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無意為難他,隻讓醫生日日過去瞧一瞧,至于韓非暫時不想來上課,那就不來罷。
蒙華等人聽過韓非的狀況,也都很理解他,不過他們到底是秦國人,都不好過去安慰他,隻能等他自己想通了。
芈青比蒙華他們三人的感觸更深,嚴格來說,往父祖輩追蹤一下,除了王離,芈青和李由、蒙華都不能算秦人,但芈青的情況卻又和他們兩個人不同了。
芈青和韓非更像,韓非是韓國王族,芈青是楚國王族。
但他們也有不同的地方,韓非生于韓國長于韓國,他對韓國有很深的感情;芈青生于秦國長于秦國,他對楚國的概念完全是由父親構建起來的。
因此,芈青生出的頗多感觸,全是因為對父親的擔憂。
秦國征服六國的決心很強烈,将來……父親會做何決定?
芈青……又該何去何從?
……
扶蘇的帶領孩子們向父親撒嬌計劃雖然已經定好,但實施卻等了半個多月。
仗已經開打,每天還沒睜開眼睛,就有一堆政務等着嬴政,這會兒将一群孩子領到他身邊,那不是讓他高興的,是讓他煩躁的。
與此同時,扶蘇還意識到了一件事,他必須得離開父親的寝宮了。
這還是有一天在學宮中,他聽到一個小孩兒說他阿母近來晚上都不去阿父那裡,隻在宮裡陪着她了。
扶蘇聽到這話,回憶了片刻,忽然想到自從他在父親宮裡養病,父親似乎的确沒有再召幸過妃嫔了。
忙是一回事,但他不是真的一點兒時間都抽不出來,那就是因為……
“你耽誤了寡人多少事。”
扶蘇當了兩千多年的魂兒和一段時間小孩兒,差點把這個事給忘了,他是得搬回去了,不然父親可太不方便了。
可李映對此顯然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扶蘇不搬才好,最好以後他都住在他爹宮中。
李映異想天開道:“這樣胡亥不就不能出生了嗎!”
扶蘇對此不予認同,并且他不打算就父親和妃嫔生孩子這件事發表任何看法。
扶蘇道:“我在那裡不能痛快地玩手機,而且我還要擔心手機被我爹發現。”
“那确實該搬回來。”李映立即表示了贊同,他也跟着往那邊待了些日子,确實不如待在扶蘇宮中更自在些。
收拾行李時,李映扒拉出來了養殖手冊,他找到扶蘇,問道:“養殖手冊的事還沒給你爹,這個仗究竟啥時候打完啊?”
這會兒秦王滿心撲在打趙國這件事上,扶蘇根本不想拿别的事去打擾他爹。
扶蘇道:“快了,就在過年之前。”
李映掰掰手指頭,道:“那是快了,這都九月中了,按你們的颛顼曆,下個月就要過年了……不是,還半個月過年,宮裡怎麼一點兒過年的熱鬧氣氛都沒有?”
扶蘇微微一笑,道:“再過幾日就有了。”
李映疑惑:“過幾日?”
扶蘇笑道:“過幾日。”
秦國打勝仗的消息很快傳回了鹹陽,寺人宮人們将早就準備好的裝飾拿出來,該貼的貼,該擺的擺,秦宮中很快遍布歡快的過年氛圍。
論功封爵,派官吏去管理……朝中戰後的工作有條不紊進行着。
朝堂上的事與扶蘇無關,他每天除了看顧兩邊的學生和自己習武強身健體外,就是翻出各種各樣的食譜,讓庖廚做了給他爹送去。
嬴政還沒來得及表示什麼,因為近來事多總是被大王留下賜飯的朝臣們卻都被美食将饞蟲勾了出來,回家他們快要食不下咽了。
為了保證朝臣們的工作效率,嬴政隻好多賜了幾個鐵鍋和幾本菜譜下去。
當然,嬴政不是不求回報的人,得了他的賞賜,朝臣們都得有所表示。
于是,過年前後的日子裡,蒙毅掌管的雕版印刷處十分忙碌,王宮的藏書樓中也多了不少朝臣們家中珍藏的典籍孤本。
此事雖是扶蘇無心插柳,但嬴政仍然給他記了一功,并且在年終祭祀時又帶上了扶蘇。
這次朝臣們不再大驚小怪了,他們縱然還在懷疑大公子的所謂神異,但既然大王亮明了态度,他們也得識趣。
當然,扶蘇懷疑這其中也有吃人嘴短的緣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