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行置之不理,将廚房的肉掃卸一空。就吃這一頓了,什麼稀罕的吃食都往盆裡揣,三個人,一桶兩盆,木桶足足有半人高,廚房之人無不顯露驚愕神色,敢怒不敢言。
周山行三人耀武揚威的端了四趟,做好的沒做好的都往小院拿,頗有一種窮親戚進城打秋風的錯覺,一邊拿一邊感歎,“啊呀,太有錢了,這東西一看就是有錢人吃的”
廢話文學來自于小乞丐。
江愈和他相比有文化的多,「仿佛身臨桃花源記,吃食如此講究。好!吃!」想是這樣想的,但他一句都沒有說出來。
無他,
江愈陷在食物的香味中,将自己交給了美味的羊肉燒餅,從頭到尾嘴裡鼓囊囊的,東西還得是熱乎的,少吃一口都是對食物的不尊重。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周山行也對這美味贊不絕口,他和江愈用同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歡。
木桶裡挂着搖搖欲墜的幾籠高高的燒麥,擡起頭就能咬到。胖嘟嘟的大盆裡堆得紮紮實實,不多的饅頭放在裡面擠得都看不出原來的模樣了。
江愈一把子力氣扛起紮實的盆,眼裡滿是對未來的向往。
“今晚是主要吃肉的!拿這麼多饅頭幹嘛?”小乞丐一臉震驚
江愈猛的回神,自己竟然裝了這麼多的碳水化合物,一陣挫敗,拿了就要吃點,還是熱的呢,肯定香,今天晚上要占肚子了。“窮慣了,忘光了”
走不動了,幾個人就停下來,狠狠吃一頓,然後繼續走。
他們也不是閑的不行,實在拿的盆和桶和身高成正比,裝的和廚房裡有的一比實在不多。他們又小孩子脾氣,每踏一次廚房的門看見别人震驚的表情,出來又看别人松一口氣,往複來回,直到别人不哀歎食物的減少隻顧着急前院的晚膳,這才停下來。
小院今晚被布置的美輪美奂,江愈頗懂一些浪漫,帶着暴發戶的心态,幽靜的四方小院硬生生擺了十個火堆,四周點滿了「貴重」的蠟燭。
潔淨的瓷盤裝着滿登登的「紮實」面食,被随手擺在了地上,不顧四面吹來的帶着塵土的風。
雖然場景有點搞笑,看起來像七月七大家族的祭祀,但在場的各位都沒見過什麼世面,如此奢華的「光景」,就連周山行也吓了一跳。
周山行獲得了府裡的使用權,第一次光明正大的開辟這麼多正兒八經的新地圖。廚房随便進,沒有人控制。蠟燭柴火,身邊的人可以随便拿,沒有人在意。權利的滋味,周山行第一次體驗到了,看着旁邊亮眼的金光旁狼吞虎咽的小胖球和小乞丐,他開始對「權利」這種東西帶來的實體般的幸福有了上瘾的沖動。
木盆的聲音敲起來是沉悶的,瓷器敲起來是尖亮的。小乞丐曾經不知道,他也沒有機會去碰到瓷器,現在知道了,整個人都沉醉在瓷器與筷子碰撞發出的鮮明的聲響。
一開始的單調,突然帶上了節奏。江愈聽的起勁,端起空蕩的木盆,想象着這是像模像樣的非洲鼓,這裡是像模像樣的草地火焰,和着小乞丐的滴答節奏配出了悅耳的粗俗音樂。
周山行單手托腮,看着他們玩的起勁,自己也有些閑,順手敲在三分之二滿的木桶壁上,正好補充了他們音樂中間停頓的那幾秒空閑。
不是高山流水,卻無比近似于高山流水。音樂的搭檔合作中每個人都深陷其中,每個人都缺一不可。
音樂簡單但有趣,甚至帶着些許音調,熱鬧吸引了好多院裡的人紛紛好奇的擠在門口觀賞。
好幸福的三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