

王神愛當即搖頭:“這算盤打得太響了,建康朝堂上的不是蠢人,怎麼會看不出,族叔推動此事為的是什麼?”

若不是她已知道,自己就是那位永安大帝,都要為自己叫屈。

從太子妃變成皇後,在将來有人改朝換代的時候,危險系數何止翻倍。

他是為了保命,完全沒給她留後路啊。

“可此事是能争取的。”王珣咬牙回道。“他們是晉朝的臣子!”

何況,放眼朝堂,自九品中正制實行後,世家與黔首的差距越拉越大,再經由衣冠南渡,能站在朝堂上、站到天子面前的,有幾個不是世家出身?

永安對世家的失望,難道隻是對王氏嗎?不是的,他們一個也别想逃掉。

他沒有任何一刻要比現在慶幸,王神愛的身上還有晉朝皇室血脈,這讓她代行天子權柄之事,遠沒有那麼困難。

人人都有自己的算盤,他隻是要将其攤牌得更早一些,又有什麼錯。

王神愛的指尖緩緩離開了被戳疼的掌心,明明對于王珣此刻的“知情識趣”很是滿意,還是猶豫道:“……讓我再想想吧。”

王珣真想問一句,她先前決斷分明,無論是請來二皇子,還是意圖誅殺司馬道子,都比旁人反應得更快,為何偏要在此事上拖沓!

但見她已重新凝視着天幕,面色肅然,不像是放棄掙紮的樣子,王珣又振作起了精神。

他也終于從先前的恍惚中聚攏了神思,讓天幕上的聲音鑽入他的耳朵。

【……】

【事實上,王恭撤走之後,處境最危險的人還不是永安大帝,而是支妙音。】

【王恭的撤兵,在這一番運作之下,變成了清君側成功後的順利班師,自然也不必再拿着司馬元顯的腦袋當個信物。念在司馬道子痛失愛子的份上,把頭還他了。】

是了!

遠在簡靜寺的支妙音頓時意識到了這話的意思。

香煙袅袅中的佛寺清修,與頭頂天幕上的朝堂厮殺,似乎完全是兩個世界的東西。但當這位年歲剛過四旬的住持擡眸上望的時候,被天光映亮的,卻是一雙并不安分的眼睛。

“住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