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名為地豆的花生到了收獲季節,還需要人工采摘晾曬,費時費力,價錢遠不如後世低廉。
但好在過了祁蘭山脈的河南道地勢平緩,擁有大量的平原耕地。
而地處交通樞紐,與各地商業來往頻繁的太康縣也能買到各式各樣,價格相對便宜的貨物。
像花生,芝麻,豆子,糖這些東西,價格都還在楊桃的接受範圍内,并不是想象中遙不可及的天價。
謝濂的賞賜加上陳力給她的工錢,楊桃如今有四百文的本錢。
她狠下心全拿出來,打算趁着端午在即,艾草旺盛,做幾款艾草團子也有個噱頭。
原本做粽子會更應節氣,可粽子難剝髒手,想必外出遊玩的人會嫌麻煩,團子小小一個,更方便入口。
如今的人們也是吃艾草團子的,隻是餡料新意不足,大多是甜膩的糖餡兒,或豆餡兒。
若是對平日不舍得買糖的普通百姓,用比大米快要貴出一倍的江米制成的團子,已經算是較為奢侈的糕點。
可楊桃的目标是那些有錢有閑,來踏青避暑的富戶,這些如同祭祀供品,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點心吸引不了他們。
隻是她本錢有限,目前還做不了其他的,隻能在此基礎上,發揮新意了。
楊桃打算做三款不同口味的團子,微甜口的花生芝麻紅糖餡,鹹甜口的眉豆餡,鹹口的幹菜蘿蔔絲肉餡。
于是她今日便買了滿滿登登的一大堆材料,好在艾草不用花錢,又省下一筆。
每日出城,楊桃都能在路邊田間看到長勢驚人的艾草,她眼饞已久,今天終于能痛快地薅個夠了。
謝淵還不知道楊桃的打算,任勞任怨地給她當雜工。
到了書院,謝淵照常在前院上課,楊桃和陳力兩人窩在後廚忙碌。
豆子和幹菜需要浸泡一段時間,楊桃打算先做甜口的花生芝麻糖餡兒。
柴火竈考驗着人對火候的把控,好在楊桃燒火的經驗很足,花生和芝麻炒得非常完美,她将花生與芝麻砸成小顆粒,拌入紅糖混合。
香味在廚房散開,陳力深深嗅了一口氣,沒忍住嘗了一口餡料。
“好香!這個肯定好吃!”
楊桃正從鍋中撈出過水的艾草,放進研磨的陶缽中,聽到陳力的肯定,她信心大增。
為了成本,也為了減弱一些糯米的口感,楊桃用糯米粉混合大米粉,加入研磨好的艾草碎汁活成面團。
面劑子包裹住滿滿的餡料,沾上油防粘,放在楊桃事先裁好的芭蕉葉上,再上鍋蒸熟。
一個個翠綠飽滿,清新香甜的艾草團子出鍋,陳力顧不上燙,拿了一個就咬上一大口。
軟糯卻不粘牙的口感在他口齒中蔓延,花生和芝麻紅糖混合而成的餡料也瞬間爆開。
清新的艾草包裹着堅果的香氣,醇厚濃郁,咀嚼中還有微微的焦香,紅糖化成糖汁,柔和并不甜膩,幾種味道在口腔中層次分明,卻又完美交織。
陳力看向楊桃的目光充滿了不可思議:“小桃,你這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怎麼能想出這樣的搭配來?”
楊桃用笑容掩飾心虛:“我往日吃青團覺得軟膩,便想着炒香些地豆芝麻,增加口感,陳院衛,你吃着覺得如何?可會甜膩?”
陳力搖頭:“不甜不膩,剛剛好!隻是這又是芝麻又是糖的,成本不低吧?你打算怎麼定價啊?”
楊桃早算好了,她舉起五根手指道:“我想賣五文錢一個,若是陳院衛在外遇到這樣的點心,可願買來嘗嘗?”
“什麼五文錢?”
陳力還沒回答,按時來廚房燒火的謝淵卻聽到了楊桃這句話,一頭霧水。
介于上次謝淵老是想打消她在書院做飯的念頭,楊桃這次先斬後奏,并沒有事先告訴他自己要去擺攤的事情。
如今材料買全了,點心也做出來了,楊桃笑嘻嘻地遞給謝淵一個青團道:“少爺先嘗嘗看這個。”
謝淵擡手接過,見是青團,他沒有興趣,隻是楊桃正滿眼期待地看着自己,謝淵也隻能張嘴咬了一口。
一股醇厚的香氣在口腔中爆開,謝淵驚訝于這個新鮮的口感與香味,細細咀嚼起來。
“怎麼樣,好吃嗎?”楊桃迫不及待道。
謝淵點頭:“好吃。”
“如果我賣五文錢一個,少爺覺得會有人買嗎?”
謝淵懂了:“你要将這個拿去賣?”
“對啊,寺院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少爺覺得他們會喜歡這個團子嗎?”
謝淵沒有回答她的問題,隻是問道:“你為什麼要做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