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雲舒深吸了一口氣,壓抑着内心的情緒,本不想與甯向晚起争執。
眼前的甯向晚,還是和三年前分手時一個模樣。
一頭深棕漸變墨黑的長發高高束起,碎發被黑色發夾整齊地固定在一旁,盡顯利落,方便她行動。
小麥色的肌膚上,眉骨處那道淺疤依舊清晰,素顔的臉上隻塗了防曬霜。
右耳的單枚銀質箭矢耳釘在燈光下閃爍着清冷的光。
此刻的甯向晚身着執勤裝,戰術背心搭配着修身的防彈衣,定制暗袋裡妥帖地放着現場記錄本和毒理試紙。
工裝褲側縫嵌着的反光條,在夜間能起到明顯的标識作用,褲腳穩穩地塞入軍用短靴中。
左腕上換了塊登山手表,帶着氣壓計功能,能精準判斷密閉空間内的氧氣量。
甯向晚看向顧雲舒的眼神依舊冷漠,言語間還帶着刁難的意味。
顧雲舒對此早有預料,她平靜地将重新修訂過的屍檢報告放在甯向晚面前,上面清晰地标出了離職老張報告中錯誤的地方。
甯向晚伸手拿過屍檢報告,上面赫然寫着:
陳婷案二次屍檢報告(修訂)
案件編号:CT-20200615-RE02
法醫:顧雲舒
一、張明德原報告緻命漏洞
1.屍體溫度僞修正:
聲稱直腸溫度受“空調制冷影響”降低0.8℃。
推翻依據:
現場空調日志明确顯示案發時段為送風模式,并未開啟制冷功能。
通過肝溫梯度模型分析得出,核心體溫驟降曲線與4℃冷藏環境下的特征相符,并非自然降溫所緻。
屍體表面皮脂酸敗度(AV值1.8),這一數值與冷藏屍體的腐敗特征高度吻合。
2.窒息征象誤判:
原報告将液壓裝置壓迫頸部所形成的環形淤血,錯誤地判斷為浴缸邊緣壓痕。
推翻依據:
經三維生物力學模拟顯示,舌骨大角骨折方向與液壓活塞運動軌迹完全匹配,誤差小于0.3°。
在頸部皮下出血區域檢測出了聚四氟乙烯微粒,這與液壓裝置密封圈的成分完全一緻。
3.毒理檢測缺失:
原報告未對指甲床殘留的二甲基汞進行檢測。
新增發現:
小腦汞含量為0.41μg/g,超出緻死量的3.2倍。
汞同位素δ???Hg=-0.78‰。
二、關鍵複檢數據(修訂)
死亡時間推定21:34±1h 15:22±10min胃内容物胰蛋白酶衰減速率模型(誤差±3min)
直腸溫度修正依據"空調制冷"4℃冷藏環境(監控視頻+屍體肝溫梯度)钋-210衰變校準+屍體ATP酶活性檢測
舌骨骨折角度無記錄左偏27°±0.5°微焦點CT掃描(分辨率0.1mm)
二甲基汞分布未檢測延髓濃度峰值0.38μg/g ICP-MS聯用激光剝蝕技術
三、環境溫度反演
1.空調數據解密:
案發時段空調處于換氣模式,出風口溫度為28℃,而屍體所處環境溫度為31℃。
通過對冷凝水同位素檢測,δ??O=+5.3‰,有力地證明了當時未啟動制冷循環。
2.屍體溫度場重建:
屍體左髂嵴處檢測到局部低溫區,溫度為14℃,這與接觸式冷藏闆留下的痕迹相符合。
肌肉糖原分解速率為0.12μmol/g/h,與冷藏屍體的代謝模型高度匹配。
甯向晚怒氣沖沖地将屍檢報告重重摔在辦公桌上,紙張帶着淩厲的氣勢擦過顧雲舒的袖口,瞬間劃出一道細痕。
那“啪”的一聲,仿佛是她内心憤怒的宣洩。
“死亡時間21:15?顧法醫,”甯向晚的聲音尖銳,充滿了質問的意味。
“陳婷的直播間彈幕記錄顯示,21:20分還有觀衆看到她眨眼!”
她的手指用力戳向屏幕,關節都因用力而泛白:“你說說,死人怎麼可能直播,你的這份報告,難不成是在寫科幻小說嗎?!”
顧雲舒不慌不忙地摘下乳膠手套,冷光的映照下,她的指尖微微泛青。
她的眼神銳利,直直地迎上甯向晚的目光,毫不退縮:“眨眼不過是屍體痙攣的神經反射罷了。你母親當年爆炸案也有同樣的現象,怎麼,需要我去調檔案來給你科普一下嗎?”
聽到母親的案子,甯向晚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像是被人揭開了最不願面對的傷疤。
她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這些數據張法醫為什麼不寫進報告?你又怎麼能保證你的說法就是正确的?”
顧雲舒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緩緩翻開附錄頁,一張張顯微照片如同鋒利的刀鋒在兩人之間展開。
她一字一句地說道:“首先是矽藻悖論:‘浴缸水的矽藻種類是淡水菱形藻,但死者肺部檢出的是海水圓篩藻,很明顯,有人事後僞造了溺亡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