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寒山寺内,原本計劃提前返回滁州的一行人,由于蘇舜欽的懇切請求,又多停留了兩日。他還特地邀請陸郁霧赴他的居住地遊玩一整日。
陸郁霧憑借其深厚的文學造詣和廣博的曆史知識,不僅赢得了蘇舜欽的極高贊譽,兩人更是結為忘年交。此外,她還成功融入蘇舜欽夫人杜氏的社交圈,成為其摯友。
杜氏出身顯赫,其父乃是當朝宰相杜衍,她自身亦展現出大家閨秀的氣質與教養,令人一見傾心。
陸郁霧從杜氏口中得知一個趣聞,原來蘇舜欽自結識她以來,便時常在給歐陽修、梅堯臣的書信中提及這位博學多才的小友,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她的深切關愛與呵護。
陸郁霧雖久居滁州,心中曾有過隐居之念,但此次姑蘇之行卻讓她深刻領悟到“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深遠意義。更意識到唯有将書本知識和實踐經曆相結合,才能真正拓寬視野、豐富内心。
午後,陸郁霧惬意地躺在智性為她精心制作的搖椅上,将從智仙那裡得到的《金剛經》輕輕蓋在臉上,閉目養神。此刻,她的内心一片甯靜,仿佛與世隔絕。
“郁霧小友,此舉似有不敬佛祖之嫌。”一道輕聲的話語打破了這份甯靜。
陸郁霧睜開眼,隻見智仙站在她的面前,面帶微笑地看着她。
他身着僧衣,站在陽光下,那雙眼睛宛如星辰璀璨,令人陶醉。
寺内的小和尚們常言,智仙師兄清冷如神祇,然而在陸郁霧眼中,他卻是一位慈悲為懷、平等對待衆生的高僧。
在開化禅寺時,他即便知曉容顔引人矚目,卻也時常站在解簽處,為香客們親自解簽,用他的智慧和慈悲為衆生指點迷津。
開化禅寺還因此吸引了一大批想要求得姻緣的小女娘,就連住在他們家附近的小女娘,也整日都在說着關于智仙禅師的事。
陸郁霧思緒飄回現實,她故作氣惱地回應智仙道,“若非我之妙計,寒山寺這幾日豈能香火鼎盛?長生牌不斷,齋飯香客亦絡繹不絕。你這般說,豈非辜負了我的一番心意?你們素來講究善緣之深厚,倘若我一日不敬佛祖,豈非就意味着這善緣便輕易斷絕?”
然而,陸郁霧并未得到智仙的直接回應。她感受到的是他輕輕放在她發頂的手掌,那一瞬的觸感如同微風拂過湖面,帶着他溫和的話語,“緣來緣去,皆是天數。即便是善緣暫斷,貧僧也會竭盡全力為你彌補。”
智仙的話語平淡而自然,然而對陸郁霧而言,卻是别有一番滋味。她不由得垂首,悄然遮掩面上難以抑制的波動。
稍許過後,她重新擡起眼眸,望向智仙,面上情緒已然恢複如常,甚至帶着幾分燦爛的笑容,“你當然要幫我補回來,我對開化禅寺的貢獻有目共睹,你身為住持,怎能不庇佑我?”
智仙注視着面前的陸郁霧,今日的她身着粉色褙子,裙擺上的蓮花圖案随着他的動作輕輕搖曳,宛如盛開的蓮花。
他的心中忽然再次湧起莫名的情愫,那種感覺如同初春的微風,輕輕拂過心田。
他嘗試着用撥弄持珠的動作來平複内心的波瀾,然而,陸郁霧的一颦一笑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他無法抗拒這種感覺,也無法壓制心中的情緒。
“住持。”陸郁霧的聲音打斷了智仙的思緒。
他回過神來,看向她。
她似乎有些急切地想要說什麼,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安,“你這個時候來找我,不會是因為蘇公又來了吧?”
智仙微微一笑,安撫她的情緒,“蘇公來訪,乃是佛門之幸。不過你若是不想見,貧僧自會為你回絕。”
陸郁霧聞言松了口氣,擺擺手,“不見不見。你不知道,前日蘇公酒吃多了,言談間提及了歐公、梅公等人,還提到了新政失利的舊事。”
說到此處,她輕歎一聲,繼續道,“我以往覺得為官為政者風光無限,如今卻為蘇公的境遇感到惋惜,也算是領悟到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智仙聞言,心中頓時起了興緻。他知道陸郁霧每每有見解時,總能帶來新的思考。于是,他追問道,“你所說的道理是?”
陸郁霧微微一笑,“太白有詩雲①‘古來聖賢皆死盡,惟有飲者留其名。’清正廉明的官員雖能為百姓謀福利,但古往今來,誰又能免俗于權勢與名利的誘惑呢?誰又能真正地做到以史為鑒、時刻保持清醒與堅定呢?”
智仙聽了她的話,心中暗暗點頭。
他深知陸郁霧雖身為女嬌娥,但卻有着不輸于男兒郎的見識與智慧。她的這番話,不僅道出官場中的無奈與悲涼,更揭示了人性的複雜與矛盾。
他看着她那雙明亮而堅定的眼睛,心中湧起一股敬意與欣賞之情。
陸郁霧與智仙并肩而立,二人位于寒山寺之巅,瞭望台上視野開闊,遠處的景緻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範公力推新政,無懼艱險,意在造福百姓,實現海晏河清之願。其志向高潔,何錯之有?"陸郁霧輕聲感慨,目光轉向身邊的智仙,“紅塵紛擾,若能超脫其中,豈非幸事?”
智仙聞言,沉吟片刻,緩緩道,“貧僧觀郁霧小友亦心懷天下,敢為人先。若能如此,定能流芳百世,為後世所銘記。”
智仙的話引得陸郁霧輕笑出聲,“我豈敢自比敢為人先者?百年之後,世人自會銘記範公、蘇公、歐公之名,又有誰還能記得我陸郁霧呢?”
她轉身依靠在身後的石階上,望向智仙,臉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不過,能來到這個世界,結識衆多志同道合之士,與住持成為知己,已是不枉此生。”
話音剛落,陸郁霧便感覺到智仙的手輕輕落在她的發頂,溫和地拍了拍,“貧僧亦深感慶幸與郁霧小友結為知己,因你之故,貧僧對許多事情也有了新的領悟。雖紅塵多紛擾,但有郁霧小友相伴,實乃幸事一樁。”
陸郁霧目光轉向智仙,問道,“主持之志,莫非在于普度衆生,引領世人脫離苦海。就像玄奘法師一般。”
智仙笑道,“正如玄奘法師那般,貧僧亦期望能盡己所能,弘揚佛法,助世人解脫。玄奘法師乃是吾輩楷模,他将天竺佛法帶至中土,又宣揚中土文化于天竺,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