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子哥你考慮看看,這事兒不急,而且到時候一切有我呀!”
陸岑川改了語氣,又有楊橋在一旁撺掇,很快安撫了甯子心中不知所措的忐忑,答應陸岑川會好好考慮。
“不過這事就先别跟其他人說了,我這八字還沒一撇呢,說出來渾身都難受。”
“你這還叫八字沒一撇!你這八字的撇也太長了!”
無視楊橋的白眼,陸岑川隻看甯子,而甯子果然在陸岑川殷殷期待的眼神中點頭,十分認真的應下了。
無論八字有沒有一撇,提前跟甯子提出這事之後,陸岑川就帶着楊梁進城裡鋪子去。實地測量尺寸之類,楊橋本着看熱鬧的心态一同去了,但隻抱着阿越閑逛,還叫陸岑川在本就不大的小院子裡移一顆樹,說這樣能添幾分景緻。
陸岑川:“……”景緻……
拒絕在窄小的工作場所談論什麼景緻,趁着楊梁在鋪子裡比量,陸岑川去王家攤子上轉了一圈兒。
果然他們也是沒想好,但有了甯子的對照,陸岑川已然在心中又放寬了日期,所以也不太着急。本來想着等鋪子上弄的差不多了再來計較,王小唱倒是給了個更加臨近的期限,
“等十五元宵燈會之後再給夏姐姐答複,可以嗎?”
小姑娘水盈盈的眼睛有些小心翼翼的可憐,陸岑川沒有道理拒絕,點頭同意,就叫她歡天喜地起來,恢複了一些往日的活潑,拉着陸岑川的手跟她說往年正月十五夜市的熱鬧。
說起夜市,去年七夕陸岑川就想參一腳,結果不巧遇上大雨,之後半年也沒什麼合适的機會,如今聽王小唱說起,倒是又叫陸岑川動了點心思。随即提議到,
“不如十五這天就試試往後我店裡的分成方法,如何?”
王小喊有些抗拒,但考慮過後,還是略帶踟蹰的點了點頭,問陸岑川想賣什麼樣的元宵。
陸岑川卻并不太想賣元宵來着。
十五這天,滿大街賣元宵的攤子多了,專門販賣的湊個熱鬧的,像裕豐樓之類,還會特意準備賞燈宴,應景的元宵更是五花八門。陸岑川不願費力去蹚這個渾水,正好家裡還有過年時候剩下的米酒,便準備賣個桂花酒釀圓子。
酒釀圓子好像也是本地沒有的吃法,經過解釋,明白就是本地的甜酒煮實心元宵之後,王小喊就不太相信這東西會好吃。而消除懷疑的最好辦法就是直接做來吃吃看,甜酒還是有挺多人家會做的,王家也有,但大概是發酵的時間比較長,比陸岑川做的酒味兒濃厚一些。
陸岑川直接動手煮了一鍋,白胖的圓子和米粒挨擠在甜甜的酒湯裡,泛着瑩潤的水光,朱紅的枸杞和澄黃的蛋花點綴其中,端在手中一股清甜的酒氣,淡淡的輕輕的,還有繞着鼻尖的桂花香,一碗吃下去,從嘴裡到胃裡的妥帖溫暖。
吃完了對好吃與否再無疑慮,隻是王小喊又有了新問題:到底怎麼把雞蛋在甜酒裡煮成纏繞的絲狀的?
要是之前他肯定立馬就問了,這時卻有些猶豫。今時不同往日,若是以後真在陸岑川手下做事,那有些關鍵之處,還是顧忌一些的好。
經過這些天的思量,他心裡其實有些動搖。比起現在兩家單純的相互抽成,顯然他們支撐鋪面,陸岑川打理運作,這樣的合作能叫他們的關系更加穩固牢靠。
而且雖然說起來是他們一家被人雇傭了,但那樣豐厚的條件,還有這半年來對陸岑川的信心,真的很難放棄這樣一張擺在面前的大餅。
酒釀圓子的做法實在也不算難,陸岑川見他沒什麼要問的,以為已經學會了,就把當天的事情又稍作商量,确定之後便同王家幾人告别。
考慮到十五那天自己也要全程呆在夜市上,大半夜回家就有點兒麻煩,陸岑川想着不如把鋪子裡的屋子收拾出來一間,将就住個一夜。楊橋得知之後嫌她沒事兒找事兒,
“那天我們也要進城來的,等你一陣把你捎回去不就好了?用的着你這麼胡亂對付?”
又到,
“要真是拖得太晚,二哥家裡還能沒個住你跟阿越的地方?”
陸岑川想想也覺得有點兒自找麻煩,但遇事首先從自己就能解決的辦法開始着手,也不是她的錯嘛,胡攪蠻纏的把這個話題揭了過去。
轉眼便是正日子,楊橋果然依言把她跟阿越捎進了城裡,因一大早就來了,還在楊路家裡蹭了一頓午飯。
小錦兒聽說陸岑川今天會在夜市上擺攤,平日裡就跟她玩兒的好,這時便歡蹦亂跳的要跟她一同去。卻被楊橋拿出的一盞小小的燈籠迷住了眼,暈頭轉向的就放跑了陸岑川,颠颠兒的去跟母親獻寶。
“走馬燈?”
楊路看着弟弟用個小燈籠忽悠女兒,一眼就瞧出了裡面的機關,卻不說破,等小姑娘跑走了,才慢悠悠的問到,
“又是玲子做的?”
“可不是?這糊弄人的東西,我可不會做。”
楊路哼笑了一聲,沒再追問。
糊弄人的走馬燈不止給小錦兒做了,石頭也有,另外還有一盞便是特意做的招牌,被陸岑川帶到了王家的攤子上。
她到時王家的攤子上早有些食客,雖說燈會夜裡才開始,下午已經有賞燈逛夜市的人群漸漸進城,擺攤的商販們也都早早的開了生意。
臨近晚飯的時候,大大小小的攤子上便都開始迎來送往,茶樓酒肆更是客滿盈門,四周圍的燈籠們在夜色中一盞盞被點亮,溫暖的燈光連成一片,向各處綿延。
陸岑川便把那走馬燈也點了起來,跳動的火光中,裡層畫了鬧元宵圖案的棉紙緩緩轉動,在外層燈紗的映襯下,有些明明滅滅的朦胧。
王小唱年紀太小,王大娘不放心她自個兒去逛燈會,所以每年都隻能在自家攤子上幫忙,遠遠的看一眼各色的燈彩。今年自家攤子上竟有個新奇的走馬燈,就叫王小唱圍着轉了好幾圈,眼中全是垂涎。
等聽陸岑川念了燈籠上的幾個字,還哼哼唧唧的小聲嘀咕,這麼好看的一盞燈,怎麼能在上面寫菜名呢?
“一點兒也不相襯!”
陸岑川聞言哈哈大笑,王小喊跟王大娘也跟着笑,惹得小丫頭一陣羞惱,鼓着小臉兒改了說辭,
“不過這樣就能招攬來更多客人了!我都知道!這燈才不是為了好看呢,哼!”
這倒确實是陸岑川做這盞燈的用意,不過她也不覺得加上字這燈就變得不好看了,為了叫秀才郎在他得意的畫作上加上這“勢利俗套”的六個字,還舍出了一碗魚肉丸子呢,特别的好看。
夜色完全籠罩之後,遊燈的人群漸漸擁擠,被王小喊評價為不正經元宵的小圓子們,格外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當個甜品,吃個新鮮,食客們一撥撥的輪換,為了夜市人多特意加了兩張桌子也完全不夠坐。好在有之前中秋涼皮的盛況給王家人做了榜樣,食材準備的足夠,王小喊跟陸岑川兩人輪番上陣掌勺,王大娘跟王小唱忙得沒有一刻空閑,才堪堪抵擋。
煮到不知道第幾鍋,陸岑川擡頭看了看仿佛沒什麼變化的人群,默默擦了把汗,心說好在買了鋪面,明年能應付的輕松一些,至少不用跟顧客們擠在一起。
正想着,人群中傳來熟悉的歡笑,小錦兒坐在楊橋懷裡,老遠之外同她招手。
陸岑川也伸長手回應,然後招呼是打了,想過來卻沒那麼容易。看着楊橋懷裡抱着一個手上還要拽着一個,雖然有寬進幫忙,然而一點兒也抵禦不過人潮的湧動,好半天才被沖到陸岑川面前來。
見有人來找,王小喊體貼的跟陸岑川換工,但座位是真騰不出來,隻空出一隻凳子。楊橋趕緊叫他們别忙活,
“兩個小的非得來看看你,這下可看到啦!”
說着戳了石頭和小錦兒一人一指頭,也沒使勁兒,戳得兩個孩子一歪頭,捂着腦門兒大笑起來。跟陸岑川草草說了幾句話,小錦兒跟石頭也就是想來湊湊熱鬧,如今熱鬧湊到了,燈也看了,新鮮吃食卻沒法兒吃,頓時都無趣了起來,惹得楊橋又是一人戳了一下。
沒想到食客竟然能這麼多,楊橋說到,
“我給阿越也帶回去吧?你這忙起來哪兒顧的到他?”
顧倒是沒問題,雖然忙,但他們分工明确,并不慌亂。不過這真是不知道能忙到什麼時候,陸岑川就問阿越願不願意跟楊橋回去。阿越表示不要,不但不要,還朝楊橋伸手,叫他也留下來。
“你留他幹什麼?”陸岑川好笑。
阿越小手一指,認真到,
“人多。”
以為他是說路上擁堵難行,陸岑川捏了下他的小臉兒打趣到,
“真會心疼人!”
楊橋卻順着阿越指的方向一看,摸了摸下巴,
“可不是會心疼人嘛。”這小家夥兒指的明明是王家的攤子好麼!
不過叫阿越這麼一提議,本來已經準備乖乖回家的石頭和小錦兒,也表示要跟叔叔姑姑一起看攤子。
這三個小人兒捆起來都不超過十五歲,全留下來還不夠陸岑川操心的呢,不顧那祈求的眼神斷然拒絕,惹得他們一陣歪纏。
倒是王大娘看這兩個孩子活潑可愛,好不容易過來了,卻連口熱乎的都沒吃上,怪舍不得叫他們失望的,就到,
“要不這樣,後面的小街穿過去就是大娘家,我這兒盛幾碗酒釀出來,夏姑娘你帶着他們去家裡坐一坐。”說着也不讓陸岑川拒絕,
“小唱也忙活半天了,跟你們一塊兒回去,也偷個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