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早春,蕭索陰冷,無聊裡面透着一股子倚老賣老的氣息,卻又偏偏讓人覺得有些親切。卷曲着身形的晴湖校園,好像一個抱着暖水袋泡着腳的年邁老者,不緊不慢的等着春暖花開。
前兩天,孫平江收到了一封郵件,内容是這樣的:
校長您好,我是本校自動化系一名普通的大二學生,冒昧給您寫信,若您在百忙之中能夠看到的話,希望可以為我指點迷津。
從小到大,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夠為人類科技進步貢獻力量,也以此為目标努力。但是,我的疑惑是,如何能夠判斷某項科技的進步對于人類是有益的?或者說,一個研究者如何能夠判斷自己研究的内容對于人類是有正面幫助的呢?
學生百思不得其解,希望校長可以為我答疑解惑。
順頌安康。
自動化系
陸向南
孫平江被這封郵件深深的打動了,在字裡行間的稚氣中,他看到了一個志存高遠的學子對未來的思考。他看了一下行程表,對郵件進行了回複:
陸同學你好,感謝你的來信。首先我要向你表示祝賀,你的問題不但體現了遠大的志向,也透露出善良的初心。我年輕時也有過類似的思考,随着年紀的積累,有一些心得可與你分享,我下周二下午三點到三點半在辦公室,若你方便,可以來找我。
順祝,學業順利,生活愉快。
孫平江
下周二很快就到了,孫平江看着眼前這個英氣勃發的年輕人,謙遜的表情遮掩不住着眉宇間的自信。
“陸向南同學是吧,請坐。”
“謝謝校長,沒想到您真的看到了郵件,我太榮幸了。”
“不必客氣。首先感謝你對我的信任,把這個困擾你的問題拿來尋求幫助。能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已經有了不少思考,可否先告訴我一下你的想法?”孫平江問。
“好的,校長。我一直崇拜能夠利用科技進步為人類造福的偉大人物,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拉力佩奇等,也堅信科技進步是解決人類未來發展的唯一路徑。但是,曆史上奧本海默的反思,近年來關于克隆羊的技術争論,都說明科技進步也有其副作用。我覺得,科技進步需要進行道德判斷,但是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判斷。”陸向南說出疑惑。
“好的,我把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分享給你,供你參考。從宏觀層面來說,科技進步的确需要進行道德判斷,比如克隆技術涉及的倫理問題等。但是,研究者如果意識到某項技術存在着一定的風險,那麼他應該尋求一個群體的幫助,比如科學院,行業協會,組織一定範圍的讨論,而不是完全通過個人經驗發起判斷。因為個人經驗一定存在着局限性,無論這個人是多麼的偉大。”孫平江娓娓道來,“另外,我建議不要過度迷戀人類這樣一個抽象的概念,這個概念下的個體多樣性超乎想象。我建議你把理想略作調整,把推動人類的進步,調整成推動人的進步。”
孫平江看着陸向南略微迷惑的表情,解釋道:“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同一件事兒的兩個極限範圍,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處于兩者之間。我們可以通過努力讓自己進步,如果再有能力就可以改善家人的生活,進一步還可以幫助朋友,再進一步可以讓全村或者全公司的人生活好起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非二選一的博弈。”
“所以,通過日積跬步的努力,你會逐漸找到邊界,力所能及的幫助你能夠幫助的人,哪怕隻有一個人因此而受益,他生活的改善也是人類進步的一個組成部分。人類的進步必然是由個體進步組成的,否則也隻是空中樓閣。”孫平江語重心長的說。
陸向南的眼神一下子明亮了起來,整個人煥發出不一樣的神采,“謝謝校長,受益良多。”
“不用客氣。”孫平江笑了,“對了,我提前去了解過,你的高考成績是當屆的前2%,剛才你給我舉例崇拜的人,基本上都是互聯網創業者,當初報志願的時候,怎麼沒有選擇計算機系?”
“校長,我的邏輯是,科技的進步需要軟件和硬件進行互動促進。我希望在本科期間不局限在單純的軟件領域或者硬件領域,所以選了咱們學校軟硬件課程比例最均衡的自動化系,就是希望能夠多學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這樣啊,很好的思路。”孫平江贊許的看着面前這個年輕人。
“謝謝校長,不耽誤您的時間了,祝您身體健康。”陸向南起身一鞠躬,離開了校長辦公室。
看着這個年輕人的背影,孫平江忽然覺得這是他近期最愉快的一次對話,他希望能夠将這種對話以一種常态化的方式固定下來,為更多的同學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