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原來的印度像非洲一樣,是很多個各自為戰的邦國,“統一的印度”這個概念是英國殖民者提出的。在印度北方有一個遊牧部落,被稱為雅利安人,像匈奴人一樣。公元前1000多年,正是我們商朝時期,雅利安人進攻印度。印度人對雅利安遊牧部落幾乎沒有抵抗能力,就被擊敗了。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之後,發明了印度教和種姓制度,就是為了維持自己種族的血統純正,并且能長期統治下去。所以現在印度人有四個等級,而且原則上相互不能通婚。這套種姓制度一直保留到現在,持續了三千多年。
曆史上印度也有幾個英雄出現,喊着“王侯将相甯有種乎!”,要推翻這種種姓制,但是英雄本人成高種姓了,體會到了嚴密的階級和隔絕的好處,覺得打破種姓制度這事也就算了。普通老百姓的認知中,認為這輩子是低等種姓,吃點苦,積累福報,下輩子就去高等種姓了,害怕造反影響修行,搞的下輩子也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