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學時一個大寝裡有個拿貧困金的女孩的生活。
女孩很瘦,個子也不高,有點黑,家長是出了名的貧困山區。女孩第一天來上學的時候是母親送過來的,能看得出是那種生活特别困苦的婦女,黑瘦,有些駝背,手指粗大。因為我開學去得早,那時候正好在她們寝室串門,幫忙收拾了下,所以印象比較深刻。母女倆一人背着一個超級大的蛇皮袋,蛇皮袋裡從大的被褥臉盆到小的牙膏毛巾都有,衣服并不多,但是一年四季的都背過來了,沒有補丁,但是好幾件都洗了發白了。其他舍友幫助她媽媽歸置打掃,我帶着女孩去辦水卡打水,順便介紹一下宿舍周邊設施。一路上交談中我知道了女孩家裡還有個弟弟比她小6歲,爺爺奶奶也在,原來父親在外面做瓦工母親在家種田生活還過得去,後來父親跌斷了腿人家不收了便也回家種地了,家裡一下子困難起來。本來初中讀完女孩便不想讀了,可是她成績好,高中幫她減免了學雜費又給了生活補貼才繼續讀下去了,這次上大學也是鎮上和村裡發的獎金。
女孩雖然衣服洗的發白,穿着打扮比較土氣,但是她一點都不自卑,她的眼裡總閃着自信的光芒,不止一次提到:“我能上大學真的很幸運,我這一輩子的轉折點說不定就在這兒了。”
女孩申請了助學金,我也不知道是多少,沒過問過。為了有個對比我說一下我當時的消費情況,早餐一杯豆漿,一籠湯包,加一個茶葉蛋5塊,午餐一般一個葷的的蓋澆飯或者面條,6.5塊,晚餐一般一晚白粥,一個肉夾馍或者雜糧煎餅之類的,5.6塊。09年的時候15塊錢可以在我們學校吃的十分飽而且很不錯。女孩吃的是什麼呢?早晨一碗粥,免費,一碟小菜,免費,一根油條,5毛。中午和晚上正常是一碗米飯或者兩個饅頭加一個素菜,米飯3毛,兩個饅頭5毛,一個素菜1.5或者2塊,也就是說她一天的夥食花銷基本在5.5左右。我們大寝12個人一般一起行動的,有時候都怕她吃的那點支撐不了她的小身闆,有時候故意點多一兩個菜,說吃不掉幫忙吃一點,但是她也隻動一兩筷子,而且基本都是夾的素菜。
衣服方面,很少見到她買新衣服,最多的是夏天的短袖短褲,那時候網購還不是很流行,都是在校門外買的地攤貨。她的冬衣基本都是别人穿過的,聽她的話講家裡有個姨媽生活還不錯,表姐不穿的衣服就給她了。我們有時候有些衣服不要了,她也會問可不可以給她,當然也是外套外褲之類的,貼身的衣物她也不會問,我們也就給她了。鞋,隻有兩雙運動鞋,不常穿,正常不下雨不下雪不用上體育課的日子都是穿的她媽媽納的土布鞋,因為我們經常幫她她媽媽還給我們一人做了一雙棉鞋,是真的特别暖和。
日常生活,她原來是不用護發素的,也不用護膚品,洗發水就是那種一大桶超便宜的飄柔。後來因為她的頭發太毛糙了,皮膚到冬天會紅,我們就在她生日的時候集資買了兩套洗護和護膚品給她了,就正常的白菜價也不貴。衣服都是手洗,隻用洗衣皂。我們合資買了洗衣機,她沒有給錢,我們讓她用她也不用,冬天連大棉襖都是手洗,頂多用洗衣機甩一下幹。
女孩也自己打工的,發傳單做家教在食堂幫忙都做過,基本上休息時間在寝室是看不到她的,我們寝室11點關門熄燈,她正常都是10.30到寝室,然後飛速洗漱搞好内務就睡了。
她人真的很好,大寝公用一個洗手間,就是一排蹲坑那種,她從來沒有讓我們打掃過,大學四年都是她打掃的,我們要打掃她還不樂意,她們寝室也比我們幹淨,因為她打掃地特别仔細。打熱水也是,她去之前會問一下其他人要不要,然後能拎幾個拎幾個。我們有時候一起去大超市采購,她會主動幫你拎重的東西。
我問過她的,你自己也打工,學校也有助學金你還有獎學金怎麼還舍不得吃一點好的。她跟我說,她還有弟弟要上學,爸爸的腿到了陰雨天就疼地厲害想讓她爸爸去看一下,爺爺身體也不好,她每個月都隻留很少的生活費,其他都轉回家了。她說她已經考出來了,命運也變了,她希望她的弟弟也能考出來不要在窩在那個山溝溝裡或者隻能出去打體力工。
我真的真的很佩服她,從她身上一點看不來那種因為出生而産生的怯懦和自卑,她特别正能量,在我們學習偷懶的時候會督促我們,自己将每一分每一秒都壓縮到極緻,每天都在為生活而奔波還年年拿獎學金,該考的證一個也沒拉下。現在她定居在一個新一線城市,一年一年往上爬,收入已經很可觀了,當然也十分辛苦,加班出差是常事,偶爾也會跟我吐槽公司太不人性化了,但是對待工作還是很有激情。聽她說弟弟也考出來了,雖然沒她成績好,但是好歹也是個本一,弟弟也很上進,自己打工拿助學金,她的負擔一下減輕了不少。最近一次跟我聊天是說同事介紹了對象,相處地還不錯,如果不出意外這兩年應該會結婚。我由衷地希望她幸福快樂。
幾天沒上來,沒想多這個回答收到了如此多的關注簡直受寵若驚。評論我看了,謝謝大家的祝福,女孩不玩知乎微博,我截圖給她看了之後她很開心也很訝異,說沒想到自己的經曆會得到這麼多的祝福,很感謝大家。
也有人說文不對題,是的,确實是文不對題,隻是看到這個題目時,我不自覺就想把女孩的經曆寫下來。腦子裡面想的是,為什麼女孩拿了助學金連個葷菜都舍不得點,而有些人居然拿助學金去買一些非必需品還理直氣壯。我一直認為助學金的意義就是幫助家庭極其困難的學生能夠繼續學業,不用因為生計而棄學,拿着助學金去買漢服我不能理解也不能苟同。
有人說一個班的助學名額是固定的,你不申請别人也會申請。大一的時候我們班班長申請了,那時候他用的諾基亞e63,大部分同學都是普通的按鍵手機,oppo索愛三星之類,e63真的算是很高檔的手機了。他申請了,錢也拿到手了,我們知道後自然疏遠了他,我和他在院學生會一個部門,後來部長競選時我是沒給他投票的。他是沒什麼損失的,該怎樣怎樣,該多了一筆錢供他使用,最多就是我們背後指點以及不屑,對他也沒什麼影響。倒是你良心真的過得去嗎?良心不會受譴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