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到嗓子快啞了,氣呼呼地跑到貓咪專用的飲水機旁狂炫了一波水。喝完又感覺累了,便直接趴到吧台處的墊子上,準備睡一覺來消解遺留的怨氣。
顧客們倒對此十分寬容,畢竟可愛的小貓咪做什麼都是這麼可愛。他們跟老闆調侃道:“你是不是壓榨員工了啊,貓員工這是在代表大家罵老闆嗎哈哈哈哈哈哈。”
老闆隻是一頭霧水,轉身問書妍:“你家貓怎麼突然對我意見這麼大?它之前也沒這樣啊。我沒得罪它吧?”
“啊,可能是昨天放假玩瘋了,今天有點不樂意當打工貓了吧......您别在意,應該明天就好了。”
林書妍随便胡謅了個理由應付老闆,腦中仍不斷回放着茉莉前爪彎曲似在模仿人類單膝跪地的畫面。
理智告訴她是她想多了,是她自作多情,可她對茉莉最直接的情感反饋告訴她,她猜得沒錯。
和貓咪同居了這麼長一段時間,很多時候即使不借助交流按鈕她們也能大緻明白彼此的意思了。興許她的猜想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貓咪向人類求婚這件事實在是過于匪夷所思,以至于她不敢接受這個可能。
其實她能感覺到,她的茉莉似乎不是普通的小貓咪。
相處久了能聽得懂人話,并作出回應,這些尚且在“聰明”的範疇,可茉莉不止于此。
它的嫉妒心很明顯,它不喜歡她摸别的貓,也不喜歡她和人走的距離太近;它沒隻把自己當成隻小貓咪,或當成她的毛孩子,它總是竭力想幫她分擔些什麼,它會主動去打獵來喂養她,還會經常關心她餓不餓開心不開心;就連讓它陪她一起去打工,去幫奶茶店帶流量這麼過分的要求,茉莉都能迅速理解并且十分樂意,好像還因為能切實幫到她而發自内心地興奮。
而今天算是茉莉第一次消極怠工,在它的“求婚”被無情打斷之後。
這麼想來,相比于寵物貓或者毛孩子,茉莉好像更想做她的伴侶,能幫她分擔困難,與她并肩而行共同面對生活的伴侶。
林書妍手中搖奶茶的動作不停,内心卻已翻江倒海,這些過于荒唐卻又讓她有些相信的雜念在腦中交織成一團亂麻,理智與感性的直覺拉扯着,不知不覺臉上便染了紅暈。
蓦然間,有幾個科學證明的例證閃入她的腦中,清理了糾結的一團亂麻。
她記得有些實例證明過,确實存在寵物把主人當成伴侶的可能性,某些品種的鹦鹉就是如此。它們會把自己最好看的羽毛贈送給主人,主人收了羽毛,對它們來說則是接受了它們的求愛,若主人在此之後出現讓它們覺得“不忠”的行為,它們會傷心到拔光自己的毛郁郁而終。
所以,茉莉也有可能确實是把她當成伴侶了,并不是她胡思亂想。
那麼,她要接受小貓咪的“求愛”嗎?
有什麼不可以的呢?她原本孑然一身,爸媽走的早,也沒有深交的親人朋友,多年來她已經習慣了與孤獨相伴,能遇到茉莉,并因為它漸漸走出了自我封閉的世界,這已經是命運對她的饋贈了。
萍水相逢的朋友,同事,大多也隻是為利而來的泛泛之交,如今這世上真正在乎她,也許就隻有茉莉這一隻貓了吧。
既然如此,人生苦短,就滿足了它又如何呢?
她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