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上海工作的f君分享了這樣一則故事。
雖然故事不是他本人的經曆,在如今卻有感同身受的錯覺,故事來自于f君大學舍友,他和f君同樣在上海工作,在不同的企業和行業,但是由于畢業之後,同寝室的6個人隻有兩人留在上海,他們二人的關系反倒親近起來。
F君的朋友,這裡就簡稱他為L吧,L任職于一家互聯網公司,F君與L都已經畢業将近3年,據F君回憶,L在大學時期,就算不得讨人喜歡的性格。這在學生時代倒是沒有什麼,可是進入社會後,仍然沒有收斂,L能夠找到目前的這份工作,也是因為其能力的确出衆。
L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當然對于其他人就更加刻薄,和他相處了久的人,知道他嘴巴上的那點挖苦人的勁,實際上不代表這個人的心思有多壞。可是陌生人并不會考慮這一點,所以自上學開始,一直到目前的工作,L的人緣都不算太好。
L入職的這家公司,十分有名,對外宣稱是充滿活力,也就是說,滿是年輕力量的一個工作團隊。
L在面試時候富有特色的性格,使得他成功得到上屬的賞識,進入這家公司。
在剛開始工作的一兩年當中,L憑借着自己一絲不苟的性格,赢得了上司的認可,很快成為部門的骨幹員工。
但是L也發現,自己總是容易不自覺地得罪到其他人,因為公司的主旨宣揚有話直說,至少信條是這樣寫的,L在各種場合信奉該理念,說話多少有些不注意人際關系的和諧。
和并不友好的人際關系相對應的是他和上司之間愈發密切的聯系。
L曾經被公司裡負責打掃地闆的阿姨告訴,自己被組裡其他人說壞話這件事。
“L的上司似乎有阻止這樣的現象。”
L的上司是一名看起來十分具有親和力的中年男性,簡單來說,平時L得罪的人都需要靠他的上司M先生安撫解圍。
久而久之,L和m先生之間仿佛達成了某種默契,M先生負責善後工作,而L則是沖鋒陷陣,為自己所在的團隊争取利益,即使說話很難聽,大家對其投以鄙夷之色,L也并沒有察覺到有什麼真正的問題。
f君在和l聚餐的時候,經常提醒他需要注意一下自己在公司中的口碑,因為f君清楚地知道老室友的為人如何,在剛開始工作的前兩年,F君察覺L已經被m先生引導向了某個不太正常的職業方向。
L打心底裡感激m先生平時對自己的照顧,卻沒有意識到自己作為團隊裡面沖鋒陷陣的一員,對其他人并沒有任何号召能力。
至少在那兩年,L在和f君聚餐的時候,都對m先生贊賞有加。
變故在工作兩年之後出現,首先是工作的第1年,因為疫情,其實大家基本是在家中完成居家辦公。
這就使得一些在線上的争議,缺少了現場的肢體語言和表情,L怼起人來,沒有那麼大的心理負擔。
而且l在當時還算是公司的新人,大家說不定看在他是新人的面子上面,多少還會客氣一些。
而随着返工,以及l在職稱上面的升級,他現在多少需要指揮其他人幹一些事情,又或者說是目前他的工作任務不僅限于自己的績效,而是需要監督其他的組員完成他們自己的工作。
L有一次在對自己輔導的新人提出批評的時候,M先生在一邊聽到了,走到近旁,說着不鹹不淡的為新人求情的話。
L本來覺得,這是起到一個紅臉白臉的作用,當時并沒有在意。
但在後來,m先生越來越多的去幹預自己和其他組員之間的溝通,有時候自己不得不去作為一個說壞話的角色。
L并不是沒有想過改變,而是自己處在那個位置上面,隻需要m先生對自己提出一些暗示,自己就不可避免地當做惡人。
“他當時好像是被人束縛在了那樣的角色位置上。”
F君說。
“有一次,他在教導或者說教訓新人的時候,稍微放松了一下自己的語氣,一個和自己平輩的同事走過,居然陰陽怪氣的說了一句,呦,什麼時候L也變溫柔了呢。”
L自己覺得自己和那位平輩的同事,還算是公司裡面說得上話的人之一,被那樣奇怪的話語所困擾,他的臉頰頓時羞紅。
而那一批進來的新人則不約而同的看向l,大家仿佛認為l是十惡不赦的壞人。
L下定決心改變自己,也許是必須要工作了一兩年,才能知道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吧,F君說,其實并不需要刻意維護,隻要注意,不要經常得罪其他的人就行。
F君在職場上就沒有遇到特别多的問題,他認為自己屬于鈍感力較強的人,總的來說就是不太在意其他人的看法。
但像l這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被上司當做槍杆子使用,L雖然不太在意自己有時會刺激到其他人感情的話,卻不是鈍感力強的人,又或者說,L其實對于人際關系當中投射給自己的讨厭情緒,有着相當遲鈍的感知力,但一旦感知到這種情緒,他就會十分沮喪。
F君說,他當時壓力很大,一旦覺得自己身邊的人都在和自己做對,就完全無法全心全力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F君勸l注意自己平時和同事之間的交流,L也照做了,比如說碰見新人,用和善的語氣主動打招呼,對于新人或者其他同事犯下的小錯誤,抱以敷衍或者漠不關心的态度。
至少不要去主動挑其他人的錯處。
L仿佛到了這個時間段,才開始學習人際交往的規則一般。
一開始感到十分的不适應,當然,因為之前自己的無理态度,給自己造成的麻煩是當時最需要解決的事情。
L直到那時,還沒有意識到,m先生也就是他的上司并不和自己站在同一條戰線。
他草率地将自己目前的困境告訴給m先生,M先生裝作十分同情的樣子,但隻要遇到和其他組的矛盾,或者是需要教訓犯錯組員的情況,依然隐約的命令L去出頭指責他人。
L以當時對于人際關系的理解水平,還沒有辦法,既不得罪上司,又不得罪自己的平輩,雖然已經十分注意與其他人交流時的口吻和用語,但身上依然被打上了嚴格不好相處的标簽。
幸運的是,l先生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十分擅長。大概在工作兩年之後的一個時間點,L先生帶領整個項目組,做出了讓公司老闆都滿意的成績,而且因為l先生在會議上十分活躍的緣故,公司的高層多少對其有了一些認知。
L先生也在那個時間段,盡可能地獲取同組人的好感。
就在他以為一切都要按照既定的流程走下去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M先生的兒子,因為車禍腿部受傷,原本先生作為公司的中高層時常請假,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假期過多,M先生不好意思繼續待在管理層的崗位,于是向公司高層提出了辭職。
理所當然的,L先生作為組内能力最強的組員,又在公司高層面前露過臉,因此被任命為預備leader。
M先生在歡送會之前,和l先生促膝長談,他們約了一家酒吧,M先生倒是說的很爽快,他說,自己之前作為組裡的組長,沒有辦法直接和其他的組産生沖突,因此不得不叫l先生打頭陣。
還告訴他,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l先生就不能這麼莽撞了。
當然m先生也親自向公司高層告知,需要讓l接班。
最後m先生在走之前和組内所有組員在一起舉辦了盛大的歡送儀式,M先生在儀式上向所有人介紹L,幾乎可以被認作是組内第一領導人的交替。
M先生送給l一盆發财樹,以及一個财神的門貼紙,M先生親口和L說,做到公司中層的位置以上之後,就不能隻靠業務能力了,當然也不能隻靠交流能力,m先生覺得自己之所以職場得意,還是自己對這種傳統信仰懷有敬畏的緣故。
M先生推薦l将這盆發财樹擺到自己的工位之前,同時将财神貼到什麼地方。
L在經曆過兩年的工作之後,未必全信M先生的話,不過發财樹擺一擺,并沒有什麼錯處,門貼紙則大可不必,他将貼紙收在自己的工位下的抽屜,同時把發财樹擺到桌上。
那之後,L先生每天上午上班總要瞟一眼發财樹,似乎樹葉的茂盛關系到他一天的運勢一般。
“人總是會不自覺地變得迷信,尤其是在到某個年紀的時候,總會相信有某種神奇的東西存在。我想大約也許是三十歲吧。”
F君笑着說,因為L以前是完全的理性主義者,完全沒有任何可能相信哪怕是最輕微的一點的非科學理論,而工作兩年,快速升職到小組領導的位置之後,就開始疑神疑鬼。
“他連到外頭約出來吃飯都會挑選良辰吉日呢。”
L在沒有察覺到的地方深深受到前任領導M先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