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的底層老百姓,除了面對徭役、兵役、苛捐雜稅,還要面臨家中賴以生存的土地被人搶走。
而搶走他們土地的,當然就是地主豪強王公貴族這些人。
韓國的王公貴族面對秦軍的鐵騎利刃時,那叫一個唯唯諾諾,但當他們面對治下的黔首時,就是重拳出擊了。
看完韓國的黔首和他們擁有的耕地統計後,扶蘇提議,除了按照戰功該賞出去的那部分地,再将王公貴族剩下的地全部分給韓國的黔首。
此話一出,那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就連上一次堅決支持扶蘇的那批人,都紛紛跳出來反對,其中當然也包括李斯。
秦國強大起來靠的就是商鞅變法所提出的軍功爵制,建立軍功,封爵授田,是吊住秦國上下所有人的那根胡蘿蔔。
打完仗,該分功勞分地時,卻白白給韓國人土地,憑什麼?别說是朝臣們不願意,就是傳到民間去,也會怨聲載道的。
往嚴重了說,扶蘇這話,簡直是在挖秦國的根。
就連嬴政,起初在聽了這個大膽的建議後,都深深皺起了眉頭。
但扶蘇有他的理由。
“阿父你想,黔首的土地連他們自己家裡人都養不活,怎麼交稅?怎麼活下去?怎麼往後再服兵役服徭役?”扶蘇當然不會曉之以情,他爹不會跟黔首談感情,這是個以理服人的時刻。
“阿父,我們不隻要韓國的土地,我們還要人。”扶蘇道。
這番簡單的話打動了嬴政,他是秦王,他以後還會是天下人的王,他和朝臣們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朝臣們生怕黔首搶奪他們的利益,但嬴政并沒有這個顧慮,他隻要有能人可用,卻并不拘泥于有才之人是何等出身。
父子二人達成共識後,由扶蘇率先在朝議時提出,接着就是他們預料之中的群臣激烈反對。
就算扶蘇再三強調會先将地按軍功分配完,剩下才是黔首的,朝中也無一人贊同。
最後還是嬴政出面調停,依據秦法,隻将黔首曾經被奪走的土地還給他們,不許多給分毫。
大王金口玉言,加上秦法的地位,朝臣們很快就妥協了,嬴政除了下旨給颍川郡的郡守,還單獨派了人去協助郡守執行新的土地政策。
扶蘇按照他們父子早就商議好的,又趁機提出,以後再打下别的國家,也要這麼做,才能顯示出秦國的公正,彰顯秦王待天下黔首皆為自己子民的胸懷。
這話不出意外又引起了新一輪的争論,且因為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現下尚未吵出個結果。
嬴政派人去将扶蘇請回來,就是因為這件事。
“李斯遞了個條陳,總算說到了寡人想要的。”嬴政道。
扶蘇接過奏本來看,李斯認為隻聽黔首自己說他們被搶走了多少地,難免會有虛報之人想趁機占便宜,這樣蒙受損失的可是他們秦國,不如定下一個标準,每一個黔首能分上多少地,要由朝廷來定,誰都不能多得,這才算是公平公正,而且還能防止有人弄虛作假。
扶蘇的心情有點複雜:“李廷尉是個聰明人,這麼快他就領會到阿父的真實用意了。”
李斯……他與父親的步調真的很一緻,隻除了最後矯诏那件事。
雖然分地是扶蘇提出來的,但按人頭分地卻是嬴政的主意,不過他沒打算主動提,而是想看看朝臣們的反應。
嬴政将奏本收回來,單獨擱在一處,笑道:“李斯的确很不錯,你這會兒開始喜歡他了麼?”
扶蘇遲疑片刻,道:“李廷尉,讓人不得不喜歡他。”
嬴政聽這話音不對,扭頭看向扶蘇,揉揉他的頭,詫異道:“嗯?李斯這麼不招人喜歡嗎?讓你這麼委屈?”
扶蘇沒忍住笑了一聲:“阿父,李廷尉的能力我清楚,你放心,我不會因為私情左右朝政大事的。”
“大事固然要緊,但你……”嬴政想了想,問道,“還是因為前年的夢嗎?”
父親忽然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這讓扶蘇默默歎了一口氣,他這是一朝被蛇蛟,十年怕井繩,其中原因真的沒法說給父親聽。
扶蘇隻好道:“阿父,我并不是不喜歡李廷尉,我……我沒有喜歡他,也沒有不喜歡他。”
嬴政揣摩了下長子的意思,點頭道:“這倒也不錯。”
君王對待臣下,過于偏愛過于不喜,其實都不好。如扶蘇這般,隻看重能力,倒能稱上一句不偏不倚了。
秦王陛下甚是滿意。
扶蘇想要盡快略過去李斯的話題,便又道:“阿父,我還有一個想法一直都想說。”
嬴政問道:“是什麼?”
“韓國有侵占黔首土地之事,我們秦國隻怕也有,當……”扶蘇的話未說完,就被他爹捂住了嘴。
嬴政用空着的那隻手敲敲長子的額頭,瞪着眼睛道:“傻小子,你還嫌自己得罪的人少,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