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過去,四中回到了往常的平靜,大部分學生三點一線地在教學樓,食堂和寝室之間奔波,争分奪秒地準備即将到來的高考。
高三兩個狀元班的狀況稍顯不同,十二月國内大學的自主招生和保送流程逐漸開始,班裡幾乎都在忙着準備資料和到處參加筆試面試。
南楓和甯嘉的目标非常一緻,很早就開始對症下藥地籌備平大需要的保送資料了,相比于高二籌備競賽等待結果時的焦慮的緊張,現在的狀态可要輕松的多。
南楓和甯嘉是學科競賽類保送,許子奇和李木子則是早就在籌備海本申請,四個人各忙各的也算充實。
許子奇和李木子倆人英語成績一直很優秀,但也各有特色,通俗來說應該一個是天賦型選手,一個是環境造就人。
許子奇從小對英語比較有天賦,幼兒園開始就對音樂課上教的英文童謠很有興趣,一聽到英文歌就搖頭晃腦,許子奇他媽蘇晴高興地拍腿,以為兒子是個音樂奇才,雷厲風行地給兒子報了聲樂課和鋼琴課。
結果幾萬塊錢的鋼琴課還沒來得及上就被全額退款,聲樂課也隻上了一個小時人就被接回家了。
許子奇被接走時老師委婉地跟他媽媽說:“子奇或許在其他領域更有天分。”
回家路上許子奇聽着老媽車裡動感的英文舞曲又開始動次打次,蘇晴心想我兒子節奏感多強啊。
等許子奇終于開了金口哼唱起來,他媽被雷得差點原地踩了刹車。
原來她兒子不是音樂奇才,是五音不全。
好在後來還真如聲樂老師所說找到了許子奇在别處的天分,原來許子奇不是對節奏感興趣,而是對歌曲裡陌生的語言感到好奇。
許子奇和李木子兩人從小學起連連斬獲市内省内乃至全國英文演講比賽優秀名次,兩人從小就争個你死我活,誰也看不慣誰,初中時家長們開玩笑稱倆人是“金童玉女”,吃飯吃到一般的李木子拍案而起:
“我跟他是天公不戴!”
許子奇大翻白眼冷哼一聲:“那叫不共戴天,小老外。”
李木子的父親研究生時出國深造,後來常年定居海外,跟妻子姜敏在海外相知相戀,婚後在紐約生下了家裡的小公主李木子。
李木子在美國生活了六七年,語言形成階段裡幾乎浸泡在全英文的成長環境下,于是英文能力自然慢慢成型,熟練程度堪比母語。
八歲時因為姜敏工作調配需要回國,李父也放不下妻小,幹脆一家人舉家搬遷,回了國内定居,那之後四個小孩的發小組合才算徹底完成。
李木子剛回國時不了解國内的風土人情,從小在熱情似火的美利堅生活慣了,見了誰都是沖上去又親又抱,因此還鬧了笑話。
姜敏一家回國後不久三家人終于湊上時間一起吃頓飯,那時候李木子第一次跟三個小男孩見面,甯嘉年紀小比南楓和許子奇矮一些,加上長相多随了母親,水靈靈的乍一看像個小女孩。
李木子一進門就看見如花似玉的“甯妹妹”,過去隻在媽媽和大姨FaceTime聊天時見過的“小妹妹”活靈活現地出現在自己面前,李木子興奮地從爸爸的懷抱裡竄出來,沖上去就給了甯嘉一枚香吻,嘴裡還高喊着。
“Little Cutie!”
甯嘉哪反應的過來,愣在原地癟癟嘴還是沒忍住,哇的一下哭了出來。
小南楓沖上前去安撫哭成花貓的弟弟,有點生氣地朝着李木子叉腰,許子奇也跑上來安慰甯嘉,舉着手裡玩到一半的奧特曼說這個送給你。
李木子不懂甯嘉突然被“強吻”的恐懼隻覺得小朋友沒有接受她愛的互動,站在對面看了一會也哼哼唧唧着委屈地哭了出來。
包廂裡還沒來得及跟彼此叙舊的大人們看着四個古靈精怪的小東西個個笑得人仰馬翻,等到捂着肚子把笑出來的生理淚水擦幹淨了才想起來哄孩子。
後來大人時不時在飯局上提起當年的囧事,李木子大大方方地回應:
“嘉嘉長得漂亮才親他,我也不是誰都親好吧。”
長大以後的甯嘉早已經沒有小時候那麼腼腆,坐在圓桌對面朝着李木子提提酒杯,晃了晃酒杯裡的雪碧:“謝娘娘賞識。”
一回頭李木子也已經回國将近十年,放蕩不羁愛好自由的性格也不知道是随了母親還是本性如此,跟家裡商量後還是決定到美國讀本科,後續要回國讀研還是留在海外發展就看未來她自己的想法了。
李木子和許子奇兩人籌備留學申請的戰線很長,高一分班結束正式決定留學後兩人就開始籌備簡曆到處參加競賽提升背景,接着又是準備語言考試。
苦練雅思口語那陣子李木子一開始精神狀态還算美麗,直到開始閱讀部分的專項訓練,每天都有一股把書劈成兩半的沖動,隻問蒼天:
“美國人知道他們自己講話有這麼多深意嗎?”
“美國人知道自己的談話會被做成聽力、閱讀、寫作素材嗎?”
“美國人能少說兩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