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給李軒取來衣裳,笑吟吟說:“當年咱倆成婚,我記得也是爹和大哥一起去的。”
“這都許多年前的事了。”
“這次大哥不回來?”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大哥位高權重,北境哪裡離得了他。”
“那三弟大婚的時候,他總要回來一趟吧。”
“我看也未必。”
二嫂想想也是,畢竟國事為重。
“那爹也不去嗎?”
李軒沒好氣地說:“有我去還不夠?”
“夠了夠了。”
不過,二嫂臉色略微一變,壓低了聲音:“上次你說的那件事,當真是驸馬做的?”
“千真萬确。”
“你們也沒有和驸馬對峙,怎可如此笃定,不定是旁人栽贓呢。”
一句十拿九穩也就罷了,怎麼還千真萬确上了。
李軒淡淡說:“我說千真萬确,那就是千真萬确。”
行吧。
二嫂一貫性子溫和,不與人争執的。
“既然如此,那他們的婚事你們也不反對?”
“你看不出來麼,老三自己喜歡那姑娘,沈姑娘也喜歡老三。”
“中意歸中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們隻要不同意,他們如何能成。”
想來那沈三姑娘,也不如她上頭兩個姐姐那麼厲害。
“而且,三弟根本不知道這事,如果他清楚,知道當年是沈驸馬害得他命懸一線,他能看上人家女兒?”
再說了,為何二嫂心中疑慮。
京城都知道,公主和驸馬對三個女兒那是疼的跟眼珠子似的。
就連她家二姑娘,做了那麼些荒唐事,公主都沒說什麼。
若那事當真是驸馬下的手,他能把親女兒嫁過來?
他不擔心,日後東窗事發,他家閨女如何在他們家做人?
總之,這些事她覺得太過矛盾了。
“要不先訂婚,過兩年再說?”
李軒說:“這事你就别管了。”
“這可是你親弟弟,從前阿娘最疼他了。”
婚姻是人生大事。
雖說沈三姑娘好像也挑不出個什麼錯兒來,且又是太子保的大媒,可終究……
李軒聽的頭疼:“總之你别管,婚事你就幫襯着大嫂就行了。”
他強調,“這事千萬别在大嫂面前露出來。”
二嫂撇嘴:“難道大哥會不跟大嫂說?”
“如果大嫂知道,她會無動于衷?老三可是她帶大的……”
說到這話,李軒歎了口氣。
“聽說公主也備了宅子做嫁妝,不過大嫂肯定舍不得讓三弟住出去。”
大嫂就把李軸當兒子似的,這回是先做了婆婆了。
李軒說:“行了,走吧。”
*
到了沈家,太子喜氣洋洋對公主說:“姑姑,怎麼沒有看見姑父?”
公主勉強笑了笑:“他今天身體有些不适。”
太子哈哈大笑,特别沒臉色地說:“姑父該不會是對這樁婚事有什麼不滿意吧?哈哈哈哈……”
一旁的李軸:……就不該讓你來……
現在知道皇帝為啥子看這個兒子不順眼了。
“怎麼會。”公主尴尬地說,“殿下勿怪,實在是他昨夜感染了風寒,也怕過了人,這樣的日子不吉利。”
那正牌媒人趕緊兩邊說好話。
都到了這個步驟了,兩家早就談好了,不過就是走個流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