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曉陽原計劃她去雲南之前,去選幾套司靜予喜歡的床上用品。現在看來,要麼他自己去,要麼隻能等司靜予回來了。
第二天一早,慕曉陽開車送司靜予去機場。司靜予隻帶了個小行李箱,不用托運。在機場跟導師彙合後,直飛大理了。
此次雲南之行之所以提前,是因為昨天在跟導師商讨抵滇方案時,導師提出“司靜予可以商學院代表的身份規劃一條路線,聯合執行機構策劃一次商學院校友徒步或越野賽”。
司靜予當下就給大理的老友打了電話,詢問他們之前帶隊跑山做路線規劃的經驗。一番交樓後,老友說,當下他們也正在尋找新的适合非專業跑者的徒步路線。因此,她才決定跟導師先去大理一趟,跟老友見面聊一聊,争取把“校友徒步”和“路線規劃”這兩件事兒同步定下來。
他跟導師飛到麗江,在機場租了一台越野車,直接開到老友居住的東南村。
老友是她多年前在北京認識的。當時他們在做一個給年輕人提供社交場景的平台。司靜予作為策劃人,在平台上發過很多場紅酒社交活動。經常去他們辦公的小院子跟兩個創始人溝通活動方案,久了也就成了好朋友。後來平台融資不順,沒能繼續經營下去,兩個創始人也各自去了新的領域。
大理的故友是跟司靜予關系更深一點的那個,司靜予叫他小白。幾年前,他從平台退出後就來了東南村。用自己的積蓄租了一個院子,拆掉,衆籌建起一座新院子,做民宿。在這期間,他先是自己跟随當地的村民爬遍了周邊的大山、小山、雪山,總結出幾條适合不同人群攀爬的路線。慢慢地,他開始帶隊探索,在社交媒體上成了小有名氣的值得信任的領隊。
北京來大理定居的朋友不少,但保持聯系的沒有幾個。司靜予偶爾來小住,也基本不去打擾,頂多發個微信,知會一聲。若不是此次導師想讓她深度參與,她也不會打電話給小白,更不會專程飛來見面。
多年未見,也不知小白是不是成了老白?司靜予是不是也成了老司?
越野車行駛一個多小時,在“東南18号”的門牌前停下。眼前就是那座常在微信群裡看到的建築:極簡,卻極富光影設計感的,小白的家。
司靜予跟導師緩步走進院子。院子裡除了兩隻悠哉曬太陽的貓和幾池遊泳的魚,沒有其他動靜。司靜予走上台階,走進開放的中廳:一家三角鋼琴,滿牆到頂的書架。
“小白?”司靜予輕聲喊到。
“诶!是靜予來了嗎?我在裡面!”
司靜予循聲望去,再往裡走,有一間房間的門開着,聲音應該是從哪裡傳過來的。
她示意老師随便坐,她去找小白。
“你在哪兒?”司靜予邊往裡走邊問。
“這兒呢!”小白探出一顆頭,看向司靜予。
“嘿~!可真讓人好找啊!你幹嘛呢?”
“給你收拾一下,晚上住這兒!過來看看” 小白興奮地朝司靜予招手。
“啊?~ 不用這麼麻煩吧~我看你住的上下床挺好的!”
“那怎麼行。你老師住樓上,已經收拾好了。你住這間,看看還需要什麼?”
“啊~ 你可太用心了!怎麼還是這麼暖~”司靜予打趣到。
“哈哈……有行李嗎?拿進來!”
“就有個小箱子。一會兒拿吧!收拾差不多咱們出去?我老師還在外面等着呢!”
“哦行!那走吧!等會兒看看缺啥再去買。”小白說着跟司靜予前後到了大廳。
“老師~ 這是小白!昨天打電話說正在找徒步路線的朋友!我老師,T商學院院長,這次校友會的徒步活動是他主張我參與策劃的。” 她老師站起身來,跟小白握手,說:“幸會!謝謝你提供的經驗和參考。” 小白趕忙回握,說:“很榮幸能跟你們一起策劃!請坐吧!”
一個穿着民族服飾的女子端上來一壺沏好的普洱茶,把三個小瓷杯放在三人面前,倒茶。倒好擡眼看一眼小白,點頭,退出中廳。
小白打開電腦,給司靜予和她老師看已經很成熟的幾條路線,邊看邊講述他帶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怎麼解決的。
司靜予說,他們發起這次徒步的目的不單單是一次校友活動,更希望通過校友活動對當地文旅有所推廣,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來源。
他們一直聊到天黑。小白示意先吃飯,吃完再接着聊。這時,院子裡又多了一個身着民俗服飾的女子,跟下午遞茶的女子一起,已經擺好了一桌子的飯菜。