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吹過一陣涼意沁身,看着池裡魚兒發現宮女撒下的魚食,相互争奪。
似是瞧不過瘾,伸手接過魚食,時不時向池中撒去。
忽地想起一事,手停在半空,聲音低沉。
“聽太醫回禀,皇姐的帽兒病情又加重了,你挑個日子,多帶些補品去長公主府。
這孩子就是身子太虛,在胎裡不足就落地,帶着一身病根,是個可憐的,也可憐了皇姐。”
心中又多一絲傷感,與對始作俑者的怨恨。
面上卻異常平靜,手掌不由一緊握成拳,半晌慢松開,将魚食遞還宮女。
身邊人低聲回應。
“秦小姐吉人天相,騰越長公主殿下也自會苦盡甘來。
至于那個讓長公主殿下傷心,和傷害秦小姐之人,陛下當真不能原諒她?”
“事情已過,依臣看來,她當時也隻是無心之失,陛下何不嘗試着去原諒她。”
盯着池裡魚兒,未有動作。
“何嘗不想原諒她,也知道她那時還小,但一想到她在先帝生辰當日,因遲到而急馳。
在拐彎處撞到皇姐,孩子也因此受影響,時而心裡不自覺就會生出一股怨意。”
“帽兒早産,出生後帶一身病痛,可憐她小小年紀,就要承受諸多苦難。”
“皇姐為此愧疚難過。
眼看着自己孩子受折磨,她本人也日漸消瘦,每每想到這裡,就是一陣痛…”
看着眼前勸慰之人,前面發絲高挽,露出一張鵝蛋臉,雙眸深邃,唇上隻塗淡淡胭脂。
一串白色流蘇為額飾,後兩側各挑起一縷青絲。
一根細長紅絲帶緊系,其餘則全散開,甚是簡單。
耳上挂着由兩個珍珠串成的長蘇。
身着一身白色絲綢襦仙裙。
衣身與袖皆繡着紅色帶枝梅花,極是好看,腰間系着一抹白色絲帶。
整個人由内到外,散發出一股高貴氣質。
正是自己貼身女官,瞬華。
登基已有八月,前朝暫時穩定。
先帝明皇帝,也就是我的父親,生前為他自己所定谥号。
八月前的一個晚上,他在寵妾劉妃寝宮中用完膳後,倒地駕崩。
享年五十四。
太醫也沒查出死因,先帝男嗣甚少,皇子隻剩劉妃身邊的七皇子。
還有一個身份卑微的八皇子。
八皇子還不到一歲,他的生母隻是個八品管林。
七皇子五歲,加上先帝是在她母妃寝宮,不知明的暴斃而亡,他自然要受牽連。
母妃被定罪,他一并跟着排除皇位人選。
大臣聞言先帝駕崩,紛紛急言商讨,立新帝之事。
當時朝中分為兩派。
一派以劉妃母家父親,劉學士劉遞為首,主張立自己外孫七皇子為帝。
這自然引起,以另一派為首的穆丞相不滿。
穆丞相是先帝忠臣,二十有七就開始跟着先帝。
本來他也不是什麼官家子弟,家裡更沒人在朝為官,就是一鄉野人家。
那年先帝出宮遊玩,無意中結識了當時還是在大街上,賣草鞋的穆韋。
一番交流下來,先帝發現這人滿腹經綸。
對治國,政治等,很有一套見解,先帝當即表明身份。
問他是否願來朝為官,為先帝辦事。
穆韋被先帝帶到宮裡,從最低等小官做起,一步步走到今天,身任朝廷一品大官。
可以說,沒有先帝的賞識與提拔,就沒有今天的穆丞相。
滿腹經綸又怎樣,若是沒有先帝這個伯樂,他又怎會成為耀眼明珠!
如今怕還不知,是在哪個大街上賣草鞋吧。
驟然聽見先帝駕崩,他怎能不傷心。
尤其知道,人還是在劉妃寝宮暴斃身亡時,就更加難過憤怒。
憤怒的對象,當然是劉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