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長安小飯館 > 第15章 七夕話牛女

第15章 七夕話牛女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節前好幾天,沈韶光就把七夕節花糕的廣告牌子擺了出去。

其實此時七夕還沒有成型的應節吃食,晚間乞巧多用瓜果,也有加糕點的,有人家要吃羅睺羅飯。所謂“羅睺羅”,據說是釋迦牟尼佛之子,至于為何與七月七聯系在一起,便不得而知了。大多數人家祭的還是“牛郎織女”。

沈韶光覺得既“祈巧”,花巧漂亮的糕點當然要比瓜果梨桃合适,故而推出了“七夕花糕系列”。

花糕廣告牌子是用木闆釘的,上面貼着廣告畫,畫面中心是工筆點心花糕拼盤,豌豆黃、艾窩窩、山楂糕、冰皮花糕,紅的、粉的、綠的、黃的,白的,五顔六色,煞是好看。

旁邊題了“七夕花糕”的名字,并兩句廣告詞,“ 色香味形俱美,自用饋贈皆宜”,很是簡明好懂。

又做了樣品擺在盒子裡,放在店内顯眼位置上,既現賣,也接受預訂。

沈韶光确實更适合當廚子,而不是畫家,本來看見廣告畫隻是好奇的,見了這樣品也心動了。

一個個小點心,不過寸許,也有花朵形狀的,也有印字的,也有遊魚靈龜的,有的粉團軟糯,有的冰亮嫩滑,有的酥脆蓬松,又顔色各異,整整齊齊地擺在紙盒子裡,這如何讓人舍得吃它?

“您送什麼人?做官的……福祿壽喜的一套一定要有,若是文官,便再加上梅蘭竹菊,讀書人講究個君子氣節,好喜這些,再加上兩個應景的羅睺羅,十個湊一盒子,也算體面了。”

“夫人們吃糕的話,來一套花朵的,都是甜口,顔色也嬌嫩。勸您再加上幾個小魚、小龜的,夫人們身邊有孩子啊。”

“就您和尊夫人自家過節?按口味挑吧,再加上兩個牛郎織女。”沈韶光笑呵呵地幫顧客們配點心盒子。這活兒阿圓幫不了她,隻能自己來。

最後一個要跟娘子過甜蜜七夕節的郎君聽了沈韶光的話,臉微微發紅,付了訂金,微施一禮,走了出去。

沈韶光扭扭脖子,龇牙咧嘴活動面部肌肉,“賣笑”真是個力氣活。

阿圓收拾那一摞紙張作坊送來的點心盒子,“小娘子,這盒子也太貴了。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

“沒它不行。”沈韶光展開一個盒子放花糕進去,這盒子結實有餘,精緻不足,湊合使吧。

本朝這吃食包裝實在有點太簡陋,不說比盛化妝品的碧镂象牙筒、雕花白玉盒子,盛香料的各種金銀器,盛綢緞的檀木盒子,便是親戚行業——賣酒的,也比不上,人家還用個白瓷瓶青瓷罐呢。

賣吃食的,大多沒有包裝,實在不好拿的,草繩一捆,“您拿好”……沈韶光用紙袋裝煎餅已經算講究,這樣的印花厚紙盒子,大約得算“過度包裝”了。至于大戶人家吃飯用的玉盤金盞——那不在讨論之列。

原來做的煎餅、艾窩窩還算“中高端”,這節日花糕經過這麼一包裝,幾乎算是奢侈品了,一盒子十個的,要100文錢,非普通人能負擔的。

為了打開銷路,沈韶光又買了好些竹簽子,可以插在花糕上,零散地當糖賣,很可以應付饞嘴的孩子們。

廣告牌子擺出去,花糕就開始賣,到節前一日以及正日子的頭午,迎來售賣高峰。有一個客人訂了三十個“花開富貴”禮盒,光忙活這個客人的,沈韶光和阿圓就用了大半個時辰。沈韶光揉面、包餡兒、扣模子,阿圓幫着裝盒,然後把沈韶光早就寫好的單子别在盒子上。兩人流水作業,倒也忙而不亂。

到下午,訂幾十盒用于送人的大客戶就少了,多是一盒兩盒,甚至三個兩個的,也有孩童拿了一把銅錢來買一個當零嘴。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