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Y市音樂節的确是給蒙蒙唱出身價了。
其中一方面體現在,已經有不少樂圈博主、乃至内娛博主出動,連夜做課題分析三代心折是續命成功,還是昙花一現。
之前不做,純粹是可供參考的live太少。
現在才做,則是因為話題之中還有個能蹭熱度的一姐。
心折部分的分析隻能說是起到了一個引流作用,打在标題裡看着是關乎疊代存亡的大事,實則大量篇幅是用來詳細剖析蒙蒙的個人素質,包括但不限于他的唱腔、音色,技巧、演奏水準,哪怕是演出時看似随意的站立姿勢,也要列出三五個動機,以此辯駁粉絲“蒙蒙是天生星味”的結論。
看得出來,男人對男人比想象中更容易産生嫉妒。
李庭舟作為制作人的那一面,他們反而不敢随意評價,因為這部分涉及到另一個甚至多個專業,多說多錯。而舞台表現、演出觀感是主觀的印象,哪怕貶多于褒,一百個觀衆裡總能找到一兩個同感者。
他們唯一沒有做文章的點反而是蒙蒙戀愛這事。
真是諷刺又好笑……
可誰在乎呢?
無論業内想不想看到心折出頭,反正蒙蒙是出頭了。
借着這次Y市音樂節的熱度,劉璐思也順利給心折拿下了潮汐《今夜唱我心》第七季的助唱合同,演出費比預期談得更順更好。
“好了,網上的評價看看得了,能有多專業?”
戴吉爾已經工作了好些年,當然可以冷靜處之,可毛茂雨才上兩年半的班,仍是很願意和人吵架辯論——
【心折粉絲一被罵就觸發人機回複:我們是真彈】
毛茂雨回複:沒說錯啊,否則你拿出心折假彈的證據?你是一幀一幀核對過指法還是一節一節重疊對比過live音軌?
【蒙蒙很帥嗎,在我看來滿分10分隻能打6分。】
毛茂雨回複:誰問你了?不過博主頂着頭像這張臉,再擁有如此差勁的審美水平,這輩子恐怕都很難咯。
【别人都是松弛感穿搭,就心折這麼心機做全套妝造】
毛茂雨十指翻飛:身材好願意露給觀衆看是因為慷慨大方,化妝做造型是因為真的帥氣清爽。你兩樣都不秀,想必是既沒有身材也沒有帥氣吧。
一連回複了十幾條,毛茂雨忍無可忍。
他扭頭看向還在和法務對合同的劉璐思,沒忍住打斷了對方的工作:“姐,咱們不能買點常駐水軍嗎?反正1塊錢一條很便宜。”
劉璐思沒說話,李庭舟的本子先飛到他頭上。
“不當家就不知道柴米油鹽貴。”
一塊錢一條評論是多少年前的物價了?
現在也不流行什麼水軍人海戰術,而是精準定點投放。
那些稍有聲量的營銷号“公關費”最低四位數起步,一次買上百個,如此規模的輸出,再配合一條位置合适的熱搜,一晚上得燒個七位數才能見到成效,否則就是無效營銷,網友過目即忘。
眼下的心折當然是消費不起這樣的套餐。
之前戀情曝光能上熱搜,純粹是占到網友愛吃瓜的紅利,再加上蒙蒙初次登台的餘溫還沒下去,兩相疊加,有了不錯的閱讀量。
這回則是趕上了一姐的順風車。
鲸魚系的演員、歌手在微博那都是自帶包年服務的。
“大平台是很好,可是咱們小廠牌有點吃不消啊。”
法務團隊一走,璐思女士長舒一口氣,表達了心折還需要再招新人的想法。
“我看了任詩語那邊提供的第七季主咖名單。說真的,潮汐這回是下了狠功夫去請人的,也是打定主意要和鲸魚達成一定期限的合作。如果一切都好好弄,節目公演也上心去做音效、做設計,這一季會有不少看頭。”
戴吉爾點點頭:“那很好啊!”
隻有這檔節目紅了爆了,參演的心折才能分到肉湯。
有來自内娛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流量和熱度加持,心折、或者說蒙蒙保持上升趨勢,不斷良性循環,才有機會接到更多更好的通告和商務。
這條邏輯毫無疑問是對的,但一切都離不開運作。
而這已經超出了劉璐思的能力範圍。
主動承認自己能力有限,比被迫承認自己無能要好得多。
劉璐思直言要給心折再招人,不是什麼普通的運營策劃營銷專員,而是将級别提高到了合夥人,心折如今勢頭大好,大家等不起長線培養,隻想要一個即刻就能做事的完全體。
可人去哪兒找呢?
在解決這個能力缺口之前,大部隊先飛回了J市。
單獨留下來的李庭舟則是換了一家酒店與奚荷彙合。
這一次,兩人都很小心地做了一些掩護。
李庭舟全程戴帽子,而奚荷除了帽子還戴了一隻口罩防曬黑,小情侶第一站就打卡了她早就收藏的J市美食。
“好吃嗎?”
人太多沒地兒坐,李庭舟捧着打包盒先讓奚荷吃。
奚荷吃了一口,面色古怪。
她又舀了一勺喂給李庭舟:“好吃嗎?”
這回輪到李庭舟沉默了:“嗯……神奇的口感。”
吃東西後第一反應不提味道的一定是味道一般,口感再好也是味道一般。兩人四目相對,同時笑了起來,笑過之後奚荷微微失望:“怎麼會這樣,第一站就踩雷。”
“沒事啊,之後總會遇到你喜歡的。”
一路邊逛邊吃,李庭舟照例買些有意思的紀念品。
“這是要做禮物送給毛茂雨他們嗎?”
“他們自己能買。除了生日,其他時候我不給大家送禮物。”一方面減少交際負擔,另一方面,這些玩意在李庭舟看來并不算禮物,好比早上上班多買了兩份咖啡分給戴吉爾和毛茂雨,又或者車厘子多團了一盒帶去工作室一起吃……
奚荷還想問:那是要送給誰?
再轉念一想,李庭舟又不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猴子,有父母生養,他肯定是要寄給家裡人的。
每到一個新的城市演出,都不忘寄東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