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爺爺笑,“可不是!我都想着等他大一些了就送他去當兵,正好他九爺爺就在部隊裡……”
“老九他不回來了?”
“不知道,他老領導不知道能不能放他回來,而且吧,他年紀也不小了,妻兒老小也都在村裡,他不回來也不行。”
“倒也是。我看老九還是不想留在部隊裡的,畢竟他那一身本事兒,也就隻有打仗的時候才能用得上了,和平年代還哪裡用得着啊……”
“是啊……”
兩人聊了許久,康時年則将四個竹簍都搬進了西邊的側屋裡,将鵝蛋小心的端出來放在一旁的床闆上,然後才将他們的行李幹糧都整理了一番,該拿出來換洗的拿出來換洗,該攤開來晾一晾的拿出來晾一晾。
比如那些炒米,那是要時不時晾一下,但又不能晾太過了,不然容易潮,可裝在罐頭瓶子裡久了也不行,也會悶壞的。
所以這些就需要他細心一點處理。
等他弄得差不多了,走出來六爺爺已經和郭七爺聊得也差不多了。
郭七爺看着他道,“累壞了吧?趕緊過來坐下歇歇。”
康時年走進正堂坐在六爺爺身旁,笑着對郭七爺道,“不累,還好,謝謝七爺爺。”
郭七爺遞過去一碗水,康時年接過喝了一口,溫熱之中還帶點甜。
六爺爺笑着道,“你郭七爺還特意給你沖了糖水,好喝吧?”
康時年笑着點頭,“嗯,好喝,很甜。”
郭七爺笑笑,擺手道,“等你們回去,我給你裝上一袋子。我家啥也不多,就是不缺糖。”
六爺爺:“你郭七爺是在糖廠裡工作的,這可是好活計,你算是趕上了,難得他這麼大方。”
郭七爺哼了一聲,“好像我往日少了你似的,哪一次你不是大包小包地帶走?”
六爺爺笑。
康時年也笑。
郭七爺也笑了,對康時年道,“一會你七奶奶回來,我讓她給你做好吃的,你先歇歇腳,在我這兒,不用客氣,就當自己家,我跟你六爺爺,九爺爺可都是過命的交情……”
六爺爺點頭,“是啊,要不是我和你九爺爺,他可能早就死了又投胎了。”
郭七爺大笑,“你這家夥,說了幾十年也不膩。知道多虧你,要不然我真的是……也就不僅僅是留這麼一道疤了……”
六爺爺笑着跟康時年說了一下他們之間的過往。
原來,他們年輕的時候在抗倭縱隊裡帶過,還是一個小分隊裡的隊員。
有一次他們小隊執行一個偷襲的任務,結果是倭國人設下的圈套,然後他們就中了埋伏,子彈都打光了,最後直接拼刀子,郭七爺臉上的疤就是當時留下的,差點将他半邊腦袋都給砍了!
要不是六爺爺和九爺爺眼疾手快擋住了對方的長刀,他真的就活不了了。
後來還是六爺爺和九爺爺兩個人背着他跑了整整二十裡路這才逃過了追兵……
康時年聽完很是敬佩地看着六爺爺和郭七爺,“原來您們都在抗倭縱隊裡待過啊?那您們可都是抗戰英雄啊!”
六爺爺和郭七爺都笑了。
六爺爺擺手道,“嗐,那算什麼,當時那個時期,誰還沒打過幾個倭人了?我們和不算啥。”
郭七爺點頭,“就是,那些犧牲了的隊員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這根本就不算什麼。”
康時年心下感慨,他們還真是低調,為國為民做了這麼多,卻并不時常提起,也從不以此自傲,真的是太難得了。
就跟這個時代的許多普普通通的人們一樣,全都覺得為了國家做貢獻是應該的,個人的利益得失,其實并沒有那麼重要。
而且看樣子,他們的軍功也應該不低,但他們并沒有留在部隊裡享受那些軍功所帶來的榮譽,而是甘願回到了家鄉,成為一個個普通人,紮根在鄉村之中,做着他們可以做的工作,繼續為國家而奉獻。
這樣的人,實在是太淳樸,太偉大了!
他們看似平凡,實則每一個都很不凡!
别看六爺爺是做倒販的,可這樣的生意事實上也是在給各個村落的村民們帶去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互通有無,而且,這樣的工作其實是更辛苦,風險也更大。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六爺爺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自食其力,并沒有依仗軍功找國家要待遇,要補助,這才是他最讓人敬佩的地方。
說到底,他們不管功勞有多大,他們都不願意給國家增加負擔。
這才是他們這一代人最可敬的地方。
也是值得康時年學習的地方。
這個世界真的很好,比他前世的那個世界要好很多很多。
國不負我,我不負國!
這才是一個從軍将士一生最為樸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