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的對話,也隻是一笑,畢竟侄女像姑姑是很正常的事。
而且對她的樣貌,隻停留在旁人對她回憶叙述中。
齊王妃好似回想起什麼,接着話。
“說起安成,她現在已是東來太後,跟東來先帝育有二女二男。
現任東來皇帝也并非出自她膝下,到底日子過得如何,我們也無從得知。”
“記不清是多久了,妾随爺微服去東來遊玩,想領略一下東來的人土風情。”
“恰巧那天在人群中,正碰上東來先帝坐着辇車,在街上巡視。”
“旁邊坐着的,正是安成跟幾個孩子。”
“先帝時不時側頭問問安成,安成也是微笑點頭回應,可謂是百般體貼了。”
“妾欲招呼,可爺說咱們是便服出行,不必驚動她們,也就作罷。”
龔王妃歎了口氣,輕搖了搖頭。
“好是好,可那東來先帝的年紀實在是……也怪不得,當時太皇太後娘娘跟明帝……”
龔王妃看來,始終還是沒有把那些話說出口。
明白龔王妃的意思。
那東來先帝将近大了安成姑母四十來歲。
做她的祖父都綽綽有餘了!
且這先帝前頭已經死了三位皇後,說是正室實則是繼後。
加上世人都說,這老皇帝有克妻之勢。
祖母當時肯定是不同意。
為了不讓安成姑母遠嫁,以死相逼硬是撐了十天,沒進過一口飯菜。
還是王家人輪番進宮勸慰,才勉強喝了幾口水。
本以為此事就這樣僵持不下。
沒想到十天後安成姑母,主動去了祖母宮裡。
提出自願遠嫁東來和親。
這事還是後來,孟姑姑告訴自己。
燕王妃大伯母,看着龔王妃嬸子,輕瞥了一眼。
“這些話,在陛下面前說說也就是了。”
“待會去了長頤宮,可千萬别說這些有的沒的。”
“尤其是跟安成有關的,免得惹她老人家傷心。”
嬸子也瞥笑大伯母。
“看大嫂說的,弟媳是那等沒有眼力見的人!也是今天年節。”
“大家坐在一起談談往事,回憶一下故人。”
“平常咱們哪有機會坐在一起說這些話,娘娘跟前,我自是曉得分寸。”
不知是不是錯覺,一談到安成姑母,安王妃跟南王妃兩人,瞬間變了臉色。
這才反應過來,今天本是初一。
兩人本應該在王府過年,可還是來了宮裡。
能讓她們如此在意的,也隻有和親一事了。
果然隻見兩人對視一眼,隻是剛要起身上前,就見小莊子将顧盈珠帶了進來。
“臣女顧盈珠見過陛下,公主殿下,見過幾位王妃娘娘。”
大伯母叫了起。
“快起來吧,真是個有禮貌懂規矩的好孩子,難怪陛下要收你為義女。”
“人也是好模樣,莫說陛下了,就連我都想跟郡主多說幾句話。”
她再次俯身行禮。
“多謝王妃娘娘,臣女耽擱太久,讓幾位娘娘,和幾位殿下也陪着等臣女,臣女實在惶恐。”
堂嫂齊王妃忍不住打趣。
“你瞧,郡主隻言,對我們幾位王妃,跟幾位公主惶恐。”
“卻唯獨把陛下排除在外,可見是真拿咱們當外人了。”
見顧盈珠面上微窘,又要行禮賠罪,充都姑母及時開口解圍。
“快别說這些,陛下既然認了郡主為義女,那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收拾好了,這就去鳳藻宮給太後娘娘請安,免得誤了時辰。”
路上一行人有說有笑,澤霖圍在身邊,拉着看這說那好不歡喜。
顧盈珠也在右側靜靜跟随。
走到半道,迎面就看見長頤宮的人,向這邊迎來。
停下步子,就見那宮女快步向前,下跪請安。
“奴婢參見聖上,聖上聖安,太皇太後娘娘說今天是年節,團圓的好日子。”
“可她老人家年紀大了,不耐熱鬧,便特讓奴婢來告知聖上,免了大家的禮。”
“隻讓聖上一人前去長頤宮,與她老人家聚聚。”
收攏了澤霖挽着的手。
“哦,祖母免了大家的禮,隻讓朕一人前去。”
那宮女低着頭再次答話。
“是,這是太皇太後娘娘的意思。”
點頭讓她下去準備。
看着衆人吩咐幾句後,坐上備好的辇轎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