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韻捷提供了一段自己小姑年輕時的經曆:
我的小姑一輩子沒有結婚,對她來說好像不怕自己老了之後沒有人照顧。
這個故事是她年輕的時候經曆的一件事情,不過和她一直單身這件事有沒有關系,我就不知道了。
小姑年輕的時候,在另外的城市打工。那個年代,她主要是做美容按摩一類的工作,她大約從臨時工做起,一直做到代理店長的職位,這多半是由于她認真性格的緣故。
離她第一次到那個城市入職過去四年後,小姑也總算是站穩了腳跟,雖然工作經常要做到淩晨,可是收入卻很可觀,所以小姑也不覺得累。
說到工作的時間,小姑有一個一直煩惱的問題,就是淩晨回家一個人走在路上,覺得不太安全。
小姑打工的城市是個不大的縣城,現在也發展得不錯,然而在過去,基本上除了市中心的步行街,其他地方還亟待建設。每次下班,在黑漆漆的小街小巷裡獨自穿行,小姑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小姑為此攢錢買了一台小電動車作為代步工具,這樣子可以繞遠路到更加開闊的大道上,路更遠,畢竟也更安全。
故事就發生在小姑買完電驢兩個月之後,因為過于離奇,時隔三十多年,小姑還清晰地記得事情發生的所有細節:
那一天小姑從美容店下班回家,騎上電動車,按照她之前兩月一直在走的路線開車。
說起這一條路,是從縣城的中軸心往左繞,在縣城中心立交橋的左側行道直行一段時間,然後上到去汽車站的大路。
原本這路線是一馬平川,不存在繞小道的可能——這也是為什麼說會比較安全的原因。
小姑想象中的這條線在買完電驢後卻無法完全實現,從立交橋到公路之間,有一段隻允許機動車行駛的隧道,騎着電動車未必就不能過去,這一點也需要說明,可要冒着被交警随機抽查到的危險,小姑還是決定繞道行走。
這樣就衍生出來一條另外的捷徑。
小姑發現可以通過繞到路邊的小區内,從小區的後門駛出去,穿過一片一側有農田的小道,也可以直接穿行至去汽車站的公路。
她就這麼走了兩個月,一直沒有發現會有任何問題。
那個用來繞近路的小區,叫做三五七小區,住的都是舊工廠工人的家屬,在小姑年輕時,樓裡面住的也早已經大多是老人了。
整個小區内在夜裡看不見什麼行人,老人睡得早,小姑望着身邊一覽無餘的空地,下意識地覺得安全。
至于三五七小區駛出了後門口的那段路,路邊隻有幾幢殘破的平房,小姑記得那一片以前大概還是鄉村,後來城市建設鋪上馬路,仍然住着一些以前縣城的農村人口,随着時間流逝,這些人也大都落實了市裡面其他地區的住房,不過那一塊暫時可能是沒規劃好,所以晾在城市化建設的一角,成為漏網之魚。
總的來說,小姑在當天淩晨一點,一如既往地沿着這條路線行進。
她把電動車騎得相當的快。
因為路上沒有其他車輛,小姑以限額速度在縣城裡的大路疾馳,很快到達三五七小區。
小姑還記得那時候是夏天,到了午夜,天氣沒有白天那樣炎熱,可總還是有一點暑熱的餘氣。
看見三五七小區,她心裡有一種被什麼東西壓着的不好預感。
小姑說,之前也是在淩晨穿行那段區域,但是從來沒有覺得心裡面慌慌的,那裡本來是她在縣城裡熟悉的地區,可是在那一天夜色的襯托之下,整個小區從大門看起來,就是黑黑的。
三五七小區裡的保安亭在那一天也似乎沒人值班的樣子,平時會有兩個保安,一個年輕一些,一個五十多歲,都是男同志。
小姑看着保安亭裡面黑黑的,暗自也覺得奇怪,不過除了這一點,三五七小區的一切如常。
小姑也沒有僅僅因為這點就繞路,她先是下車朝大門裡頭打量了一會兒,小區裡面基本上所有的窗戶都滅燈,這也正常,小姑是一點多鐘下的班,所以等趕到小區這裡換路的地方,就已經差不多兩點,任何夜貓子類型的工作也不一定會做到這麼晚。
她想了想,決定還是走這條路——主要是從小區穿過去,再到後門的那條小路,其實比走隧道的方式還要快。
小姑察覺到有什麼不對勁,可是那種不詳的預感總是一閃而過,小姑也是這樣。
她先是想:不會是有什麼别的事吧?
然後,和所有遇到此類事情的人一樣,沒有被自己的直覺勸服,小姑徑直走進了淩晨兩點的三五七小區。
小姑年輕的時候還不像現在,随處都有一定亮度的路燈為行人保駕護航。
三五七小區裡的人行通道旁邊一直都沒有任何用于照明的設施,過去兩個月,小姑一般都是靠着若有若無的月光,和小區樓層裡面過道燈散射而來的微弱光線,來分辨腳下的道路。
可是那一天是不行的。
那天晚上的月亮被烏雲給遮住,三五七小區裡也意外地沒有任何一家的燈給打開。
雖然多少還是有一點昏暗的光芒,小姑卻也不能夠直接騎着電車闖過小區,因為那樣子的速度,即使是以電車最低的速度閥門,也是有可能因為看不見而撞到東西。
于是小姑隻好兩隻手推着電瓶車,略有些不安地在人行道上向前走去。
小姑回憶中,那條原本隻用橫穿三五七小區的路,變得格外漫長,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在黑暗中人很難估計自己走了多少距離。
因為從小區大門到後門是一條直路,小姑也完全沒有在意,她大步流星地走着。
一邊在心裡面想着今天上班時的開心事,她還是有些害怕現在的情況,不過當時她已經走了有一段路,回頭重新出小區,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小姑心裡算着自己大概快要走出小區了,仔細往周圍一看,卻發現完全不是那樣子:
她當時莫名其妙地走到了一個像是居民樓樓下步行走廊的地方,在黑漆漆的夜色中,走廊附近的草坪上,還有空蕩蕩的兒童滑梯與其他遊樂設施。
如果是在白天看到這副場景,她一定會認為是溫馨的畫面,隻是彼時彼刻,她因為四周沒有任何人的氣息而感到慌亂。
小姑心想:她明明就是一直往前走,為什麼會走到這個地方?
還好,她往背後看了看,在不遠處,穿過小區軸心的正确行人道依舊存在。她并不是來到一個完全無法理解的所在。
小姑覺得應該是自己在不經意間走錯了哪條小道,不停地安慰着自己的心神。
她對她自己說:沒什麼事,想象現在是白天,這些居民樓裡都住着人哩,隻是沒開燈,有什麼可怕的。
抱着這種想法,小姑又重新朝正确的人行道走去。
她小心翼翼地穿過草坪,回到大路中央,小區的後門在晦暗的朦胧月色裡面依稀可見,已經沒有多遠的路了。
小姑心想,她剛才内心有一陣子的慌亂還真是蠻好笑的,于是長舒一口氣,放松地推着電車朝前方行進。
詭異的事情就是在這時發生的——
她正轉頭準備朝前方走去,從整棟居民樓的左手邊,傳來一陣巨大的聲音。
“嗵”的一聲,小姑确信那樣大的聲音絕對會吵醒整個小區的人。
這是隻有重型物體從高處摔落到地上,才會發出的劇烈聲響。
“怎麼啦?!”
小姑在那一刻大聲叫喊出來。
在劇烈的那一聲之後,整個三五七小區又恢複了死一樣的甯靜。
小姑原本的預想是,整個小區的老人家住戶們,應該此刻會紛紛打開燈,跑到陽台上看熱鬧吧。
可是,小姑環顧四周,依舊是一片漆黑,沒有人發出“幹什麼?”的抱怨聲,整個三五七小區的住戶仿佛全部死了一般,就連那些成排的走廊上的聲控燈都沒有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